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8-05-14耿景珠
耿景珠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鎮居民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时更注重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安全。本文对辽宁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优势以及现有的运作模式加以分析,并且指出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 农产品 冷链物流
一、辽宁省现有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基础及优势
1.城镇化建设为冷链物流发展打下基础。目前,辽宁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明显,许多鲜活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腐烂、变质,给生产者带来了很大经济损失。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使农产品商品率大大提高,农产品物流总量随之增加,恰恰为辽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此外,城镇化建设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提升。因此,冷链物流加速发展迫在眉睫。
2.冷链物流发展政策利好。2017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出台,对冷链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强调要加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节点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其基础设施网络。《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完善冷链仓储。此外,辽宁省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些政策给冷链物流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辽宁省地理优势交通便利。 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于东北亚中心腹地,是东北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拥有健全的水运、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辽宁省铁路密度位居全国首位,航空方面有以沈阳、大连机场为主、丹东锦州等机场为辅的布局,公路方面有沈大、京沈、沈丹等高速公路,此外辽宁省还拥有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等港口。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辽宁省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辽宁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
1.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冷链物流模式。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物流模式是农户或养殖户生产出生鲜农产品后,直接或经初加工后进入批发市场,再经过深加工、零售等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该模式缺点是物流链较长,导致其产品损耗率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效率低。
2.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模式。 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物流模式,即生鲜农产品养殖农户和连锁超市签订协议书,由农户直接向超市提供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模式。该模式能缩减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损耗。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推广该模式,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户与连锁超市对接。
3.以龙头企业主导运作模式。辽宁专业化的合作社将分散的种养殖户集中起来,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建立供销关系;龙头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专业化的团队建立物流运销系统。该模式既能将小、散的种养殖户集中起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生产、物流、销售方面的优势。。
4.以第三方物流为中心的冷链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则致力于为生产商、加工商、批发商等冷链物流需求方提供高效、完备的冷链解决方案,实现冷链物流的全程监控,具有整合冷链产品供应链的能力的服务模式。该模式下生产经营企业可专心于主业,节约成本投入。但局限性在于配送费用较高。同时,也意味着企业放弃了“第不三方利润源”的利益。
二、辽宁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冷藏基础设施设备欠缺。目前,辽宁省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左右的鲜活农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导致果蔬运输途中腐烂,造成经济损失。专业化大型冷库、冷藏运输车等基础设施数量偏低,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
(二)冷链物流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冷链物流企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建一个专业冷库就需上千万元,收回成本时间漫长,因此一般中小企业无法承担。辽宁省专门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尚不足70家,相对于辽宁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巨大需求,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均全面滞后。
(三)缺乏冷链物流意识且冷链物流人员不足。冷链物流意识不足和人才的缺失成为辽宁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辽宁目前仍然是传统的农产品物流观念为主,缺乏对冷链物流科学的认识。此外,专业人才供给不足。辽宁省很多高校设置物流管专业,但是冷链物流课程设置比例较低,相关人才培养的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辽宁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一)推动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辽宁省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要结合辽宁省生鲜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冷链物流各环节现状,合理规划全省冷链物流布局,扶持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在优势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县域以及一些城市的重要流通节点,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对冷链物流设施加大政府投入。
(二)切实降低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冷链物流企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政策给予帮助,尽可能降低其运营成本,比如相关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优惠价格。再者,可以考虑减轻税费负担。施行税收优惠。
(三)构建校企合作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冷链人才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保障。因此,为了满足冷链物流的需要,可以进行校企合作、企业比如可以委托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省各大高校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定期对于冷链物流从业者进行培训。此外,高校针对目前辽宁省缺乏冷链物流人才的现象,应考虑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培养出一批具有理论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与企业实训基地建设联合起来,学生在校学习并有机会到企业实习,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就业需要,而且还可以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大量的高级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汪旭晖,张其林. 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1):31-4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