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
2018-05-14赵威
赵威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什么?知止。
历史是鲜活的,因为历史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所创造;读史,就是读人物。时空的舞臺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若过江之鲫,其沉浮成败,莫不关乎“知止”二字。山涛这门亲戚,司马氏算是没白交,他为这个新政权笼络了大批可用之才。他的表弟晋武帝(司马炎)一边封其做大官,一边却给他很低的俸禄。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当朝人物的兴趣,议论纷纷。后来,谢安就以此事问子弟,侄子谢玄回答:“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一个恬淡寡欲的人,要求的不多,给的人也就不觉得少了。“欲者不多,与者忘少”一语道破了朝中人所未能看破的,因此谢玄为谢安赏识,为皇帝倚重,不是没有道理。
当官知止,就是控制私欲,山涛基本做到了。活了79岁的山涛,身后留下十间老房子,容纳不下众多子孙,司马炎给他们盖了新屋。一个大权独揽的人,最易得的就是钱和权,若没参悟知止之道,基本是要倒霉的,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
知止需要智慧和远见。止,不是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而是进退有节、收放自如;不是消极避世、不思进取,而是反思过往、积蓄能量。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更不是一路狂奔,还要停下脚步,等等灵魂。前进,更多的需要勇气,而知止,需要的是智慧。一个奋发有为的人,当进则进,当止则止。生活中,不知止的却大有人在。生意场上风生水起,因一时贪念,盲目扩张,功亏一篑;位高权重后,却经不起财色诱惑,锒铛入狱;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懂得珍惜利用,竭泽而渔,贻害子孙……对此,两千余年前,老子就曾告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于内,就不会招徕羞辱,知止于外,则不会陷自身于险境,才能安乐长久。
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恰恰缺少这一点,要么来碗“人生路上,永无止境”的鸡汤,要么打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鸡血,好像唯有不断前进才是人生的唯一意义。人是社会性的,而社会又是依托自然而存在。人向社会、向自然索取多少,有一个尺度,要看他对社会、对自然的贡献和回报有多少。若打破这种度,不知止,枉顾人伦道德、法律法规和自然规律,迟早是要付出代价的。在魏晋这样一个嘈杂浮躁的社会,知止更是难能可贵。所以,好友嵇康被杀后,山涛举荐他的儿子嵇绍做官,嵇绍向他征询官场及人生进退的方略,山涛坦诚相告:“我为你想了很久。”进而引用《周易》的话说:“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天地四时变化,且有消长更替,何况人呢?
此语,值得用一生去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