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技术的公共性及其重构

2018-05-14王维国汪天文

关键词:公共性科学技术

王维国 汪天文

[摘要](中)摘要由于科学技术工作者往往只注重科学技术的客观公共性,因而科学技术被看成仅仅是价值中立的,进而科学技术就会被仅仅当成一种谋取物质利益和提升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工具。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深度的科学技术化,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及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下降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无人幸免。由于无人幸免,因而也是一种公共性,只不过是负的公共性或坏的公共性。为了消解坏的公共性,就需建构一种好的公共性,即人本性公共性,这种人本性公共性就是科学技术的应有约束。

[关键词](中)关键词科学技术;公共性;价值中立

[中图分类号]G303(中)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8)01010106

正文

随着人类世界的深度科学化、技术化,人们发现,人类常常会面临如世界经济低迷、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战争威胁、信仰迷惘和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衰退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最终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整个人类文明将会面临巨大挑战,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不过,人类文明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广度和深度,其中科学技术又发挥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面对这种“矛盾”的现实,引发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内在规定及其应有约束的种种思考。[1]人们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即负的外部效应,或负的公共性。①当科学技术被深度应用时,其负的外部效应就凸现了出来。为此,甚至有人宣扬“科学终结论”,并引发了反科学思潮和以邪教为代表的反理性主义的迷狂在全球的蔓延,并成为影响人类自身发展不可忽视的消极力量,给人类的社会治理带来不少挑战。实际上,科学技术除了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外,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是一个包含诸多环节或中介因素的复杂体系,而价值规范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中介因素,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的引领、保障和制约作用。因此,探索科学技术的内在规定及其应有约束就成为一个紧迫而意义重大的时代课题。

一级标题一、科学技术的客观公共性与人本性公共性

在整个科学技术史上,科学家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共同遵循并由此保证了知识的客观性的,是这样一个规范:一个陈述只有原则上可以为科学家们相互理解和检验,才是科学上有意义的;陈述所指向的事实只有对任何合格的观察者来说都能在标准条件下重复出现,才是真实可靠的。自伽利略时代到今天,所有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都自动接受这一原则的裁决。[2]也就是说,正是那些可以不断重复的或连续的经验事实才能被称为科学事实或客观事实。对于人类来说,它不仅是可传达的,而且是可以用公共的方法所普遍验证的,它构成了科学技术的内在规定,并从而与伪科学和所谓的“民间信仰”区分开来,从而也给人类活动带来了确定性。这样的重复性我们称之为客观公共性。但有时候,科学技术对于某一个体来说,其认识可能由于错误地使用了思维形式或依据了虚假的感官经验,因而并不必然具有客观有效性;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公共性来保证个体认识的客观有效性。对此,在科学界,有人宣称发现了科学规律,由于在同样条件下,其他科学家或专家无法重复,因而也是不会被承认为科学发现的,或至少是要受到质疑的如新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就引发了学界很大质疑。。这样的例子常常出现在科学界。显然,客观公共性作为科学技术的内在规定性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必然的。客观公共性是人类认识的客观实在性的最直接、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人类把握科学技术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由于科学技术工作者们往往只注重科学技术的客观公共性规定,因而科学技术常常被看成仅仅是完全价值中立的。如果科学技术被看成仅仅是完全价值中立的,那么科学技术就会被仅仅当成一种谋取物质利益和提升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工具。正是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科学技术的探索发现还是应用,几乎是无限制的。就目前来说,探索发现上到宇宙、下到海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命现象,并已深入到粒子内部。就应用来说,无论人类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已被深度覆盖。也就是说,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已经深深的科学技术化,甚至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许多工作。对此,有人发出了“科学霸权主义”的慨叹。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从目前看已经远远超出自然所能吸纳的程度;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取的物质已经远远超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也就是说,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异常、大气污染、水污染、电磁污染、土壤污染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无人幸免。科学技术产生的这种负的外部性,由于无人幸免,因而也是一种公共性,只不过是负的公共性或坏的公共性。如果科学技术僅仅被看成是价值中立时,对其应用就难以防止坏的公共性。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基本逻辑和现实前提,建构一种好的公共性,即人本性公共性,以消解坏的公共性。这种人本性公共性就是科学技术的应有约束。 其实,对于人类世界来说,自我约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式。我们常常讲人类资源是稀缺的,即是有限的。人类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人类活动效率,力争用最少的资源满足人类更多的生产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就是人类要强化自我约束,不仅要对不合理的欲望进行约束,也要对作为谋取物质利益和提升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工具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以人类价值约束。

