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缚住形式主义的“推手”

2018-05-14肖蓟

杂文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基层单位形式主义

肖蓟

所谓形式主义,就是罔顾内容需要,刻意追求形式的主张或做法。

形式主义,既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不是什么新货色。上到党中央,下至老百姓,没有不反对、不反感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对形式主义痛加批判,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可是,形式主义却如同潜藏于人体的病菌,稍不注意,就可能故态重萌、旧病复发。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是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做出的明确指示。据悉,中央纪委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10种表现。我琢磨,时至今日,形式主义所以未能“销声匿迹”“斩尽杀绝”,反而呈现“沉渣泛起”“生机勃发”的态势,以致成为社会一大公害,皆因背后有双看不见的“推手”。

形式主义的表现,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比如,现今不少警务部门都推出了微信便民公众号。这,原本是件好事。熟料,有上级要求,对公众号的“关注度”,也要进行考核、排名。为了迎接考核,防止排名靠后,有的派出所领导不得不让民警走上街头,逢人便“推”。结果好比“强扭瓜”,多数都是“僵尸粉”。又如,有的上级对基层的考评,热衷于看资料、查台账。为了“瞒天过海”,有的基层单位只好雇佣大学生“赶制台账”,有的干脆请广告公司代为“炮制总结”。再如,有些上级单位,提出的考核指标,设计的考核内容,要么不现实,要么不科学,基层若不弄虚作假、不添枝加叶,根本难达标,休想得高分。如此这般,不说荒唐,也是离谱。

平心而论,必要的考评,科学的考核,有助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有利于改进方法、推动工作。问题是,过多过滥、随心随意,不切合实际、不接纳地气,标准很任性、指标高大上的“人为考评”“奇葩考核”,非但对促进工作毫无裨益,反而容易助长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上下都有。观察发现,少数基层为了“引人注目”,甚或“人造政绩”,虚张声势、小题大做。不过,如同芸芸众生一样,喜欢自吹自擂,惯于自卖自夸者,毕竟为数甚少。换句话说,形式主义,“病态”在下面,“病根”在上面。可想而知,上級若不顾基层实际,不讲科学方法,频频出招、层层加码,下面就会疲于应付、变通处理;上级习惯于用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下面就会上行下效、照搬照套;上级只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下面就会妙笔生花、投其所好。

形式主义得以生存,皆因土壤肥沃、根系发达———从年终岁末到平常时候,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考评、考核,爱怎么“考”,就怎么“考”,令基层应“考”不暇。君不见,迄今为止,不论是考评,抑或是考核,非但不受任何限制,而且没有任何监督。一些有点权力的单位或部门,不知是为了寻找“存在感”,或者是为了放大“权威感”,或凭自己的“兴趣”,或按自己的“需要”,定一些指标,发一纸通知,便可以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对基层单位进行考核、考评......

由此看来,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形式主义,一方面,要加强对下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要严格对上级的管控。未经党委、政府批准的考评考核,一概禁止;可以合并的考评考核,统统合并;可有可无的考评考核,坚决取缔。我相信,唯有以上带下,坚持求真求实,标本兼治,拿出实招,缚住捆紧其背后的那双“推手”,形式主义是可望得到根治的。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基层单位形式主义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