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名乐:老莲花新人“捧”

2018-05-14杨洋

科学导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太原

杨洋

“太原腔,太原调,太原唱响莲花落,万众粉丝学曹强,磁带脱销买不到。”山西省曲艺艺术家王秀春曾如此写道。谈到太原莲花落,就不得不提一代宗师曹强,他是王名乐的师父,也是王名乐走上莲花落之路的引导者。

3月7日,太原蓮花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名乐在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从小就对曲艺有着浓厚兴趣的王名乐,当从父亲口中得知太原有本土曲艺莲花落时,甚是惊喜。他抱着好奇的心态买了很多曹强老师的莲花落VCD,反复听,越听越觉得有“滋味”,而后渐渐地跟着学,跟着唱,如痴如醉。没成想,这一个爱好兴趣最终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打七件子伴奏,唱腔婉转、流畅,用方言说唱,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引人入胜。台下的观众喝着盖碗茶,听着莲花落,甚是享受。这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那时有专门从事唱戏文叙事性莲花落的艺人,演唱民间故事。

很多人会问,“太原的本土曲艺是什么?”有人说,“是晋剧。”问者哂笑,“那是戏剧。”太原莲花落为本土文化填补了一项空白,也为太原人的乡音乡语、乡腔乡调、乡恋乡愁增添了一种美好的艺术表达。

年幼的王名乐喜欢听相声,跟他聊天时感觉他的语气有浓厚的“相声”腔调,字正腔圆。“回忆起2008年初会曹强先生时的激动,至今都历历在目。”王名乐笑着跟记者说,“就如同粉丝见了偶像一般激动,以前都是在VCD上看,今儿见到真人了。”

当时,曹强先生已是古稀之年,传承却后继乏人。王名乐很好奇这是为什么。曹强先生答道:“没‘钱途。”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因为这门艺术想挣钱发财很难,另一个则是没有前途。年幼的王名乐还不能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滋味和意思,所以听了曹强先生的话,信誓旦旦、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学。”此后,他每周去先生家两次,在狭小的房间里和先生学习莲花落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对于王名乐来说那段时光无比珍贵和幸福。

长风剧院里,雷鸣般的掌声不断响起,台上的曹强先生鞠躬再鞠躬。这是2009年6月,太原莲花落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场演出,王名乐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甚是感慨。

“这是我第一次在台上演出,也是第一次看师父在台上表演,在现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们对太原莲花落以及师父的喜爱,师父当时表演了几个新作品,我都没有听过,观众们掌声不断,师父都下不了台。”王名乐说。

太原莲花落为何会如此受欢迎?一方面,当然是语言的魅力,乡音总是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另一方面,则是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批判旧思想提倡新风尚的,有讽刺腐败现象的,也有幽默风趣的故事,让人们捧腹大笑。它的内容丰富、雅俗共赏,还将太原方言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大家听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两句。

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王名乐大学毕业时站在了现实和梦想的交汇处,他很茫然也很彷徨,到底该如何抉择?最终,他选择了开婚庆公司,买卖做得风生水起,一年之间就先后开了四五家分店。日子异常忙碌,钱也挣了不少,小有成就的他突然有一种心里空落落的感觉。无意打开手机,看到了和先生的合影,才想起来自己已有半年多没有和先生见面了。

第二天,王名乐去拜访先生,本以为要狠狠地挨顿骂,没曾想师父还如往日般沉稳。一阵寒暄后,已经到了无话可谈的地步,甚是尴尬。正当他要起身告辞时,先生突然说:“如果莲花落能有继承人,我死也瞑目了。”抬头间,他猛然看见先生掉下的眼泪,这滴泪犹如万箭穿心一般,刺痛了王名乐。回想起当年的誓言,王名乐有些惭愧,他没有多想马上接了先生的话:“先生,买卖我关了,莲花落我继承。”

曹强先生说,做曲艺这行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那时,年轻的王名乐还未能体会到其真谛,而今,当自己投身到太原莲花落的传承工作后,渐渐懂了。