一级标题二、科学技术人本性公共性理念溯源

所谓人本性公共性,就是保障科学技术良性发展所需要的另一维度,即有利于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而不是用来限制人、伤害人的;是用来促进人类合作团结的,而不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冷漠、疏离和对抗的,即有助于人的德性的养成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人本性公共性要求科学技术的探索应用,要以推动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为前提,以促进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目的。早在古希腊,思想家们就注意到了人本性公共性对于科学技术应用的意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提出“知识即美德”。关于“知识即美德”,虽然从认识论来看,的确在“是什么”和“应该如何”之间不是直接关联的关系,但就知识之于人类存在和发展来说,一定是有利于人类的;否则,知识就成为人类的异己,最终会被人类所遗弃。早在中国古代,也有思想家认识到科学技术由于其在获取物质利益方面的优势因而会抑制人的德性养成。在《庄子·天地篇》里有一个典型的故事: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3]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庄子看来,通过操纵器具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必然导致崇尚操控、偏好操纵,这会使人忽视对人本意义的沉思,忽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根本意义。显然,更令庄子担心的是,人类将来难以驾驭源自自然的科学技术的力量。也就是说,有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由于预感到科学技术将是一股新的不可估量的力量,担心人类最终难以驾驭,因而想在其还未发展壮大时就尽早消除“隐患”。事实证明,古代社会以道德为体、技术为用的机制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和谐的,因而也是有利于人类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基于传统的价值规范才在应用中未造成消极后果。火药虽是危险品,但用于节日庆典以彰显礼仪或表达人类喜悦情感或防范“邪恶”力量,就是基于价值规范的。火药从中国传到欧洲,由于价值规范的转变,其用途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火器技术的提高和大量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世界的格局和历史的进程。

甚至在18世纪中叶,正值西方工业文明初兴,而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却并不看好工业文明。他超越时代,坚持科技是背离道德的观点,认为科学无助于教化,反而容易伤风败俗,认为“科学与艺术都是从我们的罪恶诞生的。”[4]在卢梭看来,无论科学还是艺术都有损于社会风尚,在科学与艺术的影响下,人们甚至会变得虚伪与邪恶,人体自身的机能会退化。他认为,从文艺复兴以来,科技所带来的变化并不是人类所要真正追求的幸福,也无助于精神境界的提升;相反,却带来一个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时代。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源于不良目的:“天文学诞生于迷信;辩论术诞生于野心、仇恨、谄媚和撒谎;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4]从表面上看,卢梭怀念纯真的时代,赞美人类自在的生活,看似脱离时代,不过他的忧虑和庄子的齐物论有着共同的旨趣,都是想告诫人们,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能被科学技术所束缚,科学技术同样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和困惑,即忧虑科学技术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人类自身不可控制的力量。卢梭是近代欧洲明确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潜在负作用的哲人,只是他的观点不仅不符合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状况,而且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因而应者寥寥。尽管以庄子、卢梭为代表的观点是偏颇的,但他们确实看到了问题,对他们的问题置之不理,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

“苏格拉底倡导知识即美德这一训示,就是要对抗知识的世俗化、功用化。”[5]苏格拉底认为,传统和流行的关于正义的认识都不适当地与个人利益联系在了一起,而他企图发现并主张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客观的、普遍的正义标准。[6] 苏格拉底所提出的“知识即美德”要求,就是为了明确知识应用中的价值规范,以防范有人借用知识破坏正义,从而毁了知识自身,乃至人类自身。在他看来,只有正义融入知识的应用中时,知识和正义才是相得益彰的。近代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性举措:“人为自然立法”,就是对卢梭问题的一种极具特色的解答。在康德看来,人行动的根本准则是基于人自身理性的道德法则,人的活动要克服自身生理条件和外部世界的限制和束缚。人要基于人类需要来发展驾驭科学技术,而不是基于个人一已私利而被科学技术所累,即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的尊严。”[5]也就是说,关照人的尊严与精神价值是知识的本原性要求。

一级标题三、科学技术公共性的重构

既然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因而是合规律和合目的性的产物。这就表明科学技术既要服从客观公共性的内在要求,也要遵循人本性公共性要求。有一些思想家由于过于强调人的所谓淳朴生活和精神价值,因而走向了完全拒斥科学技术的另一极端。这就要求重构科学技术的公共性。对此,现代思想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是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技术丰富和延伸了我们生活的手段。人类的发展正在技术化的道路上,技术搭建起一个庞大的精妙的工具世界,离开技术,文明大厦将会崩塌。同时,对自我存在来说,对技术成就的任何理解必须充满着非技术化的另一种意义,因为技术的绝对化对自我存在来说是毁灭性的。[7]在我们看来,人类的生产活动既是一个谋取生活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生产技术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生产,就会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产活动越来越要依靠科学技术。正是由于此,随着科学实验的兴起及其优越性的彰显,英国哲学家培根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慨叹,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指明了人与知识和外部世界的内在关系。培根认为“在所能给予人类的一切利益之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发现新的技术,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的物品”。[8]

