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教学法在中职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阚丁丁
阚丁丁
摘 要: 散文阅读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 “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在中职写人散文阅读教学中建构外引式、宏观式、细读式三类教学支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链接,走进作品,感受、体认作者所传达的丰富、细腻的人生经验和高超的语文经验。
关键词: 支架教学 写人散文 阅读教学
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链接就成为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支架教学理论给我们以较大的启发。
支架即“脚手架”,意为起支撑作用的构架。在心理学家伍德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依据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法。其核心策略是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薄弱,在语文学习中十分需要此类小步调、循序渐进式的指引和帮助。在写人散文阅读教学中建构外引式、宏观式、细读式三类教学支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链接,走进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语文表达方式。本文以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为例作分析。
一、设计外引式支架,准确区别“外在”与“个人化”两种言说对象
当前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1]。因此,散文教学首先要准确定位,引领学生由“外”转向“内”,走向作者的“言说对象”。李海林教授在教学《幽径悲剧》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藤萝,精选了几张藤萝照片展示给学生观看,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对藤萝的描写,带领学生走向文本中的古藤萝。在写人散文教学中可以引用外来资料,帮助学生回忆所“以为”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转向认识作者独运匠心所表现的独特形象。
学习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之前,在多数学生的心目中,鲁迅是一个文化巨人,深邃、沉重,严厉、尖锐,立刻会想起“匕首投枪”“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词句。萧红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以女性的个性化视角,饱含着浓郁真挚的情感,表现了鲁迅平凡而日常的一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具生活化的鲁迅。为凸显这样的差别,教师引用《毛泽东选集》中对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定位评价,帮助学生回忆我们原来所认识的是“一个神圣化的鲁迅”。在此基础上提出主问题“萧红笔下的鲁迅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引导学生细致阅读,在思想上聚焦于作家笔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
二、设计宏观式支架,整体把握作者笔下的个性化人物
散文阅读教学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的一个表现是离开作者的所见所感,谈论自己所联想到的人物与事件。如学习胡适《我的母亲》,就以课文为跳板,让学生谈自己的母亲;学习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就撇开课文,让学生谈自己的父亲,结果就是忽略文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走向课文之外。
写人散文往往通过选择典型的事件和细节,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事件往往是片段性的,有时甚至是寥寥数笔。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宏观性的问题、情境或线索及提示,引导学生始终紧扣文本,理清作者精心选择的事件,整体把握作者笔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评析内涵丰富的细节,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1.用关键词对事件进行整体概括
提炼关键词的过程能够引导学生细致研读文本,组织语句的过程也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运用的过程。《回忆鲁迅先生》原文长达两万多字,呈现45个生活画面,段落之间几乎毫无逻辑关联,随心所欲,散漫自由,呈现一种“越轨的笔致”[2]。教材为教学需要,选择了9件代表性事件,形成9个部分。即便如此,课文篇幅也很长。如不在整体上做概括把握,学习和讨论容易失之散漫。课上请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利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表格,以关键词法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逐步明确课文所选择事件,涉及鲁迅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生活化场景。学生通过提炼关键词,可以透过纷繁复杂的内容建立简洁的框架,形成对全文的整体把握。
2.依据主问题开展细节描写讨论活动
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倡主问题板块式学习。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上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助于学生开展有思维深度的文本阅读。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萧红写鲁迅的笑,品评衣着,谈踢鬼,每晚强撑病体与儿子说“明朝会”,抓紧时间工作等细节富有生活化情趣,展现了一个在起居室、会客厅、病榻上的“凡人”鲁迅、“真人”鲁迅。在引导学生全面把握课文的描写事件的基础上,提出主问题“文中描写鲁迅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细节描写,关注作者“私人化视角”和文中人物的独特个性。
三、设计细读式支架,体会作者情感的独特和细腻之处
散文的重要点是在个性的表现,而当前散文教学却往往忘却了“我”的存在,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3]。学习《我的母亲》时大谈抽象化的母爱,学习《回忆鲁迅先生》,最后回归到学习鲁迅的勤奋工作、忧国忧民精神,都是无视散文所表现的是作者的独特情感,无视散文“这一篇”的特质。问题在于没有对作者具有个性特征的語言开展揣摩和品味。需要搭建支架,引领学生细读文章的篇章结构、独特表达、情感细腻丰富的问题,触摸作者的心思,感受作者的情怀。
1.沿波讨源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回忆鲁迅先生》全文篇幅较长,看起来十分随意,但角度独特,让人感受到一个别样的生活化的鲁迅。如文中写鲁迅工作后至黎明休息的场景:“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这些特写镜头形象鲜明,富有立体感,让读者有真切的旁观的感受,心中不由涌起感慨与敬意。这样的文字具有震撼的力量,怀念之情全在其中[4]。
2.由字词表面意思出发延伸到内在含义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在词语的字面意思没有理解以前,开展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是不现实的,需要循序渐进地过渡到文字的背后,最终发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如“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中的“休息”一词,教学时引导学生首先明白休息的字面意思,接着由词语的含义推到它实际表达的意思,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休息”一词采取婉曲的修辞手法,以一种平静的方式表达“大哀”,显得格外深沉。同时,再引导学生理解此处与前文所写的“一双拖鞋停在床边,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相对应,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舍。
3.文本的变形比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语言细读支架
“为表达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复杂深厚的感情,作者常常打破语言恒常模式的组合规则,进行词语的重组、结构的变形,甚至表现出一种违反逻辑的状况”[5]。通过改写原文,呈现与原文有别的“负向文本”,凸显文本用字的精妙之处,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原文有意味的语言形式。
如《回忆鲁迅先生》第五部分写鲁迅昼陪客人夜加班,作者用看似多余的闲笔反复写出若干个时间点,实质是强调时间之长,表现鲁迅的诚挚待人。在教学时将此段文字时间点删去,改写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十二点钟”,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深刻体会到原文描写中饱含着作者对鲁迅的关心、敬佩,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担忧。
又如,最后一部分写鲁迅生命的最后时刻,记述了鲁迅病逝前的衰弱和喘息,六句话分五行来写。教学时,将六句话合并为一段话,与原文对比。学生通过分析,感受到分行撰写,显得庄重。同时,每一句以日期开头,写鲁迅的气喘逐渐衰弱,极其细致,犹如病历记录,饱含着作者内心的不舍、沉痛与无限的惋惜。
整体而言,三类支架的构建,意在引领写人散文教学由“外”回到“内”,细品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思;支架的设计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学情,台阶适切;支架的使用分别对应于阅读教学导入课文、整体感知、語言品析等环节,循序渐进,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11(09):49-55+83.
[2]张广录.“越轨的笔致”——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学表达分析[J].语文学习,2012(06):38-40.
[3]贾龙弟.散文教学要警惕”大众化”倾向[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6):40-43.
[4]孙绍振.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J].语文学习,2009(03):46-47.
[5]郭亚丹.品味语言:阅读教学的重要过程与方法[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02):46-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