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弼时的“绰号”

2018-05-14郭庆晨

杂文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任弼时绰号丁玲

郭庆晨

任弼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在世时有三个绰号:“骆驼”“被子”“党内的妈妈”。

“骆驼”,是任弼时最广为人知的绰号。众所周知,骆驼是哺乳动物的一种,适于在沙漠里行走,不怕风沙,耐饥渴,负重能力强。任弼时的绰号,正是因为他身上充分体现了骆驼的“能负重、耐饥渴、不怕困难”等特点。

任弼时周围的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任弼时同志一生中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虽然很简单,但很概括。因为,体现在任弼时同志身上的这“三怕”,既是“骆驼精神”的具体内容,也是共产党人之所以成为“特殊材料”的生动、具体、实在的体现。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正是同这种精神紧密联系着的。国人历来把“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可这诗句用到任弼时同志身上,就显得有些意犹不足了。要知道,任弼时16岁参加革命,为国为民尽心竭力、呕心沥血。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年仅46岁的他便在病魔折磨下不幸辞世了。在那几十年劳碌奔波的革命生涯中,他何曾有一天“享用”过什么?正如叶剑英同志所评价的那样:“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被称作“被子”,是因为任弼时为人厚道、公道,对待干部就像寒冬里的棉被,让别人感到舒服、暖和,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實实地度过寒夜。任弼时同志有很多对下属、对同志知冷热、暖人心的实例。比如,张爱萍将军在苏区时曾经被内定为AB团分子,任弼时经过甄别,完全推翻了诬告,这才为后来新中国的国防工业保住了一位主帅;比如,著名作家丁玲在延安审干时,被康生等定为“抢救”对象,丁玲找到任弼时,任弼时立即说:“你放心到前方大胆工作,党相信你!”大翻译家师哲在苏联时因苏联国内搞肃反而失去了工作,任弼时为他又找到了“饭碗”……正因为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得到“被子”这样的绰号自然也就实至名归了。

“被子”的温暖,很容易让人想到妈妈的关怀和贴心,于是乎,任弼时又得到了第三个绰号———“党内的妈妈”。

人的绰号,往往都是被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的。透过绰号,可以看出人们对某个人的好恶和尊卑。正如一听“三玩局长”“五毒书记”“王坏种”之类的绰号就知道其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更不是什么好官一样,一听“骆驼”“被子”“党内妈妈”这样的绰号,就觉得其人亲切,值得敬佩和尊重。任弼时的“三个绰号”,映衬出的是任弼时对党的事业如“骆驼”般的无限忠诚,对同志如“被子”一样的温暖,如“党内妈妈”般热情周到。这就是任弼时,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从这些绰号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更让我们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品格和魅力。

时至今日,“骆驼”“被子”式的干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学习、继承和发扬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始终对党的事业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真出力、真出汗,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绊,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从而无愧于“公仆”的神圣称谓。

官品源自人品。干部要有“被子”的品质和功效,要以为党的事业负责的高度,对群众要关心、爱护;有护才之胆、识人之智,对年轻同志关键时刻拉一把,让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实人”不吃亏,让他们感到组织的温暖;同时,要从党的事业出发,像任弼时同志那样关心别人,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给予“党内妈妈”般的温暖,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齐心合力共同前进。

猜你喜欢

任弼时绰号丁玲
与绰号握手言和
善于正确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任弼时
任弼时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给别人起令人不快的绰号也算欺凌!
名字在左,绰号在右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