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应回归“育人”本质

2018-05-14花蓉夏正晶

文教资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育人

花蓉 夏正晶

摘 要: 大学教育在于彰显人之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行,再推己及人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育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归宿,当前竞争激烈、复杂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育人”本质的淡漠和缺失,高职教育应当从育人理念、环境、师资三方面进行改进与调整,回归高职的“育人”本质。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职院校 育人

一、“育人”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归宿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社会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它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培养与塑造进而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它的逻辑起点是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体——人,即“育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古典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古希腊哲学三贤共同强调教育在塑造人的“德行”和“美德”中的重要作用。以马斯洛为代表的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派认为,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挖掘。其不仅强调人在身体、精神、理智和情感方面达到整体化,更强调人的内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贯主张教育对人的德行的塑造作用,孔子提倡德育,即通过“仁”、“爱”、“礼”等优良品行的培养;孟子认为培养出具有德性的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施行仁政的前提条件。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局中人,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随着教育的产生、发展、演变都是伴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不同的社会阶段教育呈现不同的社会特征,但“育人”始终处于教育本质的核心层面,教育不仅是对经验知识的堆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哺育和关怀,教育就是要让人成为他最有可能成为的人,实现“本真的自己”。“育人”、“塑造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终极归宿。

二、当下一些高职院校“育人”本质的淡漠和缺失

前进与发展是社会业态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社会出现诸多新趋势新特征,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继发了诸多变化。与此同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悄然变换,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特征、工具理性占据了主导。能否坚守教育的本真,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挑战,高职教育同样如此。

1.办学理念重职业性,轻教育性,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现象。

高职教育为社会提供技术技能人才输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人才后备军。这样的功能定位,促使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将办学定位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达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但长期以来,一些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职业教育的功能,更加关注的是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意或无意地淡化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甚至轻视职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反思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不免在办学上侧重职业性,培养学生的技术专长;忽视其“育人”本质,高职教育实用性、功用性倾向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泛工具化现象,一些学校在履行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其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职能却被遗忘或消失。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办学理念主导下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都呈现出重知识轻道德、重技术轻人文的普遍现象。将工作重心锁定学生对岗位技术技能的获得,不甚关注学生的人格形成、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的养成,高等教育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的终极教育目标却逐渐被淡化。如果学生知识局限于太狭窄、太技术化的知识,就很难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2.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不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时代的助推下,高职为我国输送了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下,人应有“德行”,“德行”是秉乎天道而立人道的要素。人不能“无形”(无德行),这是人类在生存中共同的需要;“无行者”将危害别人的生存,危害社会的运行。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在这样的学习型社会里,“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人的基本素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在可观的高职人才规模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审视高职人才的质量问题。反思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综合素质却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用人需求。高职毕业生表现更明显,一些高职毕业生技能之外的人格、道德、社交等综合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是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只有和谐发展的人才能为社会带来正能量,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坚守“育人”本质,服务学生成人成才

1.厚植“育人”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人”而不是“单纯的技术人”。

存在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发展个人的意识,为自由、合乎道德的选择奠定基础。通过教育使个人具备做出合乎道德标准的选择的意识是教育的根本。高职教育应当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完美过渡。高职院校并非是“纯粹技术人”的工厂。

改革必须理念先行,高职教育应从教学、管理、服务三条线出发,从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及从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等全方面、全过程、全员厚植“育人”理念,将立德树人深入办学全过程。只有先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反之,只注重培养技术技能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只能培养出“纯粹的技术人”,缺乏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对社会百害无一利。因此,高职教育“育人”和“技能养成”是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不可或缺并相辅相成。需要改变以工具理性的思维去审视高职教育的思维,重新正视高职教育的“教育性”,回归教育的本质,实现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的高度统一。

2.全方位打造“育人”环境,让环境成为学生成人成才的沃土。

大学不仅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绩、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品格养成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应围绕“育人”和“技能培养”两大目标,在教学、管理、服务全方位提高与改进,逐渐形成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和技术技能获得的高职特色的环境系统,包括物质文化环境系统和精神文化环境系统。前者为高职学生提供完善、高质量的学习与生活所需的硬件设施,后者为高职学生提供企业、社会文化、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人文素质环境。

3.培养善于“育人”的师资,让师资成为服务学生成才的保障。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坚实有力的师资力量十分重要。从职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仅满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应当成为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个人身心发展的角度看,教育者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影响者,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和发展“自我”,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价值,成为对自己、对所有人负责任的人。在大学生学习生涯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频繁、最密切的群体,教师的教学方法、育人理念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影响最深远。

职业教育的職业性和社会性决定其师资来源的多样性,有来自师范学校和非师范校的专业教师、来自企业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应努力在多元的教师结构中寻求质的统一;高职教师要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时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从教的信条;加强教师投入教学和育人工作的文化氛围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之间育人经验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参考文献:

[1]贾馥茗.教育的本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翟博.育人为本是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和理念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2-11-02.

[3]王旭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N].光明日报,2006-10-28.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