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诗入生活,脚下即远方
2018-05-14盛斯才
盛斯才
有人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世上最牛辞职信”写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诗和远方,成为我们摆脱尘俗、步入高雅的梦想。但一年多后,“世上最牛辞职书”的作者,还在忙于家务无法分身;于是,有人调侃道:世界那么大,旅费不易筹。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决赛上,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硕士、《诗刊》编辑彭敏,夺得总冠军。老家在湖南的雷海为,20岁出来打工,推销员、电工、洗车工、快递员、送外卖,都做过。23岁的时候,海为在书店看到一本《诗词写作必读》,被书中的诗深深吸引。
没法把想读的书全买下来,他就在书店背,回家再把诗默写下来,下次去书店时核对。送外卖等餐的时间,同事拿出手机玩游戏,他就在一旁静静地读背诗词。“一天能背下一两首,我就很开心了。”就这样,他背下了一千多首。
海为夺冠,评论两极。南京师范大学的郦波教授巧妙地将他的名字嵌入褒奖:“海阔天空,大有作为。”节目主持人董卿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海为已经感到了回报,他说:“那一刻我完全感受到了,什么叫掌声如潮。”这是一极。
还有另一极,很不以为然:“一个送外卖的,再厉害有什么用!”是的,总冠军的光环,没带给海为权位财富,回到现实生活,海为还要送外卖,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劳碌奔波。
“一个送外卖的”背下千首诗词,真的没有用吗?当然不是。
首先,海为欣赏了诗词艺术之美。有的暴发户,在自己的豪宅里,摆设成排的书柜,装满名著、书画,但只为来了客人时,装装门面,没有一本,是他读过的。也就是说,书里即使字字珠玉,也与他毫不相干。就像钱锺书先生所说:像太监身处美女群中,虽有机会,却无能力。在日晒雨淋中送外卖的海为,却在他等餐的分分秒秒和休息时间,都是诗词王国的国王,尽情欣赏着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海为谦虚地说:“别人能从游戏中得到快乐,我是从诗词中,不过途径不一样罢了。”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玩手机游戏的快乐,怎么可能与背诵、理解、体悟诗词的美妙同日而语?
其次,海为把诗词融入生活,把脚下变成了远方。海为说:“现在很流行说‘诗与远方,我认为这是人世间的一种追求、永恒追求,不管眼下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人都要有梦想,要有追求。对我来说,诗词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我能够从中得到快乐。远方就是需要去追求的美好生活。”一位母亲说,她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看到夕阳西下、鸟儿归巢时,脑海里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仅仅是“看,这么多鸟,真好看!”如今很多人把旅游当成了到达“远方”的途径,但无情的事实是:不读书,行万里路不过是邮差;肤浅的旅游拯救不了你苍白的心灵。因为心中有诗、眼中有美,海为的送餐行程,既有诗,也有远方。
第三,即使是从世俗的角度,海为也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无须否认,央视的舞台是艺术的殿堂,也是名利场。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就是登上它;为了登上它,不择手段亦枉然。同样,有多少人,为了搏出位、搏出名,甚至不惜走上旁门左道,结果名是出了,却是臭名远扬。而外卖小哥雷海为,靠着满腹诗书、胸中锦绣,从容登上它,一袭词韵诗风,赢得名满天下。传统中国社會,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十余载,一举成名天下知,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境界吗?
在陈述海为夺冠的时候,我不想像一些人那样称之为“逆袭”。经典电影《风雨哈佛路》中有句台词说:“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既然如此,北大硕士与外卖小哥就完全平等,没有谁是“逆袭”,谁是“顺击”?当海为携带着诗词和外卖,骑车走向远方,就把耳边无论是赞叹还是冷语,都当成征程中的风雨云霓吧,那不都是人生风景的一部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