2013年11月26日,王名乐和其他8位师兄正式拜入曹强先生门内,拜师会现场来了很多曲艺界人士和媒体人,他们共同见证了拜师仪式,场面分外隆重。那天之后,王名乐自觉肩上多了一份使命和责任。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次年2月25日,收徒后仅仅92天,曹强先生辞世。突如其来的打击让王名乐不知所措,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好不容易有了“家”的他,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儿”,那种没有依靠的感觉,很茫然。

一夜之间,“曹强走后,太原再无莲花落。”之类的舆论兴起,让王名乐很难过。回顾太原曾流行过的太原大鼓和太原琴书,都是因为没有传人而无法延续,如果太原莲花落后继无人,必将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当王名乐得知自己被确定成为莲花落传承人后诚惶诚恐,他回想起师父曾说“孩子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想起了拜师的诺言,他表示这门艺术不能失传,这门艺术最终能不能传承下去他不敢说,但是他说一定要让莲花落在他这一代重新盛开。

食品街的懿曲社天天晚上都有莲花落的演出,不少观众已经成了固定粉丝,还带去了新的观众。春节期间,更是场场爆满。新道街小学的莲花落班,王名乐已经坚持7年给孩子传承太原莲花落这门艺术。

王名乐以传承太原莲花落为己任,悉心“栽培”,等待它的盛开之日。想要传承就必须有新的作品,这是王名乐接下来要去努力做的事情。如何让老艺术与时俱进有新意?他不但在思考中,也在尽力而为。近年来,王名乐创作的关于保健品坑害老年人的莲花落作品《儿子的烦恼》及反映现代社会人普遍有“手机病”的莲花落作品《机不可失》,都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并被大家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几位师兄共同努力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莲花落作品,回馈给广大观众,推动太原莲花落不断前行。”王名乐说。

讲好中国故事

不妨从这儿找找灵感

“2015年,当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渠宝笈特展,为了亲眼看一看国宝藏品《清明上河图》,老百姓们排起了长队;2017年,《千里江山图》展出,为了一睹国宝风采,老百姓又排起长长的队伍。”日前,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两会部长通道上表示,中国老百姓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持续高涨,2014年参观者为7亿人次,现在已经达到一年9亿人次,许多博物馆在春节期间更是爆满。

从一年有9亿人次走进博物馆观展,到纪录片《我在故宫文物修文物》和视频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中国老百姓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正在实现指数级增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一座“讲好中国故事”的宝藏。历时5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仅不可移动文物就有76万多处。游故宫、登长城、爬泰山、听古琴、观戏曲表演……不仅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成为外国友人感知中华文化的载体。

的确,如何让我们的文化宝藏活起来、传下去,首先就需要靠人来传承。现在一批“非遗”的传承后继乏人,国家正在实施抢救工程,记录老工匠老艺人的技艺、培养青年传承人,避免“人亡技失”。

可以说,文化遗产作为我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要让其在新时代挖掘出新的价值,就要更加注重发挥其文化传承和教育熏陶功能,让匠人不朽,匠心永存,才能让“中国故事”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衍生出新的内涵。

高科技助力

故宫国宝集体灵动现身

9件在央视热播综艺《国家宝藏》中亮相的顶级文物,近日“齐聚”故宫箭亭广场,只不过,来的并非“真身”,而是通过LED屏呈现。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这件国宝级作品将从纸上立体起来,于2018年春夏与观众见面。

故宫博物院藏石鼓、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辽宁省博物馆藏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湖北省博物馆藏云梦睡虎地秦简、湖南省博物馆藏皿方罍、河南博物院藏云纹铜禁、浙江省博物馆藏玉琮、上海博物馆藏大克鼎、南京博物院藏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这9件古老的国宝因《国家宝藏》而成为“网红”,这次集体现身,是以一种现代的方式。蒋肖斌

猜你喜欢

太原
除夜太原寒甚
山水新太原 综改显成效
太原:原来你是这样的
除夜太原寒甚
A Study on Oscar Wild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