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相
2018-05-14孙建兴
孙建兴
人类乐此不疲地探索真相: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微生物......科学说,这是生物链的弱肉强食,不相生相克,一些生物就会饿死、灭绝。人们接受了这个真相,觉得有道理。
然而,这种说法套用人类,人们又会质疑:历史上“强为弱食”的典例也不少,比如刘邦、朱元璋从草根到皇帝,完成了“小鱼吃大鱼”的逆转,这是什么真相?还有,一些改朝换代的新帝王,原本就是锦衣富食的公子哥,不需要怕被“饿死”去“吃掉”旧君主,他们的“相克”又是什么真相?可见,人类对真相的好奇是递进而无止境的。
其实,探索世间事物真相不能忽略一个概念———智慧,用一成不变的自然规律是无法诠释具有广度思维的人类。
麦哲伦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之后科学又有了新命题:宇宙有边界吗?这个“佛都不想回答的问题”看似高深莫测,但自然规律下无非是山下成迷,登上山顶便可知真相。而人类就不同了,一种事物,思维可以让大脑释放出无数个多变的信息源,外界根本捕捉不到哪個是真实的。
美国的辛吉森无罪释放!一纸判决让人们纷纷质疑,连宣判法官都认为法律是在放纵罪恶。怎么办呢,真相在辛吉森的脑子里,法律也无可奈何。相比可探的宇宙,辛吉森或许是永久的迷,因为他迟早要把真相带进坟墓。
剖析人的本质,诡谲的人性并非是辛吉森独有的。低级动物可以饿了就食,困了就睡,发情交配也不会分节点、场合。而甘愿束缚于伦理道德的人类,尽管有动物的本能,但礼义廉耻会使人怀抱琵琶半遮面,一边贪图享乐,一边不择手段地粉饰自己,就算兽性大发也能找出光鲜的道理。所以,人类真相不仅仅在表面,更有一部分是隐于人的意识之中。这是发掘不到的。
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记载过中国历史的帝王沉浮、朝歌更迭。然而,在清晰且有矛盾的《史记》中不难看出,他是在用些许的揣测和隐晦,装裱着一幅破漏百出的历史画卷。
荀子曰:人性恶,性善是教化的结果。教化,能催生人性的花朵,但改变不了人的本真。这就使得人类甚怕暴露丑陋的本性,尤其是封建社会为人楷模的帝王将相,更不愿把原始的恶念呈露给世人。这些隐去的意识,正是画卷中所短缺的历史真相!
完美主义的历史,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即便是一本教课书,滤过的真相也不会给社会带来太多的养分。
笑谈历史,乐读百家,津津乐道地戏说古今,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罗贯中用一部《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既让人赏心悦目又不失引经据典。这就是历史的作用!
混沌的历史,会使人迷茫,可历史清透了,人未必就活得轻松。苛求真相,不如包容人性。掬一把长江水,抚一把长城墙,只要几千年历史的载物还在,历史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