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坝体劈裂灌浆施工技术探讨
2018-05-14王婷顾杰
王婷 顾杰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坝体劈裂灌浆施工技术不仅应用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坝体劈裂灌浆施工的目的在于提高坝体质量,避免出现漏水现象,提高坝体填筑材料的密实性。为了合理使用坝体劈裂灌浆施工技术,就需要掌握其施工原理,了解具体的应用步骤,方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坝体劈裂灌浆;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不断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对我国坝体施工技术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一些坝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程度各异的漏水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劈裂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漏水问题。实践证明,使用劈裂灌浆施工不仅可以达到有效的防渗效果,还可以提高坝体质量。
一、劈裂灌浆施工原理
劈裂灌浆施工主要以灌浆为主,可以提高坝体的抗渗性能,稳固坝体,在水利工程等项目中多有涉猎。劈裂灌浆施工包含的内容与理论知识比较多,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进行劈裂灌浆施工设计时,需要明确灌浆目的,结合坝体所在实际位置,通过详细勘察后,再制定灌浆方案。
劈裂灌浆施工通常是根据土体水利劈裂的原理,利用最小主应力面和堤轴线方向一致的规律顺堤向布孔,在灌浆压力下以适宜的泥浆液为能量载体,从而保证坝体的裂缝和缝隙得到有效的填充[1]。灌浆所采用的材料多为泥浆,其不仅可以提高密实度,还有很好的加固作用。进行劈裂灌浆施工时,需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操作。由于灌浆工程需要设置相应的孔,因此,灌浆之前,可以将灌浆孔设置在土坝轴线或在轴线附近,穿过渗漏部位,再进行重复的灌浆,确保每一个灌浆孔都能够有足够的浆液。当孔中充满浆液后,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保证土体能够有裂缝,使灌浆能够进入其中。该裂缝的位置和方向是顺坝轴线方向延伸,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道裂缝互为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在进行充分的灌浆操作后,等待浆液凝固,就可以提高坝体的牢固性。
劈裂灌浆技术常用对坝体的加固操作之中,不仅效率高,而且可以节省成本,容易操作。劈裂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操作的过程中,需严格掌握相应的施工要点,使灌浆能够更加到位[2]。
二、劈裂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1.做好灌浆施工准备
由于劈裂灌浆施工需要连续不断进行,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要加强对各项机械设备的检查,做到全面、细致,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操作。要选择足够数量的料场土料,充分满足灌浆需求。提前选好水源,保证劈裂灌浆施工可以获取充足的水分。
2.钻孔
在劈裂灌浆施工中,钻孔施工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钻孔所使用的设备是回转钻机,使用该设备时,要保证钻孔的孔径在75mm左右,钻孔开孔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宜过大。在进行施工时,要避免孔发生倾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对孔斜进行测量,保证孔底偏斜率不应超过1.5%。钻孔的要穿过待注浆地层并进入下部地层1.0~2.0m。选定部分序孔作为向导孔,采用芯样、划分层位,保证深度足够深,以超过墙体深度为宜,间距不宜过大,也不可太近。进行钻孔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孔的位置和深度等指标,及时对其变化进行记录,还要确定地层的变化,减少浆液漏出的情况[3]。
