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数理二题

2018-05-14范一直

杂文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事做人职场

范一直

“三七开”现象

“三七开”或用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分析大事件之原因(如“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生活中不乏“三七开”现象。许多格言或民谚,揭示了此类现象内含的共同哲理———“三分”是前提或基础,“七分”是关键或实质。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不止一家出版社推出了相同书名的读物,可见此说不乏市场。李嘉诚谈到他和儿子之间:“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三分机遇,七分努力”或“三分运气,七分汗水”,是职场定律,如流行歌曲所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之歌词。

职场管理或子女教育,宜“三分批评,七分表扬”。家教中虽有“赏识教育”之说,但对孩子还得有所规训,否则“宠猪上灶,宠子不孝”。

“三分说,七分听”,人际沟通要乐于和善于倾听。西谚曰:“上苍给人一张嘴,两只耳朵,所以,听的至少要多于说的两倍。”而“三分说,七分听”,正好多于两倍。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是硬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令行禁止,关键在于执行严,动真格。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之说,在民间颇流行。传统养生保健倡导的“七分饱三分饥”,“七分暖三分寒”,“七分靠预防,三分靠治疗”,颇可借鉴。减肥和健身的“三分练,七分吃”亦是。如不能“管住嘴”,则“迈开腿”难有成效。

古代有关警句,“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陈继儒),颇堪玩味。“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赵翼),乃过来人之言。余光中《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一吐就半个盛唐……”,则堪称金句。

老实人脚踏实地,埋头打拼,尽人事、听天命,不问付出和回报是“几几开”。

“三分之一律”

建国初,周恩来总理得知有的外交人员因喝酒过量造成不良影响,定下一规定:外事上喝酒,不准超过本人酒量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律”也可衍及人生其它场合。

王蒙在《我的人生哲学》一书中说:“有一类事情,做满了,百分之百了,是有危险的。必须留有余地,而且是很大的余地。不是一切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志在必得的,恰恰有些事只能三分力以赴,志在不得。”比如:“用在人际关系上,用在回应摩擦上,用在对付攻击上,最多只发三分力……再多花一点时间和气力,都是绝对地浪费精力、时间和生命。”他提倡“在纠纷问题上,有所反击的话,也最多只发三分力”,不因别人扰乱而分心,减少无谓的心神耗费。有些事“志在不得”,并非犬儒主义或投降哲学,而是不屑妇姑勃溪。志在高远的鸿鹄,无意燕雀之聒噪。

韩愈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雨果说:“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聰明人。”处理人际矛盾或人事纠纷时,“最多只发三分力”,于己于人皆有益无害。

从容淡定、节制沉潜的姿态,有利于人生可持续发展。化学家说:“人心犹如试管,不要太贪婪,装下三分之一足矣。否则,一旦喷发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人生有些事情固然要举全力而搏之,但某些情形下,不妨遵循“三分之一律”,“志在不得”。

猜你喜欢

人事做人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