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蕴的“双担”精神
2018-05-14郭庆晨
郭庆晨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阵报章上宣传老一辈革命家事迹的力度很大,其中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章蕴大姐的事迹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很深,特别是她的“双担”精神。
何谓“双担”?这还要从章蕴大姐的一首词谈起。
1982年6月,章蕴大姐的丈夫李耘生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章蕴大姐特地带着子女从北京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墓前,沉痛悼念为革命献出生命已50载的亲人。祭奠归来,她心潮澎湃,久久难平,连夜以《告英灵》为题,填《如梦令》四阕。其中第一阕云:“回首雨花台畔,别语匆匆遗愿。五十易春秋,日日在肩‘双担。双担,双担,未敢白头言倦。”
章蕴大姐是老资格的革命家。她少年在长沙读书时就参加了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在汉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国共合作,任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妇女部部长等职,组织发动妇女迎接北伐军进占武汉。1927年,任中共汉口研口特区区委组织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武昌、南京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32年,章蕴大姐的丈夫李耘生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牺牲前,他把写有“临终遗言”的一张纸条托人辗转交给妻子章蕴。纸条上写着:“过去一百斤担子两人分担,以后只好由你一人来挑了。”原来,“双担”一词,乃是李耘生烈士的遗言。从遗言到《告英灵》,再到现实生活,章蕴大姐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重任,总是一个人不知疲倦地干着两个人甚至更多人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熟悉章蕴大姐的人曾这样评价说:章蕴大姐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力量不仅源于她崇高的党性,也源于她的“双担”精神。
其实,“双担”,只是从夫妻和家庭的角度而言的,如果换个角度,就不是“双担”,而是“多担”甚至“全担”了。在这个问题上,周恩来总理也说过类似的话。
众所周知,常年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精神压力,严重损害了周总理的健康,透支着他的生命,但是,周总理并没有因为健康状况而停下奋斗的脚步,反而把这种奋斗精神作为一种“养身之道”。他曾对一位来访的外国友人说:“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岁月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同志的工作都承擔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加倍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这也可以算是我的‘养身之道吧。”(《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466页。)周恩来的这番话,表达了与章蕴大姐同样的精神境界——把牺牲了的同志的那份工作承担起来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处的环境的不同,他面临的承担可能是双担,可能是多担,甚至可能是全担,无论是双担、多担还是全担,体现的是同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为革命敢于担当的精神;就是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继承先烈遗志加倍努力奋斗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面前,什么给自己的“职务太低”、得到的“待遇太少”、承担的“工作太多”之类的不满和牢骚统统都没有立足的余地。在这种精神面前,有的只能是不忘初心,战胜困难,一往无前。总而言之,无论是双担、多担还是全担,永远都是往肩上多担担子,而不是从肩上往下卸担子。如是而已。或许,我等的能力差一些,难以做到双担、多担和全担,但是,敢于承担,不撂挑子,还是应该做到的吧!
“双担,双担,未敢白头言倦。”这是章蕴大姐的誓言,也是对我等后来者的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