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不妨“俗”一点儿
2018-05-14程中伟
程中伟
前不久,科普界老前辈、天文学家卞毓麟先生提出了“元科普”创作概念,呼吁一线优秀科学家进行“元科普”创作。“元科普”创作的概念犹如刮进科普界的春风,让科普创作充满希望,其非凡重要的开创性意义与价值力透纸背。今天笔者提出“俗科普”创作的重要性不是对卞毓麟教授的反驳,恰是一个扩展和延伸,可以说是紧随其后。
我们可以先从科普工作中“金点子”“果菜园”“营养师”和“出版人”四个重要的环节谈起。科学家受到外界启发而萌动发明创造时的思维轨迹可以比喻成一个“金点子”。有了“金点子”之后,科学家们就开始了科学发明创造活动。
科学家有了“金种子”,怎样才能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呢?怎样才能发挥它的价值为人类服务呢?这时就要有人“培育”出科研成果、就要有人“生产”出科技产品。就像一个农民,要在田地里播种出粮食来。
当各类粮食摆在我们面前时,如何搭配才会更加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让大家获取更全面的营养?如何烧出不同口味的佳肴?这时候就需要“营养师”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搭配,然后由厨师按照营养师的“科学菜谱”进行烧制、烹饪,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
当然,有了一桌营养齐全又丰盛的菜肴仍然不够,还需要将菜肴告知大家,这时候就需要传播人了。记者、编辑、编剧、出版人等等,最后由他们通过各种媒介推广出去。
“金点子”“果菜园”“营养师”和“出版人”是科普工作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虽然有着先后的关系,却又像一辆“科普轎车”,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横向来看处在不同环节群体的人分工不尽相同,没有协同机制,也没有畅通的沟通平台。因此,“俗科普”创作的重要性也就凸显了出来。
“俗科普”创作不是进行低俗化的艺术创作,更不是哗众取宠。其实,“俗科普”创作就像去年辞世的具有“中国科普漫画第一人”之称的缪印堂先生说的那样,要能够准确地捕捉科学的要素与灵魂,要为“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而不懈努力。更要将乏味的、复杂化的各类科学知识进行简单化、艺术化的处理,用艺术的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的要求是极其高和苛刻的;“俗科普”作品是文艺性与科学知识性融会贯通为一体的通俗易懂的艺术作品。因此,对“俗科普”创作者的要求至少有两个方面:不但要具有某一个领域的科学基础知识,还要有很高的文学素养,然后才能很好地进行“俗科普”创作。
同样,“俗科普”作品至少要具有四个方面的元素和特点。首先,要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第二,要有某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性和新颖性。再者,要有易于传播的故事,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最后,还要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性,能够雅俗共赏、百读不厌。
“俗科普”创作简单地说就是,要创作出老百姓看得懂的具有科学知识性的文艺作品,这个过程像一个扩音喇叭,广播出去后,听众都能听得懂、都能弄得明白、都能理得清楚,最起码会应用、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