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成为家园底色
2018-05-14张宏瑞源
张宏 瑞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十八大以来,国家紧盯“环保问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实际上,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老子就曾在《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事万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
宋代政府极为重视绿化,这从“绿树成荫”的《清明上河图》就可见一斑。当时,地方官如果在任内积极植树造林,就可以作为升迁的政绩,相反如果导致绿化面积减少,则要受处分。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大道等路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也即“法国梧桐”。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形成了“绿色隧道”,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大树底下好乘凉”。
1956年,毛澤东同志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81年经邓小平同志提议,全国人大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改革开放以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但是保护绿水青山的倡导者和决策者,更是忠实的实践者,曾多次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建设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生态问题。各类破坏生态及污染环境案件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山东沂南涑河砷化物水污染案、四川泸州电厂燃油泄漏事故污染长江水体案、湖北省竹山垃圾场污染案、江苏靖江养猪场地下填埋危废案……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向人们敲响警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是每个人的朴素愿望。高楼多了,钱包鼓了,但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
为此,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更加价值化,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打环境牌、吃生态饭、发美丽财。各地不断“啃硬骨头”、发“军令状”,使得生态环境相对改善,所彰显的良好生态效益更是引人关注。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与北京山水相连,接壤边界线长113公里。依托优良生态,滦平县大力承接非首都功能,成功实施了北京中医院滦平分院、冀康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城市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临近北京的南部区域,13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休闲旅游项目落地开工;金山岭区域789平方公里被纳入县城规划,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我们也看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那种执着、那种自信、那种坚韧感天动地。
在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吃黑莜面、喝冰雪水、睡地窖子,克服艰难险阻,解决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的技术难题。经过50多年的努力,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乐园”,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使其经济、生态和社会等诸多效益尽显,不但造福当地,泽被京津,并且恩及后世。
环保杰出人物张正祥,30多年如一日,不顾年老体衰,坚持在滇池边“巡查”,举报、制止破坏滇池西山生态环境的行为,数百次遭受打击报复,以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数十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对保护当地的青山绿水做出了突出贡献,甚是令人敬佩。
绿水青山,不仅仅是直观的、表象的生态文明,也昭示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祖国才会更繁荣、更富强、更美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实现。
(责编 余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