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位作家的一段书话

2018-05-14刘家云

杂文月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卧铺赠书两本书

刘家云

去年6月,我和北京杂文家于文岗以及湖北杂文家任蒙先生,一起到河南参加一个采风活动。活动间隙,于文岗拿着任蒙赠送他的杂文集《世态幽默图》,来到任蒙房间。一进门,于文岗就对任蒙说:“今天带着您送我的宝贝来负荆请罪,烦请蒙兄在这本失而复得的书上再签一次。”

原来,于文岗特意将这本书带在身上让任蒙“补签”,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我作为一个现场“见证者”,也于无意间了解到一个颇具意味的作家赠书的故事。

赠书

2016年12月中旬,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颁奖大会在江城武汉召开。任蒙是该奖的金奖得主之一,也是一个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几十年的著名作家,已出版诗歌、散文、杂文、文艺理论等专集23部,曾经获得过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冰心散文奖,但他为人比较低调,处事并不张扬。去年,他刚刚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以杂文为主的作品合集《世态幽默图》,另一本为别人研究和评介他的论文、印象记及新闻专集《大散文的艺术风采》。他总感到这种“资料汇编”对他人来说意义不大,所以他更加不肯轻易送人,也不肯在书上签名,再说那本评介他的文集被他称作“表扬稿”,本来就不是他的作品。所以,即使是在家门口武汉开会,自己是“东道主”,他参会时也只带了两套。

此时的任蒙虽然与于文岗(也是这次全国鲁迅杂文奖得主)初次相识,但共同的意趣爱好,使两个杂文家很快一见如故。尽管任蒙本来准备将另一套书另送他人,可没等于文岗开口,任蒙就将剩下的一套送给了他。于文岗虽在报刊上读过任蒙的一些作品,但至今没有一本任蒙的集子,能够意外得到任蒙的赠书,自是高兴。

于文岗希望任蒙在书上签个名,以作留念,但任蒙谦虚地说“两本资料,于人无益,还是不签为好。”可于文岗坚持要他签,任蒙就在《世态幽默图》的扉页签上“文岗老师教正,任蒙二0一六年十二月”字样。另一本《大散文的艺术风采》由于是“表扬”自己的,任蒙高低不签,经于文岗再三要求,任蒙只好写下“文岗老师”以示留念。

当晚的意外收获,让于文岗颇感欣喜。

失书

短短四天的活动很快结束,于文岗乘38次特快于傍晚时分从武汉回北京。在酒店整理行李时,他特地将任蒙所赠的两本书与行李箱分开,装在一个手提袋里,以便上车后能继续拿出来翻阅。

上车之后,于文岗安顿好行李,就随即拿出其中的杂文集《世态幽默图》,斜躺在卧铺上,随手翻开几篇文章看了起来,渐渐读出了兴致。可时间已晚,车厢内的大灯瞬间熄灭,他极不情愿地合上书。正好枕头有点矮,他就将其并列垫在枕头底下。

一觉醒来,列车已经到达北京。为了减少列车员整理卧铺的麻烦,他自己动手把被子叠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枕头上面,这也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可是这一次,他却忘记了枕头下面还有两本书。

于文岗回到家中才发觉自己的疏忽,他马上通过12306查询,铁路方面也非常负责任,很快与武汉38次列车联系,38次列车又询问了北京西站负责打扫清理列车的物业部门。或许是两本书事情太小,最终得到的答复都不是于文岗所希望的结果。

寻书

任蒙从1988年出第一部诗集算起,基本上每年有新集问世,并且还有多种散文集和文论多次再版或重印。但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有些“粉丝”想得到他早年出版诗集和散文,只好到旧书网上去淘,这使他有空自己也到网上去逛逛。因此,他看到自己一些新书旧书流落到网上并且又被人买走,不但能够理解,而且还有几分欣慰。他说,他不会像贾平凹那样,看到有人把自己的书抛到地摊上就买回来签上“再请某某指正”,重新寄给人家。

几年前,武汉市档案局领导建议他把自己的书捐献一套给市档案馆收藏,并且强调最好是“全套”。可20多年前再版的诗论集《诗廊漫步》,他手中只剩下两本了,只好上网搜寻,最后高价从山东一家旧书店购得烟台港图书馆(盖有该馆藏书章)流出的一本二手书。当他向网店店主告诉收货人姓名时,对方颇感诧异:“您就是任蒙老师?您为何要买自己的书?”任蒙向对方说明缘由,店主很感动,说他不能收任蒙老师的钱,坚持要无偿奉送,但任蒙说你们做点旧书生意不容易,还是如数打了款去。

今年元月初,任蒙着手写一篇《为什么不想出文集》的短文,他认为自己如果像很多作家那样劳神费力出版一排文集,并没有什么市场,而他有些集子还有读者寻找,却没有机会再版。为了增强这方面的论据,他再次查看了孔夫子旧书网。

任蒙这次逛孔网,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让他闷闷不乐,前几天他赠送给于文岗的两本书竟然这么快被处理到旧书店了。因为,网上同时“晒”出了他签名的扉页照片。或许是“绝无仅有”,原价每本30元的书,网上标价,每本88元。

他想,这个于文岗怎么搞的,当初向他索书时还要他签名,怎么没几天工夫就把它当做废书给甩了,而且还被人堂而皇之地亮相于孔网?不过,细心的任蒙看了挂网的日期,距离于文岗离汉的时间仅仅3天,这不符合他“甩书”的流程。

任蒙百思不得其解。

失而复得

其实,于文岗为此总感到有些对不起初识的朋友,心里也不是滋味。

一个月后,两位作家通了电话,本来是聊别的事情,但于文岗还是忍不住说到两本书的事情上。开始,任蒙不大相信他是无意丢失的,只说那是闲书,不值得遗憾。等到于文岗道出了丢失的原委,任蒙才恍然大悟,心里徹底消除了误会,他告诉对方:那两本书早已被挂到网上了。

通完电话,于文岗立即登录孔网,果真看到了他“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那两本书,他毫不犹豫地决定买回来。可因为春节将至,网店歇业,他怕被人买走,特地给网店留言,称自己要买,且将书款提前如数打了去。春节一过,他就收到了这两本失而复得的朋友赠书。

于文岗颇有感触,在任蒙题签的文字旁,附上“卧铺垫枕随车去,失而复得在孔网”两句话作为备忘,并拍了照片发给任蒙。以文会友的两本书,如此“完璧归赵”,也增进了两位作家的友谊。

半年后,于文岗前往河南参加采风活动时,没有忘记带上其中已读过的杂文集《世态幽默图》,请任蒙重新签字。只见任蒙略加思考,在扉页的空白处写下了“感谢文岗老师,成全一段书话”两行小字。

因为这两本书承载着他与任蒙交往的小小曲折,于文岗称自己将会永远保存下去。至于当时是列车员清理卧铺时当做废物处理的,还是他所睡卧铺的后续乘客卖到孔网的,将永远是一个谜,但那个“关键细节”并不重要。

故事算不上传奇,神奇的是现代网络。

猜你喜欢

卧铺赠书两本书
列车卧铺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第一次坐卧铺
一口“仙气”
豪华卧铺
互动坊
失踪案?
联邦德国向军事科学院军史部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