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俄罗斯为何与印度进行防务合作
2018-05-14徐川
【摘 要】 俄罗斯是世界军事技术大国,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具有悠久历史,对世界战略格局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印度是南亚次大陆的地区大国,冷战后印度凭借高速发展的经济为国防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印度军队近年来不断致力于军事现代化,并斥巨资进行军购。冷战结束后俄印两国高层互动频繁,签署了大量的合作协议。值得注意的是,两国的互动中有一个显著特点,防务领域合作的协议数量和重要程度也远高于其他领域。那么俄罗斯在拥有众多军贸合作伙伴的情况下,为何对印度情有独钟?
【关键词】 俄罗斯 印度 防务合作 层次分析法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大多以经贸合作为主,但俄印间经贸合作水平总体较低,两国贸易额在2001至2007年保持在每年20-30亿美元左右,直到2012年才达到110亿美元,这其中军火交易又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两国的防务合作具有大数额、高水平、灵活多样的特点。那么俄罗斯在拥有众多军贸合作伙伴的情况下,为何对印度情有独钟?本文将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体系、国际关系和角色三个层次的因素促使了俄印之间防务合作。
一.体系层面
在体系层面需要考虑国际权力结构和现有技术的分配两个方面。首先,冷战后的国际体系呈现单极化特点同时兼具多极化趋势,俄印两国有着相似的民族复兴、谋其大国地位的追求,两国都呼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秩序。但美国致力于维护其霸权地位,对所有潜在挑战者进行打压。来自国际体系的压力促使了俄罗斯和印度的接近,尤其是在无政府属性的国际社会中,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表现的尤其重要。其次,上世纪开始的核武器革命对今天的世界依然产生影响,核武器和远程导弹技术依然是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秩序和地区局势的手段,印度对核武器制造以及核武器远程投送领域始终表现出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俄罗斯也需要需要充足的资金维护本国在核武器及投其送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在这种技术背景下,俄罗斯对印度进行军事合作 对于两国都具有战略意义。
二.国际关系层面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国防建设陷入混乱甚至停滞和倒退,但得益于苏联时期的雄厚积累,其在军事领域的实力仍然独步天下,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军队规模、武器科研、人员培训、和任务能力等方面都难以望其项背。两国实力的差距构成了俄罗斯对印度军事技术合作的基础,但两国对于合作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考量。
对于俄罗斯来说,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争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2003-2010,俄罗斯是印度最大军事贸易伙伴,进口总额111亿5400万美元。同期未完成合同199亿3700万美元。目前武器出口已经成为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创汇项目,经过多年探索,俄罗斯已经走出了“能源出口”和“军火贸易”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模式,有效阻止了经济下滑趋势,并开始逐渐回升。
2.提高其大国影响力,巩固其世界地位。
通过军火交易增加在南亚次大陆的影响力,防止印度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在重大军事战略问题上寻求印度的支持。
3.缓解军工企业的困难,为其复兴创造机会。
由于俄罗斯国内军工需求大幅下降,军工企业本遍开工不足,生产状况萎靡不振。俄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的开展,不仅使其国家安全和国防能力有了提高,更直接的意义在于,使其长期陷人生产危机的国防工业有了丰厚的外汇收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国防军工企业的科技进步潜力,同时也保存了一大批专业干部。
对于印度来说,则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實现强国之梦,增加战略主动性
冷战结束后,印度将“成为发达国家”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在所有世界大国中,俄罗斯是与印度共同利益最多的国家,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印度获得各种实惠和好处,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强国之梦。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对美讨价还价的筹码,增加战略主动性。
2.加强军备建设,提升军事实力
近年来,为了打造一支现代化军队,印度一直在做加速武器装备国产化的努力,也在尝试武器进口来源多元化,但成果并不明显,因此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的军事技术合作仍是提升军力的有效途径。
三.角色层面
俄罗斯建国初期的武器出口决策系统有官僚政治模式的影子。官僚政治模式的中心假定是对外政策既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也不是基于组织内部的常规运作程序的组织过程的产物,而是参与对外决策的政府领导人及其在不同的官僚机构中的代表们相互竞争、讨价还价的结果。
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为统一管理对外军事技术合作,提高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效率,消除部门利益之争,2000年12月,普京总统签署命令,国防部接管以前由工业、科学技术部承担的与外国军事合作的职能,逐渐形成了总统--国防部--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企业的五级决策系统。
新时期的俄罗斯武器出口决策系统更像理性选择模式。以俄印两国2004年达成的航母交易为例,俄罗斯政府出于其造船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以普京为首的政府做出决策,以一卢布的价格向印度出售一艘退役航母,表面看是赠送,实际上印度在航母服役前要向俄罗斯支付巨额的改装费用。在本次决策中政府是一个统一体,决策者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力,完全可以自觉地有意识地行动,不存在组织性因素。决策中的信息传递是完全的可靠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决定与印度进行进行防务合作的过程中,体系、国家间关系、角色三个层面的因素发挥作用,其中国家间关系和角色两个层面的因素其主要作用,体系层面的因素起次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洁才.《21世纪初俄罗斯亚太政策研究》.
[2] 马建国. 《俄罗斯对外军事技术合作现状与前瞻》.
[3] 顾志红.《普京安邦之道》.
作者简介:徐川(1992-),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法学硕士,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研究方向:俄罗斯军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