APP下载

共塑亚太民航更美好未来

2018-05-14庄敏

大飞机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航业航空安全亚太地区

庄敏

1月31日至2月1日,以“共享、包容、协作,共塑亚太航空新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围绕亚太民航事务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在亚太地区民航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来自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32个成员国负责民航事务的部长和民航局长,英、法、美、俄4国民航机构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等6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民用航空局作为发起人承办了此次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民航未来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民航规则的制定,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民航的声音,同时也将在亚太地区民航业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通过近10年的发展,亚太地区在全球航空运输业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如今,亚太地区不仅是全球经济份额最大的板块,也是全球民航发展的活跃地区。根据IATA最新的预测显示,未来20年,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重心将继续向东转移,亚太地区将成为焦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机遇,对于民航业的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亚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收入规模最大的两家航企。同时,近10年来,中国同亚太地区各国之间的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6.8%、15.9%和 6.6%。2017年,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83.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52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05.8万吨,对世界民航增长贡献率超过25%,对亚太民航增长贡献率超过55%。未来15年,预计中国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年出入境游客将达3亿人次。可以说,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民航运输业发展的“领头羊”。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尽管亚太地区航空运输业在全球航空运输市场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但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仍不平衡,航空安全与发展的威胁因素仍然存在。例如,安全监管效率不高、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够、人力资源短缺等。

对此,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伯纳德·阿留表示:“为了推进亚太地区各成员国更加平衡、科学的发展,国际民航组织近年来提出了‘航空安全、能力和效率全球计划、‘全球航空安保计划等,以促进世界民航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升,提出了‘不让一个国家掉队的倡议,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援助和能力建设。中国民航积极响应国际民航组织‘不让一个国家掉队的倡议,参与了航空安全援助伙伴计划、专业人才培养等亚太地区民航合作项目,为促进亚太地区民航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可以说,中国对全球和亚太地区民航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北京宣言》落地

会议期间,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表示,近年来,民航业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亚太地区的民航安全事故率逐年下降,民航业整体发展极具潜力,前景广阔。但同时,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有一些成员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航空安全监管系统,安全监管人力等资源不足,空中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同时,随着民航业数字技术的推广普及,网络安全同样给航空安全和安保领域带来了新挑战。因此,亚太各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空中交通服务建设,提升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水平,建立新的航线结构。同时,加快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机场设计和运营模式,顺应未来航空运输量不断增长的趋势。

柳芳表示,近期国际民航组织将加强与亚太各国开展以援助为重点的合作,希望借此次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构建一个高级别的亚太技术合作与援助互助平台。

对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并呼吁亚太各国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坚持“亚太民航的事,亚太民航人一起办”,进一步打造形成更加紧密的亚太民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塑造亚太民航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此背景下,此次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讨论通过了《亚太地区民用航空部长级会议宣言》,即《北京宣言》,与会各国在航空安全、空中航行服务、事故调查、人力资源开发等4个方面达成共识。

在航空安全方面,亚太地区各国民航部长一致认为,要将航空安全纳入国家规划;充分发挥地区航空安全工作组的作用,实现安全管理经验的充分共享;要以数据手段为支撑,针对高风险不安全事件开展更加有效的行动,不断提升亚太地区的航空安全水平。到2020年内,亚太地区所有国际机场全部通过国际民航组织审定;全面推进国际民航组织普遍安全监督审计项目,到2022年,亚太地区国家的有效实施率达到或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到2025年,亚太地区国家全面实施国家航空安全方案。

在空中航行服务方面,亚太地区各國将把空中航行纳入国家规划,并致力于2022年前推进亚太无缝空管计划的实施。其中重点包括:实现从航空信息服务到航空信息管理系统的转变;推动基于性能导航(PBN)的实施;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空中导航服务应用;提升军民合作水平;提高监视能力,加快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的应用;在拥堵机场全面加强空中流量管理和协同决策,提升空管容量,实现亚太地区空域资源的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强化地区间的合作和协调,加强搜寻和救援、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方面的协作,提高空中航行服务水平。

在事故调查方面,亚太地区各国将以《芝加哥公约》为基础,推动建立独立于本国民航部门的事故调查机构,酌情在双边、次区域和区域基础上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事故调查能力建设。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亚太地区各国将根据国际民航组织“下一代航空专业人才”计划,搭建高质量培训渠道,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及与业界伙伴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发展,提高培养专业航空人员能力,满足未来亚太地区民航增长需求。

让“一带一路”惠及更多人

《北京宣言》的落地不仅可以看作是亚太各国致力于民航合作的政治宣言,也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推动亚太民航发展的多边政策指南。同时,《北京宣言》的落地还将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航发展。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北美天空开放政策和欧盟经济一体化都曾带动区域内航空业的普及、低成本航空的繁荣以及欧洲现代航空大都市的繁荣。尤其在“天空开放”政策下,航空运输业推动了高科技、现代物流、国际商务和旅游等服务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地区产业发展和升级。如今,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样也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创造了巨大机遇。

早在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就与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不让一个国家掉队”倡议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对接,在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航空安全、提升沿线各国安全和安保监管能力、推动并促进实施沿线各国航空能力建设、促进沿线国家航空运输自由化和便利化等诸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合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航发展。

而“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必然包括商业航空发展的“天空开放”政策。从历史经验看,航空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就是天空开放的大背景,也只有在竞争充分的“天空开放”政策之下,才会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枢纽和航空公司。

对此,冯正霖在发言中表示,亚太民航合作的基礎是开放的,中国民航愿在友好协商、互利互赢的基础上,减少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扩大航空市场开放力度,让民航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同时,亚太民航也要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取长补短,把多样性和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发挥各方优势和潜能,促进区域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努力营造公开透明、包容平等的市场环境。

截至2018年1月,中国同亚太地区27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亚太地区21个国家的65家航空公司开通至中国航线,每周有近7200个航班往返于中国59个城市与亚太地区92个城市之间。同时,中国民用航空局还在不断加大对中亚、南亚等国的航权开放力度,适时推进与东南亚、东北亚、西亚等国的航权开放,并同步扩大国际航线简化审批程序的适用范围,允许更多航空公司进入国际航空运输市场。

猜你喜欢

民航业航空安全亚太地区
航空安全不容儿戏
亚太地区AI系统支出额持续增长
我国将建自主可控航空安全通信系统
2017年底亚太地区私人财富总额将首次超越西欧
加拿大严格立法保障航空安全
现行PBN技术简析
如何凝聚人心,确保民航业持续健康发展
超越未来,亚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