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乡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的思考

2018-05-14朱振宇

大经贸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乡市发展对策现代农业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农业也不再是原来的传统农业,而是现代农业。集中力量推动现代农业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增强本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水准是能够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率和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必须途径。本文以新乡市现代农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新乡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经历及其发展规律,在此之后通过对比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法,深层次剖析了新乡市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然后点明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的,现在看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发展到新阶段上农村经济对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必要需求,但从宏观上来看,目前新乡市现代农业的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企业的数量飞速增长,但企业的规模并不大,产品层次与质量也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目前看来新乡市现代农业还处于粗放型的增长阶段。在经过慎重思索后,初步提出了新乡市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使用的一些对策:一是集中现有资源,二是扶持龙头企业,三是保护知识产权。重点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在新乡市现代农业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就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促进新乡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乡市 现代农业 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化生产。在农业成长史上按农业生产力的状态和性质分别的,处于最新前进阶段的涵盖新成果的农业。现代农业主要指二战后在富有而发达的国家和科技发展快的地区所进行的农业。现代农业的寄义被我国原国家科学手艺委员会奉行的中国农业科学手艺政策界说为三个方面来表达:产后方面,包罗农业收成后加工、蕴藏、运输、营销和进出口贸易手艺;产前方面,包罗农业机械、地膜和化肥、农药、水利等范畴;产中方面,包罗水产养殖、种植业(含种子财产)、林业、畜牧业(包罗饲料出产)等。

一、新乡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省新乡市是传统农区的具有悠长历史的典范农业都会。最近来这些年,新乡市专注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调剂产业结构,鼎力指导晃动轮回农业技术进步、特点农业、生态观光农业、都会农业,加速推动农业示范园区的扶植,并且专注于培养一些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大中型领头企业和中坚企业,鼎力帮助稳步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和产业化。到目前为止,新乡市已有25个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制品类型包括了生猪饲养与精深加工、小麦培育与精深加工、食用菌培育与加工、奶产品加工、林业种植与纸制品加工、快速水果蔬菜培育与精深加工、无公害大米等产品类别。农副产物加工企业在新乡市奉行的是“品牌+手艺+范围”的成长计谋,成长了一批影响动员能力强、经营范围大、科学手艺水平高,集出产经营、开辟创新和品牌建设于一体的农产物出产和精湛加工企业,出产出了良多品牌著名度较高和新乡市的区域性农业著名产品。

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空间区域分布的角度上来看,到了现在新乡市早已开始形成了以封丘金银花、原阳大米、新乡强筋小麦、辉县食用菌等为知名代表的、有着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生产集群,培育了“新良”、“迪一”、“大北农”、“冀屯”、“鑫菌”、“创生园”、“鲜之源”等知名品牌。

二、新乡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新乡市现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侧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打造当代种业基地。已经有19家种子经营企业在我市。建立了小麦、棉花、水稻、玉米、蔬菜新品种研发试验站5个,自行培育小麦、棉花、水稻新品种 30多个,尤其是小麦矮败育种、棉花转基因育种、水稻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种子销往全省各地市,并远销河北、山东、安徽、山西、湖北、江苏、陕西等地,辐射黄淮海地区的现代种业基地正在逐步形成。

二是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增强对“菜篮子”工程底层设施的投入力度,重点专注于蔬菜设施化生产基地构建、规范化规模饲养场(小区)构建、水产绿色饲养示范场构建、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物流和信息网络平台构建。一共建成规范化蔬菜基地5个、规范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5个、农业部水产健康饲养示范场1个。发展出来了龙泉黄金梨、永绿蔬菜、磊鑫香菇、熊师傅烧鸡、宏利源冷鲜肉、卫源土鸡蛋、康源奶牛、昌盛水产等一大批品牌知名度極高,享誉新乡市的农产品。

三是关注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占据区位优势的情况下,主动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关注于发展以合河乡卫源生态园为首的湿地生态观光农业、以龙泉园和古固寨生态园等为首的体验观光农业、以刘庄等为中心的新型社区与红色旅游,全市发展出不少休闲农业典范。在这些典范里面,休闲农业综合园区5个、采摘园2个、开心农庄1个、花卉观赏园1个、社区与红色旅游路线 1 条,顺着古朗线、青龙路、胡韦线的休闲农业观光带已经初具形状,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后花园。其中龙泉园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评选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新乡市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新乡市发展现代农业

新乡市对农业底层设施建设付出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目前为止,新乡市农业基础环境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当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农田水利建设依然比较薄弱,现有的一些水利工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年久失修,带病运行。新建水利工程中,配套并不完善,效益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农业生产抗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进步。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持续建设投入不足,难以长期有效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少统筹规划与在科学的方法下管理。所以,我市非常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用以在大方面上改善农产品的竞争力,这是在农业底层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产业体系落后制约新乡市发展现代农业

