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018-05-14黄煅隆

大经贸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济影响分析

黄煅隆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农业改革下,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渐推进,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有利手段,本文将对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业经济 影响分析

在农业发展中,三农问题是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相关政策,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强调。我国农业逐渐朝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经济水平提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分别从:农村土地流转特点及现状、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农村土地流转特点及现状

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流转数量逐渐增加,然而流转市场发展依然呈现出严重的滞后性,笔者将对农村土地流转特点及现状展开研究。

(一)流转方式多样化

土地流转通常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组织的方式。现阶段我国土地流转方式日趋多元化,主要集中在土地转让、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及股份合作,土地转让方式逐渐增多,使农业收入与农民工作拉开一点距离,这也导致农村闲置土地随之增加。而土地互换的实施,有利于土地集中种植与管理。

(二)流转数量逐年增加

据相关数据显示,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地使土地流转数量逐渐增加。截止2000年,参与土地转让农民比例约为9%,而流转面积比例则为12%。在流转土地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转比例逐渐提升,分别为12%、14%,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随着政策的开放,土地流转数量逐渐提升。

(三)流转市场发展滞后

尽管土地流转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土地流转规模严重受限,且效率低下,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归咎于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滞后。就目前来看,土地流转市场滞后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导致农户间信息难以沟通,而信息的不对称将严重影响土地流转,致使土地流转成本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土地转让、土地承包难以落实。第二: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相对滞后,这是由于农户本身素质水平不高,导致土地流程随意性大,无法对土地价值科学评估,从而影响到土地流转主要收益。最后,土地流转规模受限,这一现状导致土地无法再随意分割,对土地流转规模收益造成不良影响。

二、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上笔者对农村土地流转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就目前来看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流转方式单一、土地流转期限较短、土地流转方式分散等方面,详情如下。

(一)土地流转方式单一

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单一便会对土地优化配置造成影响。由于土地流转通常为农户个体自发行为,中介组织未参与其中。为避免各种意外损失的发生,农户应采用委托经营、转包形式来实施土地流转,然而这一形式流程过程相对简单,通常为口头约定。单一的土地流转方式无法将农业生产效率问题有效解决,无法按农户自身需求进行配调,导致土地流转在土地资源配置优化方面无法发挥作用。

(二)土地流转期限较短

土地流转期限过短也会影响生产性承包投资的实施。且大部分土地流转均属口头协议,增加了租金许多不确定性,导致农户不愿承诺长期合同。然而通常情况下,承包人则希望长时间进行承包经营,然而租期过短会导致生产性投资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

(三)土地流转方式分散

土地流转方式的分散对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起到一定限制作用。现代农业发展主张大力宣传土地流转,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尽管土地流转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依然还是以小规模方式流转,据调查发现,这种流转方式占比高达80%,由于其格局小,导致规模化经营不足。

三、农村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使农民收入来源逐渐增加、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详情如下。

(一)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基于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户要么进城务工,要么进行农业生活活动,据此农民收入不能两者得兼。这种生产限制无法拓展农民收入来源,无法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据此将土地流转引入其中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拓宽了农民收入来源。

(二)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促进土地流程市场化形成,土地价值由市场供需决定,从而实现了土地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从而提升了农村土地效益,降低农地闲置发生的可能性。

四、农村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农村土地流转下,为促进现代农业更好地发展,还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土地承包关系加以明确,促进土地确权、对土地流程制度不断完善,对管理流程加以规范,保障体系,保障权益,详情如下。

(一)明确承包关系,促进土地确权

土地产权得以明确可促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的规范流转。产权的明确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以及规模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土地产权的明确有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土地产权的明确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所在。以我国的土地改革制度作为参照点,结合现下的实际状况,首先需要将土地流转中的承包关系明确,在确定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之上将土地承包的具体事项落实到各个家庭;若条件允许则可为农民建立起土地承包查询平台。其次,农民的所有权主体地位需要得到强化,跟每个农民的具体情况。明确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的利益归属,明确界定土地使用权的主体范围,保证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在法律保护的范畴内。

(二)完善流转制度,规范程序

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执行需要实施过程管理,对土地流转中的各项行为提出规范,强化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服务以及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的制度麻将土地流转的程序规范化首先需要做到: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土地流转的依托,明确土地流转的入选标准,提出只有符合规定的土地才能进入流转市场,除此之外,还需对交易的数量做出限制规定,将土地流转制度的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分土地流转中用作商业建筑以及农业发展的土地,确保土地的真正用途;另一方面,将土地流转的程序规范化,确保在土地流转谈判的过程中的公平与自愿,同时也需要将合同的签订程序规范化,力求在法律的保护下使农民的财产权益获得保障,将土地供需双方的权利以及义务在合同中明文规定,从实际行动中保障农民的权益。

(三)保障体系,保障权益

农村土地流转与城镇化建设存在内在的契合关系,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平稳进行可加快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需要将城乡二元结构中存在的社保差距打破,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保体系。具体的措施有:将户籍制度实施改革,将新农村合作医疗与养老保险的制度进行有机合并实现服务利益的均等。争取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福利与待遇,让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员也能享受到城镇发展的成果,促成农村与城镇趋向一体化发展,缩小两个区域的收入差距,使得农村的土地流转发展顺利。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农村土地流程对农业经济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土地流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若不加以改善便会对农业发展造成不良影響,据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力度,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虹.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探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7(06):75-78.

[2] 王玉英,温晶.试述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J].山西农经,2017(09):53.

[3] 马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2):11-12.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经济影响分析
探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