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B病毒来袭!究竟有多可怕?

2018-05-14黄树毅

时尚育儿 2018年2期
关键词:传单癌症病毒

黄树毅

感染“EB病毒”的症状像感冒,严重可致脑膜炎、心肌炎……这些字眼看着怪吓人的,而且这病毒好像也没怎么听过。再上网一查,EB病毒居然会引发癌症!这下为人父母的可慌了神,感染了EB病毒会不会有很可怕的后果(比如致癌)?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EB病毒到底是什么鬼?

EB病毒现在的正式名字叫“人类疱疹病毒4型”,其实它的存在非常普遍。

EB病毒事实上属于儿科多发病,很常见,没有所谓的流行期,换句话说,一年四季都可能传染。在儿科,三不五时就会有高热不退伴扁桃体肿大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孩子来就诊,医生高度怀疑的时候就给扎个手指做血涂片,很可能就是EB病毒惹的祸。

在中国,8岁儿童的EB病毒血清阳性率是90%;在美国,35—40岁人群中95%都感染过EB病毒,只是近年来才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

感染了EB病毒后,症状和普通感冒、流感无法区分。因为都有诸如疲劳、发热、喉咙发炎等症状,通常会在2—4周内恢复,但是完全康复可能需要数月。然而,虽然症状可能已经消失,但病毒還未消失,因为除了感染覆盖范围广以外,EB病毒有另一个特点:一旦感染,终身携带。它会躲在身体的B细胞内。但我们无须太过惊慌,对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孩子而言,它会被压制住。只有在免疫系统“开小差”,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才可能会重新被激活。

EB病毒没有想象得那么可怕

在新闻里,我们会看到和EB病毒捆绑的一种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其实感染了EB病毒以后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传单,也并非所有的传单都是EB病毒的惹的祸。一般来说,6岁以下的儿童大多不会出现症状或者只会出现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但是在我国,4~6岁年龄段的孩子属于传单的高发群体,因此风险可能会稍高一点。

感染了EB病毒以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而且发热时间会比较长。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烧这么久就会非常焦虑,担心孩子“烧坏脑”。其实不用那么恐慌,可以明确的是,41℃以下的发热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损害——除非发热的源头是因为出现了中枢系统感染。而发热的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研究指出,如果首次感染时孩子的年龄越大,可能持续发热的时间会越长。有些家长则是担心感染后是否存在后遗症,其实并不用焦虑。

首先,E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而至于所谓的会引发癌症的问题,更是极为罕见。虽然说在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所编写的致癌物清单里,EB病毒排在I类(即明确对人类致癌),但对于我国而言,无须过度恐慌。主要原因有两点:

1.EB病毒可能引起Burkitt淋巴瘤有较为明确的高危人群,即非洲儿童,因为他们体内存在了染色体转位。

2.EB病毒与鼻咽癌确实相关,但是在鼻咽癌高发的两广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更有关系的因素其实是某些食物,诸如腌鱼、咸菜(榨菜)、腊肉等。

如何预防EB病毒

EB病毒的最佳传播途径其实是唾液。共用餐具、食物、亲吻有可能发生传染的,而有时候孩子的手指碰到了大人的口水然后又吃手,这也是发生感染的可能途径之一。总而言之,EB病毒主要还是“病从口入”,但是想明确谁传染给孩子的,恐怕就很困难了,在感染率高的前提下,它的潜伏期又十分长,理论上,孩子身边的每个成人都有嫌疑。

很多感染性疾病都有疫苗,但可惜的是EB病毒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不过好消息是疫苗已经在研发,相信很快就能面世。

别慌!我们可以通过不共用牙刷、水杯、餐具、毛巾、泳衣和粘有口水的玩具,并对这些物品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来预防。此外,不给孩子喂自己吃过的食物,用公筷,经常给孩子洗手,也不要和孩子嘴对嘴亲。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tips

看起来似乎很难缠又可怕的EB病毒,我们可能都得过,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也难以避免。但是值得庆幸的是,EB病毒是自限性的,即便真的发生了感染,家长只需要为孩子采取对症的家庭护理就好。比如,发热了精神不好用退热药,多补液,注意休息,不剧烈运动等等。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不退或者精神萎靡这种情况,及时就医最重要。

猜你喜欢

传单癌症病毒
病毒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放疗
中国癌症分布图
发传单
主动出击: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
掀起打工的盖头来
战地传单:兵不血刃的“武器”
预防癌症的一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