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及其范本价值
2018-05-14纪志耿祝林林
纪志耿 祝林林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和范本价值。重温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保障农民各项权益、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全面繁荣乡村文明文化、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必将对我们搞好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范本价值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8)04-0005-007
深入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经历和工作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总书记的“三农”思想,起源于正定,丰富于福建,形成于浙江,成熟于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保障农民各项权益、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全面繁荣乡村文明文化、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十八大以后其“三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形成的浙江实践,必将对我们深入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精神要义和实践要求,全面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范本价值。
一、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的形成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既起源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经验历程,也厚植于新时期浙江省“三农”事业发展的风险挑战,更展现了新时代总书记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难题的高超艺术和历史自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
1.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的历史溯源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要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要为工业提供资金,农民要为工业提供劳动力,在推進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新世纪之初,我国“三农”事业发展更是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和“发展中的困扰”,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生活质量低、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三农”仍是整个社会的薄弱环节;二是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也在农村;三是新世纪交替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1997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由4.6%降到2.1%,农民增收基础不是十分牢固;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的教育、交通、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的事业农民办,农民负担较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114页。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同时也深受长期忽视农村发展政策的影响。因此,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强调,“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三农”工作的客观规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自此,浙江的农业农村发展开始跳出了就“三农”论“三农”、在“三农”的圈子里原地打转发展“三农”的传统思维,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紧密地对接起来,开启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新时代。
2.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的时代背景
当时浙江的人均GDP已接近30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呈进一步加速的趋势,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容易忽视“三农”利益,导致各种矛盾凸现的社会敏感期。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相比,浙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稍显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山地、丘陵等地形约占了全省总面积的70%,而平原面积约占2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二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却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三是农村环境较差。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大量排放,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突出。面对这些难题,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围绕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开展实际工作,在工作中牢牢树立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改革开放促“三农”,求真务实抓“三农”的理念,争取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面先人一招,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方面快人一步,把党中央“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到实处,形成全社会支持“三农”发展的生动局面。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152页。
3.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的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从宏观全局和历史进程上,全面阐述了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提升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浙江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案例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集中反映浙江新农村建设经验的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风靡大江南北,集中反映浙江脱贫攻坚事业成效的淳安县下姜村广为世人所知,集中反映浙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湖州市安吉县数次亮相新闻联播,集中反映浙江城乡统筹发展事业成绩的云栖、桐庐等特色小镇不断涌入学者眼帘。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不仅为当地的“三农”事业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全国各地“三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范本价值。这一思想和价值将会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博大精深,立意深远,视野广阔,内涵丰富。他在浙江工作期间,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时浙江农村、农业、农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农村和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对农业农村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形成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准备。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实现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目标,就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尽管浙江地处沿海,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但农村仍旧处于半市场、半小农的状态。为了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习近平同志充分认识到要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其对农村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需要运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为农业农村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形成了依靠“两只手”全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实行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挤压,习近平同志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农业生产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淘汰污染大、消耗高、产量低的乡镇“僵尸企业”,大力培育一批污染小、消耗低、产量高的龙头企业。三是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确保粮食安全。在面对浙江人多地少的情况下,实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完善“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调控体系的建设”。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186页。四是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手段。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办事效率。通过以上农村改革,习近平同志做到了立足“三农”做强“三农”、跳出“三农”做大“三农”,从而使浙江农村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面对浙江农业农村发展受到的资源要素制约、生态环境压力、国内外市场约束,习近平同志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准确了解浙江农村发展趋势,把握浙江“三农”工作规律。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进一步推进浙江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增效,要以“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的精神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其具体措施有: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跳出“三农”发展“三农”的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部分产业到西部地区,为浙江农村新产业的发展“腾笼”,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局面。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在面对农村发展受到资源短缺和农民就业问题双重压力的环境下,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和培育发展农村服务业,将其培育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充分利用浙江农村山水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农村积极推动“农家乐、渔家乐、森林旅游”等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以上措施,浙江农业发展好似一只“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实现了浴火重生,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3.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为浙江人民创造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同时他还注重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把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为创造绿色生态环境提供物质保障。其主要举措有: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农村地区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其实施特殊的政策保护,对排污超标和不达标排放的企业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收费。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195页。这样就能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二是加强农村生态工程建设。为了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农村深入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千库保安”“环境整治811工程”等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习近平:《扎实推进新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政策瞭望》,2007年第3期。通过这些工程,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设施保障。三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坚持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绿色有机生产为核心,通过科技和体制创新来推动农业朝着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从而促使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农村经济绿色增长。这就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全面保障农民各项权益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国民分成了两种身份,一是城市居民,二是农民,这就人为地造成了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差别。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习近平同志深刻地认识到短期内完全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存在一定困难,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及农民工的各项权益。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其具体内容有:一是改革户籍制度。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享有服务。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到户籍是限制农民获得体面生活的最大障碍,因此他率先在浙江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浙江居民户口。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这就为农民获得体面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保护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一方面他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全面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注重保障农民的承包权和经营权 ,让他们在用工荒时能够回到农村“进退自如”。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三是兴建一批“安心公寓”。习近平同志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发现浙江农民工的实际生活与浙江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他在浙江农民工集中的地方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一批“安心公寓”,使他们住有所居。同时完善相关生活、教育等配套设施,从而保障他们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服务。习近平同志通过这些措施,为农民工过上体面生活提供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的保障。
