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把“乡愁”放进博物馆里
2018-05-14郝雪梅
郝雪梅
“现在我们‘上楼了,不能在村子里生活了。但是博物馆帮我们把过去所有的美好回忆都保存了起来,我们随时想念了,就能来看看,真的很不错。”家住豆各庄地区的刘阿姨感叹。让刘阿姨赞不绝口的是“乡情博物馆”。如今,北京朝阳区已经建设了20个“乡情博物馆”,主要目的是帮人们留住“乡愁”。大家想看看“原来生活场景”的时候,就可以到这里寻找“乡愁”。(2017年12月22日《新京报》)
朝阳区打造的“乡情博物馆”可谓景象逼真、项目丰富。保存了各种农业传统耕作机具,摆放着各种传统生活用品,模仿了各种原生态村庄居住模型。到这里可以看到“乡情的模样”。思念的时候,回望的时候,村民都可以到这里看看。
“乡情博物馆”是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各地都在建设这样的博物馆,主要目的就是想用这样的方式,留住美好记忆,留住幸福往事,留住文化遗存,留住昔日风景。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负责态度。但是,如火如荼的“乡情博物馆”建设背后也是文化的遗憾。
本月19日,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发布一组数据,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多位专家呼吁,要以最快速度为传统村落建立档案、盘清和抢救传统村落的家底。
据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智库、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太和智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我国首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报告显示,自2003年至今,我国先后公布了6批27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批4153个中国传统村落。而在消失的村落中,有不少是具有历史风貌的传统村落。但是,保护名单形同虚设,自2000年至2010年,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传统村落。
不难看出,“乡情博物馆”建设火热背后是传统村落的死亡。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城乡的一体,进入了一个对乡村大改造的时代。但是,改造、建设不是一场消灭村庄运动,不该是让传统“居住方式”徹底死亡。农家院落,鸡鸭嬉戏,小路弯弯,芦苇飘荡,这不是陋习,而是一种风貌。我们要看清楚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要让农村是现代的,却不是让农村变得“和城市一模一样”,传统“居住方式”的院落如果就此荡然无存,挖掘机、推土机就是千古罪人。海南省的“农村新建楼房不能高过椰子树”,其实就是要留住真实的“乡愁”。
对农村开发要适度,不是极端到了“没有村庄”模式。“乡愁”不能只在博物馆里有。再大的博物馆也装不下浓浓“乡愁”。“乡情博物馆”留住的是乡情,却真的留不住“乡愁”。节约土地,不是让村落无立足之地。
摘自《燕赵都市报》2017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