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自我成长与团体辅导教学模式
2018-05-14李雪皎王晶晶
李雪皎 王晶晶
摘 要: 本研究以师范生为教学对象,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即团体辅导式教学,让学生在班级的人际互动中理解心理健康与师范素养的相关问题,以此强化学生的感受性,激发学习动机,最终实现自我成长这一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过程、方法与反思。
关键词: 师范生 自我成长 团体辅导 教学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预备力量,其自身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心理素养等各方面的培养自然需要被重视。关注师范生的自我成长,将为今后教师队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关于“教师成长”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对“师范生成长”的研究却还很粗浅,且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和提出对策,可操作性有限。“师范生成长”这个问题和很多方面都有关系,上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下到每一门科目教学中的渗透,其实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促进师范生的成长。然而笔者认为,如果先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也许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动机是推动行为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师范生如果对自我意识、专业角色有清楚的认知,激发出自己的成长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那么自然会推动自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素养的养成。因此,要培养合格的师范生队伍,师范生心理成长动机的激发是最重要的前提。
如何激发成长动机并且一直维持行为的推动呢?“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听讲”两周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小组讨论”,保留50%,“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对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来说,让学生“做中学”显然不是主要的教学设置,而团体辅导则不同。团体辅导强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这既是一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方法,又是一种促进人格发展的有效教育活动。如果能够采用团体辅导式的教学,那么学生的主体性便能得以保障,课堂能重视实践和体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本研究将团体辅导与师范素养教学相结合,尝试探索一种对师范生成长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团体辅导式的教学模式并不鲜见,但多用于心理健康课的课堂。本研究中的团体辅导式教学把目标放在师范生的“自我成长”上,是对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内涵的丰富,亦是对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途径的创新。
二、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首先是对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整合,为课程方案制订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是阅读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分析已有的结论,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实证研究法。开设教师教育类通识选修课《师范生团体辅导理论与实践》且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结构化的团体辅导教学模式。
三、研究过程
首先,研究团队圍绕“师范生自我成长”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与资料收集之后认为:思想离不开体验,由经验而总结出来的道理更令人印象深刻。故确定了“实践(团体辅导)+理论”的课程框架,即每次教学安排都让活动在前,理论在后,让学生先沉浸在丰富的体验中,再由教师结合理论进行思想与知识的升华。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凸显“师范生自我成长”的总目标,研究团队从众多的团辅主题中确定了“自我探索与成长”和“师范素养”两大主题。在心理辅导技术层面,除了融合传统心理流派中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完型等思想之外,还结合了目前学界公认的效果强大、快速含蓄的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技术,之后便开始撰写课程实施方案,旨在为开课实践做准备。
在实践阶段,项目负责人向学校教务处申请开设2017学年—2018学年上学期的教师教育类通识选修课《师范生团体辅导理论与实践》。一般的团体辅导人数为8人—30人,但作为课程开设来说,人数少就意味着影响力有限,故该课程决定突破团体辅导惯有的人数限制,尝试普通班额,即选课人数定为50人。通识选修课的开课时间是第一周至第十六周,考虑到该学期会与国庆假期或冬季运动会时间相冲突,最终制订了15周的教学计划(即团体辅导中的15个会期)。
在教学目标方面,既考虑了理论知识的目标,又兼顾了团体辅导的目标,且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第一会期的时候,先介绍团体辅导的基本概念和规定,然后通过签订团体契约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团体的特点和团体的前期工作。具体各会期的目标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课程的脉络有两条线索:自我成长与团体辅导理论。在“自我成长”方面,课程主题是按照“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职业理想(师范)——我的成长”推进的,而“团体辅导理论”部分则是被巧妙地融合进了课程主题中,让学生在体验过后更容易接受和吸收理论知识。
课堂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为了让课堂上习得的新行为、新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贯彻,课程在第3周到第15周期间布置了作业“每周自查报告”,即学生自己设立目标,用格非表的形式自己监督完成情况,并作总结与反思。教师在每次作业批改的时候了解学生的成长动态,并用评语进行鼓励或建议。这样,教师的教学意图就完成了“课堂”与“课外”的连接。
课程在进行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学生接受了“团体成长”和“团体满意度”的调查,并提交了期末总结报告,既是对自己的反思,又是对后续生活的又一次激励。从调查结果和期末报告来看,学生在“师范生团体辅导理论与实践”课程中,不但学习了有关团体辅导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心灵的成长与对“师范”的职业认同,可以说很好地实现了该教学模式探索的目标。并且,学生提交的期末报告被整理成册,形成学生文集,从学生的角度对这门课的总结,对研究团队来说则是极富价值的评价。
四、讨论
1.从教学模式来说,本研究一方面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没有拘泥于以往的团体辅导结构,而是融入了理论讲授的部分,让学生既收获了内心的成长又学习了团体辅导的理论知识,丰富了课程内涵。
2.从教学目标来说,虽然属于教师教育通识选修课,但该课程并没有仅仅着眼于具体的教学技能或知识点的传授,更主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成长动机和学习动机,从而推动学生的改变与进步。
3.从研究成果来说,首先,制订了完整的“师范生团体辅导理论与实践”课程实施方案,方案中将活动内容结构化,便于其他老师进行教学迁移。其次,虽然是结构化的教学设计,但在活动的组织、作业的反馈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做调整,保证了“结构”之下的教学生成性。最后,通过“学生文集”的编订,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程实施中的优点与不足,明确改进方向,而后继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可以从中更好地窥探到该门课程的细节,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五、反思与展望
在活动组织方面,从最初的活动设计考虑,本研究首次尝试大班的团体辅导,考虑到交流的充分性,教学多以小组方式进行,但从学生的反馈看,全班互动较少的现象让大家有些遗憾。今后设计活动时应该兼顾小组内部与全班范围的互动。
在任课教师方面,因为团体辅导不仅仅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互动的场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会面临大量生成性的课堂现象,团体辅导式课堂需要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经验丰富的老师才能胜任。
此外,在教学场地方面,因为团体辅导并非传统的讲授式课堂,许多活动需要围成圈讨论,或者在空地上有简单的肢体活动,所以教室的空间不能太小,且桌椅必须是方便移動的。为了避免活动中声音太大影响隔壁班的教学,最好选择相对独立的教室。本次研究在教室选择方面虽尽量选择了满足条件的教室,但由于教室位于卫生间旁,课间来往人员较多,给教学活动造成了一些干扰。教学环境对于教学的影响不容小觑,开课时应向相关的教务或教室管理部门说明情况。
回顾整个过程,笔者认为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尝试,在课程反馈中看到了学生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和对自己成长的肯定。后续的研究者们可以继续从团体辅导的角度探索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促进职前教师的自我成长,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2-7.
[2]田国秀.团体心理游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177-180.
[3]黄惠惠.团体辅导工作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79-258.
[4]樊富珉.结构式团体辅导与咨询应用实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3-44.
[5]甘贞洁,李红云,陈汉红.高校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09(9):28-29.
[6]章吉,黄大庆,章星波.“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论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6):92-96.
[7]邱小艳,唐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