科学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工具,大大地增强了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支配世界的力量。具体来说,在大约5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从而改变和拓展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火的技术不仅衍生出烹饪技术、烟熏技術、陶瓷技术、金属冶炼技术等生活生产方面的技术,而且推动了人类农业、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通过技术,人类使自然发生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变化,同时又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带到生活当中,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文明肇始于技术,技术是文明的内核。不过,虽然技术把人类不断引向未知的领域,但如果缺乏人本性公共性的约束,就会出现不确定性,甚至带来风险。尤其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他人”往往被看作是“自我”确证和实现的手段,科学技术往往被少数人或群体所垄断,因而科学技术转变为支配他人,甚至剥削他人的工具,部分极端个人主义者为了自我甚至不惜用科学技术排斥他人,伤害他人,取消他人。当科学技术用于战争时,就是典型的例子。即使在当代,发达国家往往利用所谓的知识产权法,对医药、种子、互联网等与人类生产生活领域密切相关的技术进行垄断,不仅攫取了巨额的利润,而且造成不同群体之间、国与国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在这种状况下应用的科学技术实际上是扭曲了的科学技术。如果科学技术只是为了谋取私人利益、集团利益,很少关注公益及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就会导致科学技术人本性公共性的严重缺失,从而使整个社会转变为缺乏团结合作精神的孤立的个人的机械式组合,成为一个仅仅满足人们生计性功利的活动领域,从而导致冲突和对抗随时都会发生。当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无法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不能变得更加团结时,就会减弱甚至丧失对人生意义的感受和对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期待。显然,人类的这种发展困局同人的真正需要和理想追求是背道而驰的,人的真正需要和理想追求在于人与人的合作、团结及共同发展。无视自我与他我是一种命运共同体,过度地以“为己”为中心,就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如果人人都完全以“为己”为中心,那就会导致“人类中心主义”的滥觞,置生态伦理于不顾,从而使整个人类活动变得不可能。对此,“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知识即权力是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进一步明示”[5],揭示出如果科学技术演变为支配他人的工具,就会使知识的神圣意味彻底消解。这在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屠杀的回望中,就可以触目惊心地发现。就中国的实践来说,“如果说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中儒家的道德还能通过抑制人的欲望维护国家政治的稳定,那么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刺激了人的欲望的苏醒和膨胀”[9],导致生态和人际关系的双重失衡。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抽象的技术理性已经扩展到社会的具体结构,成为组织化的统治原则。”[10]也就是说,技术的进步未必带来人类道德的进步,反而导致道德的退步。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是任性的,而是需要通过人本性公共性对其予以引领、保障,甚至限制。

对于科学技术的公共性重构,不是要抑制甚至放弃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是适时对于人与科学技术的本真关系进行回溯和反思,以尽力防范和规避技术的不当应用,使科学技术的应用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的方面可持续发展,增加人类的幸福感。生命的意义在于发展,所谓发展就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静到动、由低级到高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变数,具有种种不确定性。这种变数和不确定性,既有来自同类的干扰,也有来自异类的干扰。对于动植物来说,主要来源于异类;对于人来说,主要是来自同类。就自然界来说,不同的动植物处在食物链的不同地位,低级服从于高级。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最大的对手自然就是同类。生命有个体生命和类生命,类生命是不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因此,作为个体来说,如何维系、延续、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就成为其最核心的任务。对于动植物来说,这一切都是自然安排好的,其能做的就是努力地维系自己及其后代的生命。由于人类借助外部力量和内部合作,不断超越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不断积累外部力量和提高内部合作的实效,因而不仅超越了动植物,成为食物链的最顶端,而且个体的数量和生命周期不断增长,从而生命的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任何鲜活的生命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而这种状态的形成,需要人类对外部力量不断地探索、钻研,进而有效驾驭,这就要求在任何时代都要有一批献身科学技术事业的人。同时,需要各种维护和彰显公益的说法、观念、制度等,并获得大家的认同,以维护人类的内部团结、而不是相互的拆台、缠斗、甚至残杀。