新乡市位于我国黄淮海小麦优势区和夏玉米区的核心地带,粮食生产优势突出,虽然耕地面积规模不大,但粮食单产水平高。2011 年粮食总产量 25.5 万吨,其中小麦 13.67 万吨,玉米 11.44 万吨,水稻 0.29 万吨,粮食平均亩产 485.2 公斤,其中小麦 499.3公斤,玉米 473.1 公斤,水稻 470.0 公斤,均高于河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新乡市整体农业产业体系跟不上科技的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影响能力弱,销售原始产品和初级加工制物比重大,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显而易见的落后于生产能力,无法进行农业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发展。农业多元化作用发挥能力不强,农业的精品生产、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发展不完善,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加强和生态环境完满。还有在资金投入上,地方财政资金不足,对农业生产支持明显较为落后。尽管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拥有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但现有的农村金融制度以及政府税收财政制度难以激励农民的投资欲望,不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制更是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民市场化要求,限制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步。

(三)乡土意识浓厚制约新乡市发展现代农业

中原地区在传统上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地产丰富,民众乡土意识浓厚。本地农民不像沿海省份农民一样,经商创业到处跑,而是在本地打打零工,做点小本生意,一到收获季节还要回家帮忙。河南西部南部等地土地产出不高,还有一些劳务输出人员,而像新乡市地区这样地域条件好,灌溉条件好,积温、光照都满足农作物发展需要的地方,长途外出务工人员就少很多了。小康生活,吃喝不愁,努力奋斗还能发家致富,这样的土地更容易把人束缚住。现在有的人只在家种地,有的人兼顾做做生意,有的人到城里生活,把地包出去,可是大家还都不放弃土地,不管外面挣了多少钱,根在这里不愿丢。因为大家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国家推行的一些惠农政策在这里往往满足不了所有人的要求,执行起来就走了样。如果像改革开放之前的情况,人人都一样,家家都贫穷,政策就能得到一致拥护。城市里搞拆迁主要是和住户谈补偿标准,标准高了也许能一下解决问题。而农村想做一些大事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宗族、姻亲、村规民约、历史沿革等都会涉及,各家问题也都不尽相同,处理起来很棘手,往往需要强力人物强力解决。不管农民工在城市里如何打工挣钱,如何规矩守法,回到家乡,入乡随俗,一切又回到原点,还是按照老一套办事。少数学历高,素质高的农村学子想干出一番事业,往往遭受意想不到的阻力,有时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家人、家族。这样浓厚的乡土意识反映了现代法制思想在农村地区的缺失,也制约了新乡市发展现代农业。

四、新乡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集中现有资源

根据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与新乡市的现下状况,要将现代农业发展起来必须要将基础设施薄弱这个问题解决掉。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资源难以整合的问题。相对于劳动力资源的过溢,我市的土地资源显的贫瘠而缺少。要想在新乡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集中现有资源,将其整合起来。如果无法将现有的力量凝为一体,那么只会将大家的力量和资源白白浪费掉。力量不往一处使,什么事都干不成。

(二)扶持農业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度,是发展龙头型经济的重点。当今的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品牌的竞争。从事农业制品加工行业、销售的龙头企业需要着力于品牌的建设,然而,农业制品品牌的打造不仅受企业大小、科技含量、市场开拓等的束缚,也受农业制品本身的科技含量、质量、大小等的限制。龙头企业面对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动员他们提高农产品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是很难的。从现在的很多经历看,如果龙头企业只是交给农民一个农产品的规范,农民总是难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农业制品,这其中不光有生产技术方面的缘故,也有种子、种苗等层面的缘由。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有效方法,是建立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再由专业合作组织教育指导农民如何生产,提高农民的合作化水平,联结产销途径,提供信息,供应种子、种苗及技术。以往的经历指出,发展专业互助组织,可以指点种植饲养专业大户组建生产者互助组织,而且也能在某些现代农业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指引龙头企业、贩销大户、基层农技部门等兴办农业互助组织或专业协会。

(三)鼓励企业创新主体与科研部门之间的合作

在打破条块分割,拆除产学研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障碍之后,加强创新系统的整体集成。为此,应制定政策使各部门的计划在创新系统的基础上集成,鼓励通过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鼓励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科技计划的集成。

【参考文献】

[1] 吕贻波. 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中国科技纵横》 2010,(13):297 -297.

[2] 王桂玲. 委员关注:现代农业与新农村. 《中国政协》 2007,(3):48 -51.

[3] 黄华. 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金融与经济》 2008,(7):80 -82.

[4] 王碧波. 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2006.

[5] 郭洪. 2007,农资企业要积极融入农业现代化大潮. 《中国农资》 2007,(1):1 -1.

[6] 王均文 胡正梁.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7,(3):7 -12.

[7] 陆秀臻 陈玉春 孙健 兰旭世. 即墨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 2007,(9):57 -58.

作者简介:朱振宇(1992—),男,汉族,河南省新乡市,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与区域专业,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与管理。

猜你喜欢

新乡市发展对策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新乡市
新乡市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