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银行互联网应用多活技术架构

2018-05-14曹晨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网上银行互联网

曹晨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应用场景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也在逐年攀升,业务交易量已经全面超越线下柜面业务。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在于方便、快捷、高效,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户能都顺畅的完成支付、转账等金融业务,提升用户满意度是所有银行的努力方向。互联网应用的多活技术架构为该问题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多活;智能DNS;网上银行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8)02-0215-02

1 技术简介

传统的银行互联网应用主要为网上银行,网上银行是银行在互联网渠道设立的虚拟柜台,能够实现大部分线下柜台业务。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微信银行已经成为当下主流的移动端业务渠道。随着互联网渠道业务量的日益增长,互联网应用的安全性、冗余性和高效性成为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互联网应用多活技术架构在这几个方面较传统的技术架构有很大的提升。

1.1 互联网应用架构

互联网应用的架构是一个比较清晰的“前端+应用+数据库”三层结构。前端服务器主要作用是解析HTTP协议,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并响应返回一些静态或者动态的内容,进行页面跳转;应用服务器主要作用是连接其他业务系统,处理业务逻辑转换;数据库服务器主要作用是为整个应用环境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包括增、删、查、改等。

1.2 多活数据中心架构

传统的银行业数据中心架构是侧重容灾的“两地三中心”模式。随着网络、存储、数据库等技术的升级,多活数据中心已经成为银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的新热点,多活数据中心结合互联网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更高的冗余性、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多活数据中心与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的最主要不同是,将部分热备、冷备的数据中心变为承载业务流量的数据中心,实现多地多节点接入,运用智能DNS等技术负载分担业务流量。当遇到数据中心级的故障和灾难时,可以互相容灾,不影响整体业务。

1.3 互联网智能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实质是将域名与IP地址进行关联,使用户在进行访问操作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不需要对复杂的IP地址进行记忆。而互联网智能DNS是在传统DNS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特性,增加了一些新的算法和功能,具备了灾难感知、自动切换、动态负载均衡等智能应用。

互联网智能DNS主要运用的算法如下:(1)就近性算法。当互联网应用有多个互联网节点时,互联网智能DNS运用就近性算法生成一个动态的分布列表。用户访问应用时,会根据分布列表的数据选择响应速度最快的节点进行服务。(2)地理分布算法。当互联网应用有多个互联网节点时,互联网智能DNS可以根据用户的本地DNS地址来判断去哪个节点。需要收集运营商的IP地址段,在互联网智能DNS上预先自定义IP地址段与节点的对应关系,引导用户访问的正确的节点。

2 银行业应用

为了承接互联网金融发展,保证业务连续性可靠,提高用户满意度。以网上银行项目建设为例,某商业银行对传统的网上银行架构进行了改造,建成了兩地三中心多节点接入的互联网应用多活架构。

2.1 三中心互联互通

基于“两地三中心”一主两备数据中心的架构,将两个备份数据中心改造为负载一部分业务流量的生产中心,首先需要在网络层面上完成三中心互联网业务区域的互联互通。A中心与B中心物理位置较近为同城中心,通过运营商裸光纤经过DWDM进行分波,达到互联互通,延时约为5ms左右。C中心的物理位置较远为异地中心,与A、B中心通过运营商专线进行互联互通,延时约在20ms左右。形成一个三角形网络全互联架构。

2.2 实现业务分流

三个数据中心分别接入电信、联通、移动三家运营商的互联网高带宽线路,形成“三中心,九出口”的布局。结合互联网智能DNS的地理分布算法,对三个中心的九个出口进行覆盖范围设计,对全国用户进行智能引流。按照我国互联网“南电信,北联通”的布局,结合实际情况北方的数据中心主要接入北方的联通用户,南方的数据中心主要接入南方的电信用户,达到最佳的用户体验。

2.3 智能容灾

多活架构的“三中心,九出口”布局,不仅可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在容灾方面也比传统架构有更大的提升。当其中一个中心发生区域性灾难或者运营商发生重大事故,导致该中心无法对外提供服务。互联网智能DNS监测到后,会按照预先设计的优先级对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重新引流,将业务流量牵引至正常服务的数据中心,实现自动切换。减少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3 结语

银行业以前传统的IT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想要在科技金融的跑道上领先同业,就必须为金融业务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技术平台。互联网应用多活技术架构为要求高冗余、高可用的互联网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该架构在银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1]林予松,李润知,刘炜.数据中心设计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高俊峰.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肖平.谈基于DNS发布业务的双活数据中心业务[J].数字通信世界,2016,(8):43.

[4]陆娇,陈华东.基于“分布式双活”模式在校园数据中心容灾备份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7,(11):43.

猜你喜欢

网上银行互联网
网上银行法律监管若干问题探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网上银行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网上银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分析
心电图可替代网上银行密码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