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伪原创生产链不能仅靠自律
2018-05-14
自媒体时代,“原创”“10万+”本是创作者辛勤劳动、高质量作品的标志。但据报道,近来多种打着“一键伪原创”“篇篇10万+”招牌的商品出现在国内某电商平台。产品卖家声称,此款软件功能强大,集采集、伪原创等众多功能于一身。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外。近年来,众多自媒体平台为鼓励原创,相继推出广告收入补贴机制、原创补贴等政策,补贴的高低与阅读量等指标的高低挂钩。正是因为高阅读量能带来高收益,一些人纷纷加入到“做号大军”,有的甚至在不同的平台注册账号,让同一个内容多个平台分发而多获得一份收益。而且由于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于利益的驱使,有人便“水平不够、水分来凑”——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好像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为提升粉丝和阅读量,大量公众号需要保证较高的更新频率。可原创内容需求多,供给难度大,于是便形成了伪原创产业链,教、产、推一条龙式服务,可谓“美美与共、各得其所”。
依照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伪原创涉嫌对权利人署名权、传播权等多项侵犯,不仅挫伤了原创者的积极性,扰乱了网络文化市场秩序,更会造成“劣币驅逐良币”,拉低网络文章的质量。既然伪原创涉嫌侵权,就应依法维权。但从现实来看,或者因为原创内容已面目全非,很难从法律角度判定其为侵权;或者因为被侵权后取证难、成本高,有的不得不放弃维权;还有的本身既是受害者,也是有意无意的参与者,因而依靠现行法律难以解决伪原创侵权问题。
铲除伪原创生产链,必须正本清源。一方面,有必要出台一部处理互联网各类商业、民事的基础性法律,或在民法总则、著作权法中加入专门章节,让版权保护力度与精细度跟上自媒体发展脚步,同时提升惩处标准,优化维权流程,让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发布平台和机制,严把作者入口关,细化作品审核标准,升级原创保护手段。目前,微信团队正准备更新产品策略保护原创,通过流量倾斜、广告倾斜等方式,扶持原创内容。
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明确其在遏制伪原创中的责任,督促其加强内容审查,并建立版权保护的监管网络和举报平台,让公众大胆向伪原创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