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与“名声工程”
2018-05-14吴启钱
吴启钱
有一次,笔者到一个社区调研,可能是没听仔细,几次把工作人员口中的“民生工程”听成了“名声工程”。不过转念想想,虽然听的或有不对,但在某些基层领导眼里,“民生工程”还真是“名声工程”。
民生工程易得名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层组织把工作重心放在民生工作上,解决了群众就业、就学、就医、出行、养老等方面一大批问题,群众获得感和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一些在这方面成绩卓著的干部被提拔重用,一些重视民生工作的基层单位成了八方参观的学习典型。正可谓内部民声很正,外部名声更好。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和个别干部,把名声看得重于民生。民生工作在名称、形象等方面体现领导个人水平和意志的自由度比较大,特别是在“八项规定”执行越来越严的形势下,用民生工作捞取名声,往往是最“合算”的。因而,一些基层单位和个别领导干部往往把民生工作作为所谓工作创新的“切入点”,作为获得个人政绩的手段和获取个人名声的载体。
比如,在有的民生工作中,重形式胜于重内容,重名称胜于重实际,重“包装”胜于重实施。项目要新颖,名称要响亮,档次要高大,包装要洋气,宣传报道要密集。不仅一任领导有一任领导的“民生实事工程”,就是同一个领导,不同的年度也会有不同的点子和项目,哪怕上一个项目都还未出成果。一些民生项目开始包装和宣传的时候很漂亮,但结果却只做出一个可看的点,普惠性不强,实效性较差,“盆景”有了,“风景”一直未见。甚至,一些项目由于后续投入和管理跟不上,成了半拉子工程,浪费了资源,留下了麻烦,折腾了群众,损害了公信,甚至变成了包袱,增加了政府负担。这样的结果是,领导的名声有了,但群众的实惠不多,一些民生问题仍然还是问题。这样一种“假做民生,真为名声”的做法,说轻了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新表现,只求轰轰烈烈,不求实实在在,只求做过不求做好。说重了也是一种腐败,本质上就是用公权公款谋取个人好处。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应教育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名利观。重民生,获民声,得名声,这是正循环,也是基层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但不能为了名声累了民生,忘了民生,更不能戏弄民生。其次,对领导干部的考察评价,不只要听显露在外的名声,更要听取群众心中的民声。群众的口碑勝过金杯银杯,群众的眼睛胜过媒体的宣传。是不是真心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群众最有发言权。第三,民生工作的谋划立项和决定实施,要更多体现群众的意愿与需求。近年来,很多基层政府已经由人代会通过票决的方式参与民生工程的决策和实施,更多体现人民的意愿,使民生工作民意基础更扎实。在这样的基础上,民生工作会更受群众欢迎,参与民生工作的干部,获得的名声也会更大、更持久、更名副其实。
民生工作既能为群众带来实惠,也能为基层干部带来好名声,是多赢的工作。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完善,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