重建科学技术的人本性公共性,具体来说,首先,要重新思考经济价值观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余谋昌教授认为,现代经济学的价值论忽视了自然价值这一重要因素,这是导致现代生态问题的重要理论根源。他认为,自然界也有一个物质生产的过程,就像商品价值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并创造出的价值一样,自然资源的生产也应该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山上的矿藏、森林里的树、海里的鱼都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的创造,这和人工种植的树和人工养殖的鱼一样,都具有同样的经济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自然价值。综合考虑经济价值和自然价值,才是未来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根本标准。对此,万俊人评价说“自然价值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概念,这对我们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具有极深的启示。”[11]目前,主流经济学认为劳动价值是唯一的经济价值,社会物质生产就是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忽视了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本身也具有经济价值,虽然政府在工作上也注意到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概念,但这只是经济价值生产之外的附属问题,在统计表上也只体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却没有体现环境破坏和资源损失导致的自然价值损失这一方面的成本。經济的增长有可能意味着自然价值的透支,总的价值很可能是负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表面的,也是短暂的,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在技术层面推动新型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倡导和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到普及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各地方和企业进行工业布局、经济开发、大型项目上马、城市建设、基础工程开发、乡村重建的根本要求和基本遵循。

再次,要发展节约经济。人类之所以成为类存在物,原因之一就是基于自然资源的稀缺而通过团结合作才得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解决了自身需要的满足问题。因此,直到今天,基于成本产出的效率仍然是人类的核心价值之一。提高效率就要节约成本,发展节约经济,不仅有利于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也有利于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告诫人们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12] “治人事天,莫若啬。”[12]在所谓花明天的钱成为时尚的今天,如果不当地使用科学技术,大肆掠夺式开发自然,不注重自然的休养生息,这无异于自掘坟墓。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就曾指出:“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他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

一致。”[13]他的观点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在全力追求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予以重视。

总之,重构科学技术的人本性公共性,不仅需要加强治理体系和责任伦理建设,而且需要公共文化的启蒙、公共精神的塑造和公共理性的构建,以便形成一个能使人本性公共性真正得以不断彰显的公共领域。这样的一个公共领域,既不是仅仅基于私人利益的竞技场,也不是仅以血缘、职缘为纽带的利益群体,而是一个每位公民都可以通过积极的言论、行为来展示自我、助力他人、增进人类自由和幸福的场域。所谓的治理体系和责任伦理建设,就是基于人类资源的稀缺性或有限性,强化社会制度的外在约束性(法律法规制约)的同时,要更加突出自律对于人类的意义的自觉和自律机制的建构。所谓公共文化的启蒙、公共精神的塑造和公共理性的构建,就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人类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的终极导向,在强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阐释倡导的同时,不断构建和完善可以弥补“市场机制失灵”和“政府机制失灵”留下的空场的社会自我纠偏矫正机制。目前,社会自我纠偏矫正机制不是要完全取代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而是三种机制的有机融合、互相补位、互相衔接、互相约束。在当下,由于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机制都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其优势和不足都比较明显,而社会机制还在培育探索之中,尤其作为社会机制载体的社会组织机构自身的理性化、民主化也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因而公共文化的启蒙、公共精神的塑造和公共理性的构建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

[1]王维国、姜瑞林:《论价值取向在科技与文明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朱葆伟、李继宗:《交往·主体间性·客观性》,《哲学研究》1992年第2期。

[3]陆永品:《庄子通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4]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5]刘铁芳:《重新找回教育的烛光》,《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6日。

[6]张超:《从逻各斯与正义探究“知识即美德”的提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7]转引自雷志华:《何嫣:从“力量”到“权力”——论“知识”内涵的演变》,《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8]转引自[英]法灵顿:《弗兰西斯·培根》,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43页。

[9]张秀娟:《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之解读》,《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10]黄瑞雄:《科学的本质是否就是权力》,《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6期。

[11]常江:《融通“经济”与“环境”的伦理话语——“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高端学术对话”综述》,《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4期。

[12]老子:《道德经》,徐澍注释,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0章。

[13]转引自董光璧:《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英)标题The Reconstruction of Publi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英)作者姓名WANG Weiguo1, WANG Tianwen2

(英)作者单位(1.Marxist Institut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Marxist Institut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China)

Abstract: Sinc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xperts often pay only attention to the objective public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us seen as merely neutrality of value. Moreov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just seen as tools of seeking material interests and promoting human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transform the worl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ch concept, with the process of human production and living deeply influenc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ecosystem unbalance and a decrease in the ability of feeling life meaning caus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support of human activities, nobody can escape such negative impacts as nobody escapes. Since no one is immune, it is also a kind of publicity, but it is a negative publicity or bad public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bad publicit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kind of good publicity, namely, the publicity of human nature.(英)摘要

Key words:(英)關键词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ity; value free

(责任编辑刘永俊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公共性科学技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今天让科学做什么?
从“多元治理主体‘公共性’管理模型”探索中国红十字会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新闻背景:我国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