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职院校师德考核存在的问题

2018-05-14罗北战

文教资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高校教师

罗北战

摘 要: 本文结合师德考核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考核标准可操作性差、考核结果标准化、考核重视不够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考核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建设 师德考核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已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共识,更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师德考核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师德体现和应用的重要环节,结合学校的实践,下面分析师德建设中师德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考核的对策。

1.师德考核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文本,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促进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强调要加强师德建设。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人〔2011〕11号)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6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据媒体报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改进师德建设,教育部梳理了散见于不同文件的高校师德内容,研究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了被称为“红七条”的师德禁行行为。党和国家对师德建设工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师德考核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程序,师德考核结果更已成为教师奖惩、培训、聘任、辞退及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在教师资格、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任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笔者所在学校师德考核每学期开期末组织开展一次。考核先由教师所任教班级全体学生网上评教,教务处负责把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发放各教学部门。教研室根据同行教师和所任班级学生的评价意见提出教师师德考评意见,经所在系、部审核,最后由学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织、人事、教务等部门参与,对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考核并确定评价结论。师德考核结果是教师职称评定、聘任、晋升等方面的必需材料。

尽管师德建设在不断加强,师德考核工作更加严谨细致,考核结果的使用更加严格,但有时师德考核优秀实际并不优秀,此中原因很值得深思和探究。

2.师德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2.1师德考核标准未细化,可操作性差。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全面,方方面面都点到,初看是“无所不包”,却是“大而无当”,有些指标实际操作时“无所适从”。如规范指出,敬业爱生要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以上表述确实都是敬业爱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呈现出该清楚的都清楚,是模糊的仍然都模糊的特点,比较原则、抽象的师德规范引致规范实施欠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1]。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符合规范要求的,哪些是相背离的,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好尺度。到自治区、学校一级又未进行针对性细化,导致可操作性差。

2.2师德考核程序化,结果标准化。

师德考核程序从学生到教研室到系部到职能部门,总共经历了四个步骤,但师德考核的标准是统一的,学生、同行、职能部门对自身在师德考核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并非那么明确,以致拿着统一的标准做着一些本不属于自身职能的事情,使得考核过程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敷衍了事,原本严谨的考核程序往往变成“走过场”。最终,各个考核环节的参与者习惯性应付师德考核过程,师德考核结果基本优秀且期期如此,师德考核结果呈现出“人人如此”的标准化。

2.3师德考核难“精准”。

师德考核结果不“精准”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情分,各个环节参与者考核教师师德时掺杂人情分。学生对任课教师多存“敬畏”之心,且在期末考核前进行网上评教,学生一般不会乱给低分。教研室里的同事彼此都是被考核者,在教研室考核讨论时,更多是走个程序,没必要相互为难。职能部门对此类程序化的考核多程序化处理。二是作弊分。某些教师会跟学生提评教要求,干扰学生评教的客观准确性,挫伤认真授课教师的积极性。

2.4参与者不重视。

师德问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某些领导实际考核工作往往过问不多,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问题较少,把师德作为例行公事,按部就班的多。师德考核结果的使用区分度低,教师很少会因为师德考核问题而影响评先评优、晋升加薪,导致某些教师对待师德考核不重视,淡忘“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3.师德考核机制建设对策

师德考核要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考核标准必须是细化可执行的,考核参与者责任必须明确,考核結果的使用应奖惩分明。考核结果有用才能促使师德考核各个环节积极参与师德建设,使教师师德水平有所提高,最终使学生受益。

3.1师德考核标准应量化,确保可执行。

在评价标准细化量化上,要结合教师具体工作实际,明确规范中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六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分解成可量化、可执行的具体指标,使高校师德评价便于操作,让教师有针对性地执行。

3.2师德考核应分工落实责任,多方收集数据。

参与考核的部门和个人所执行的考核内容和所担负的责任要明确,各个环节所承担的考核内容应该是有针对性和侧重性的,不应过多相互交叉。学生侧重考核的应该是任课教师授课各个环节的师德表现;组织部门侧重思想作风、考核评价、晋升调整等方面;人事部门侧重出勤、奖惩、处分等方面;教务部门侧重教学质量、科研、培训等方面,其他相关部门应根据部门职能分解各项指标。各部门只负责所属部分的考核内容,考核从每学期开始进行,持续到学期结束。期末,所有考核材料汇总形成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师德考核牵头部门综合所有考核材料形成最终师德考核结果。

3.3师德考核结果使用要有效,奖惩分明,体现出区分度。

目前的师德考核只对严重失德的教师进行相应处理,其余教师都为优秀,获得师德考核优秀的教师之间不管分数高低,待遇基本一样。师德考核结果使用要体现出区分度,可以参考评优的做法,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师德优秀且分数较高的教师更多的奖励,在给予物质荣誉奖励的同时在职称、晋升、评先方面予以更多的倾斜,让真正师德优秀者得到认可,得到激勵,让后进者警醒、学习。

3.4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师德建设内生动力。

“规范如果不能化作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觉行为,规范制定得再完美也终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2]。师德考核的长效机制建设核心是要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师德建设内生动力。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很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地位,保障教师的应有权利。

一是要形成尊敬教师的良好社会风气。社会尊重教师,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根本保障;学校尊重教师,给教师营造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理想的良好环境,让教师有成就感,有归属感;教师更要自重,这是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尊敬教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地位提高的核心要义。

二是提高教师待遇。离开待遇谈奉献,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要用待遇留人,让更多优秀的教师不在浮躁的社会中患得患失,让他们甘心在平凡的三尺讲台发光发热,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三是保障教师的应有权利。给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科研和学术交流、进修培训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让教师通过努力有成长发展的空间。同时,让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真正体现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

4.结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德是关键,改进师德考核机制,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才能真正让广大教师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出发,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才能做学生成长成材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人民的教育事业拥有这样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大跨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师德建设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2]张宁娟.师德规范:行走在他律与自律之间[J].中国教师,2007(45):18-20.

[3]刘争先.师德建设不可简化为束缚教师考核的指标[J].中国德育,2014(10):62-63.

[4]王燕妮.对实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0):106-107.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