在进行钻孔和注浆时,要合理埋设孔口管,避免孔口出现塌陷,或者浆液返回的问题。孔口管要分担一部分注浆压力,稳固地层,避免出现裂缝。要保证浆液不会溢出,可增加一定的压力,保证浆液迅速固结。当压力逐渐减小后,浆液的固结速度会进一步加速,提高其密实性。根据注浆压力和地层性质,确定是否要加大孔口管的深度。如果是粘性土质,就可以适当加深孔口管深度,利用粘结力避免出现浆液溢出的情况。如果地层比较松散,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提前挖出一定深度的坑,将孔口管下伸一部分,再利用粘性土质夯实孔口管四周,提高其密实性。
3.护壁管的设置
护壁管的设置目的是避免堤顶提前劈裂,提高灌浆质量,避免漏浆。护壁管的材质一般是钢材质,保证管没有缝隙。在进行设置时,首先要将管材以悬吊的方式放入到孔中,保证口的上端与地面保持1m左右的距离时,再用布将护壁管缠绕,缓缓进行放置。然后还要再用布对孔口进行封堵,填土,压实,保证浆液不会冒出。
4.制浆和灌浆
制定注浆浆液时,可采用搅拌机作为制浆工具,对泥浆随时进行测定,保证泥浆密度和浆液的比例合理,符合设计要求。在坝体劈裂之前,要采用浓度较低的浆液灌注;坝体劈开后,再用浓度较高的浆液。灌浆时,要选择粘性土,如果没有,就要选择粉质壤土。
要采用循环式劈裂灌浆手段,保證浆液顺利灌注。可在套管顶部加设浆管,这样就可以应对较大的压力,使浆液的流动速度加快,避免出现沉淀。灌浆的先后顺序是浓度较低灌浆放在首位,然后再进行浓浆灌注,要有一定的灌注顺序,加大重复力度,保证孔内充分有浆液,对浆液的量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施工时,要保证注浆管与钻孔底部有一定距离。喷出浆液时,要利用灌浆泵。为了保证泥浆顺利进入到坝体内,一般要在孔的底部施加一定的压力,保证坝体劈裂,这样就可以实现注浆劈裂操作。在全孔灌注的情况下,浆液会从底部流出,从压力大的位置流向压力小的位置。每次灌浆完毕后,要适当活动一下注浆管,避免孔底的浆液堵塞,或者出现浆液溢出的情况[4]。
5.终灌与封孔
在进行重复多次的浆液关注后,要保证浆体帷幕厚度达到设计标准20cm。如果各孔不再允许浆液进入连续超过三次,或者浆液溢出现象连续出现三次,就可以不必再操作。进行封孔时,要将注浆管插入到孔的底部,以置换的方式保证浓浆能够全部填满孔。封孔操作要保证以两次为宜,这样就可以提高注浆质量。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孔口浆液溢出的问题处理
如果孔口有浆液溢出,可以采取回填黏土的方法提高密实性,或者在黏土中加入适量水泥,保证外壁和孔壁之间没有间隙。如果不是在孔口,而是在其他部位出现浆液溢出,可以采取限流、限压及嵌缝等方法进行处理。
2、串浆处理
如果两个位置比较近的孔浆液溢出,就可以说明劈裂已经形成,是典型的串浆现象,为了避免继续串浆,一方面要利用止浆塞堵住溢出浆液的孔,另一方面要继续注浆;或者直接将注浆孔和冒浆孔以并联的方式处理,同时进行注浆。
3、隆起处理
在注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地层隆起的情况,首先是因为坝体产生劈裂,在压力的影响下,底层就会出现隆起的情况。在处理时,要考虑到注浆的量控制,对压力进行合理限制,避免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注浆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会对湿陷性大的土体造成挤压,导致土体隆起。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调整压力[5]。
四、灌浆效果检测
在灌浆过程中,由于许多操作的隐蔽性较强,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对灌浆现场进行检查,保证现场环境安全,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岩土水体的检查,以及其所发生的变化。对地质条件较差的部分进行检查,或者对不确定质量的灌浆路段进行检查,可采用压水、注水等方法对流量等数值进行测定。进行钻孔监测时,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比观察岩芯,并进行实验,对岩芯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和监测,客观评测灌浆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中,坝体劈裂灌浆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分析该技术的原理、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效果监测,旨在说明劈裂灌浆施工越合理,就越可以给坝体质量提供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华林.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要点经验[J].智能城市,2018,4(16):129-130.
[2]余先雨.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22):116-117.
(作者单位:宜兴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