5.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1世纪初期浙江经济的发展总体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浙江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协调的态势。习近平同志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敏銳地意识到落后山区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唱山歌、念海经”来促进浙江区域协调发展。其主要思想有:一是树立“靠山吃山”的理念,积极唱好“山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在面对山区“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货往哪里卖”的困惑时,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开发山区资源,把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山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综合林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业态,促进山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牢固树立“靠海吃海”的理念,积极念好“海经”促进其经济发展。习近平同志以延长海洋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指导思想,发展海洋捕捞业,同时也在港口开发临港工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大开发和培育力度,从而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三是牢固树立共同富裕的理念,充分发挥借力效应。习近平同志通过各种经济、文化等政策提升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继续做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弥补欠发达地区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劣势,从而促进浙江各个地区协调发展。
6.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小农户生产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还将长期存在。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到短时间内不可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搬到城里来,让农民都变成市民,相反,必须有充足的历史耐心,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留守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拥有过硬的竞争能力,使广大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为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把传统农业改造成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能够使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高效益农业;二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传统村落改造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新社区;三要通过新型农民的培训工程,把传统农民改造为适应生产分工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四要通过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通过以上途径,农业将会逐渐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会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将会逐渐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7.全面繁荣乡村文明文化
乡村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繁荣,更需要文化的繁荣。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乡村文明建设。他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在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建设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同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全面繁荣农村文明文化,因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面的建设任务,不仅要抓硬件,还要抓软件;不但要有新农村,还要有新农民;不但要推进经济建设,还要推进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的过程。建设新农村也应该是农民的自身价值、自身素质和精神面貌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在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同时,不仅要用现代文明、先进理念武装农民、提高农民,努力让农民成为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新精神、新技能、新素质、新能力的新型农民;而且要把“讲文明兴村”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而促进农村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变。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8.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农村稳才能天下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就必须依靠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习近平同志指出: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二要建立一种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法治秩序”,做到以德治村和依法治村并举;三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水平;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四是选优配强村级党支部班子,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品德作风端正、处事公正公平、勇于创新、能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人选进班子,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五是重“显绩”更重“潜绩”,引导农村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之本,在于为民”,习近平同志号召干部通过深入实践,察实情,讲实话,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总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创新 “三农”事业发展的思路,不断改善乡村治理格局,提高抓落实、干实事、出实效的水平,扎扎实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向前发展。
三、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的范本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对“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探索和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和范本价值。党的十九大上,中央提出并决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又把乡村振兴战略凝练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 《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8年3月9期,第01版。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浙江实践,已经早早地为乡村“五大振兴”战略埋下了伏笔和种子,这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参考范本。
1.为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范本价值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一是要构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和乡村生活富裕,二是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業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时就提出,要从“两只鸟”的角度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凤凰涅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增长方式的依赖,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按照“腾笼换鸟”的要求为浙江产业的高度化发展腾出空间,积极参与全国的区域合作和交流。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工业化和经济生态化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兼具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双重特征的新型农业。从农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前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又与当前的农业绿色发展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密切相关。
2.为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范本价值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二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时期,高度重视人文精神涵养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他在解读浙江经济发展模式时,曾把这种模式归结为“老祖宗”经济、“老天爷”经济、“老百姓”经济。“老祖宗”经济是指浙江自古以来就有工商皆本、义利双行的文化传统;“老天爷”经济是指浙江的资源贫乏逼迫你必须学会“无中生有”,走出去“闯世界”;“老百姓”经济是指浙江广大民众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和浓厚的商品经济意识。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81-82页。他在谈及城乡二元结构和国民两种身份时,主张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消除农民和市民的身份差别,把传统农民改造成适应分工分业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农民,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和现代文明。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这些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人文精神涵养和新型农民培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3.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范本价值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乡村主旋律和正能量;二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强省和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他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293页。为了繁荣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他强调虚功一定要实做,物质文明要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要对农民进行投资,不断改变农民的精神风貌,讲文明兴村,靠“八荣八耻”治村。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在传统村落向现代村落的急剧转变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82页。总书记繁荣乡村文明文化思想的浙江实践,无疑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振兴思想提供了源泉和借鉴。
4.为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范本价值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二是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时期,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他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是龙头工程、基础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要求浙江各地从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村庄布局“杂乱散”入手,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要求,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他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要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时至今日,浙江省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
5.为新时代乡村“组织振兴”提供了范本价值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一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二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时期,高度重视农村软实力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他提出农村工作是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既要“显绩”更要“潜绩”。“三农”工作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决定了这项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所以大家都要甘做铺路石,敢于默默无闻地奉献,一茬接着一茬干,“潜绩”才能转化为“显绩”。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他强调要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重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要培养和选树一大批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要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这些大政方针政策都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中找到踪迹和影子,可以肯定地说,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国各地和今后很长时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范本案例。
(责任编辑:杨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