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野餐运动:为什么非要在草地上晒着太阳吃?
2018-05-14毛利
毛利
每年这个时候,人总是蠢蠢欲动的。必须要出去溜达一圈,才算不辜负春意。就跟小猫小狗挠爪子要出门一样。我又想到我买的那顶帐篷,每年,这时都会打开一次。
那还是4年前的春天,有一次跑到郊外,发现绿地上几顶稀稀拉拉的帐篷,外面小孩跑来跑去,让人看着眼红。原来在草地上也能支起一个家,很多人还在这个家门口搞野餐,摆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吃食。
而什么也没带的踏青者,难免生出一股流浪儿般的寂寥。
要带着帐篷去春天里野餐。
以这样的心情买了一顶帐篷,第一次扎在公园里,心情甚是愉悦。随后打开保鲜盒,里面装着午饭剩下来的青椒肉丝。对着蓝天白云,连普通的青椒肉丝都有了春天的况味。
后来看朋友圈才知道,野餐不是这么吃的。
不是什么菜都可以摆出来,那种把萨其马、盼盼小面包、王中王火腿肠摆在毯子上的,是鄙视链最下层的郊游——这只是出来吃东西而已。
野餐必须包括手做食物,三明治也好,饭团也好。总之便利店买的不行,那种食物只能坐在公园的长凳上,以一种仓促的心情吃完。野餐是悠长的,持续一整天的活动,速食食品怎么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稍微上点档次的野餐,必须要有烘焙成品,一只草莓蛋糕放在毯子上,才算有了野餐的精髓——一种不在意的丰盛感。食物必须越多越好,最好还有一瓶香槟或者气泡酒。这时候弹吉他的男人是很受欢迎的,一边吃吃喝喝,一边在春天里唱歌,真是妙不可言。
还有一种,靠少量食物和重要背景取胜。很多时候种类繁多的野餐,未必比得上一点水果一块蛋糕,一群人围坐在埃菲尔铁塔附近一块草地上有格调。没办法,野餐这事,在国外总比在国内说得过去。
今年春天,我又一次被帐篷激发起欲望。这回好好准备了一下,事先买好进口帐篷,进口野餐盒,进口餐具,往各种五颜六色的盒子里,装了各种进口水果,又带上一碗炸醬面(外卖送来的),雄赳赳气昂昂赶赴某个新建成的公园。
人多得跟挤庙会一样。
车开进停车场的瞬间,我已经开始后悔了。下车后穿过还没完全装修好的门,发现里面树小墙新画不古,树林里满满当当全是帐篷。好不容易在偏僻点的地方找到一块绿地,安营扎寨的时候,想起来别人告诉我,他们小区绿地上有人野餐。
中国人野餐的欲望真是强烈啊,无论如何都要找块绿地坐下来。然而钻进帐篷后,忽然就觉得很不是滋味。相距10米远的地方,一组是玩狼人杀的大学生,一组是打牌的社会青年。大学生发出一阵又一阵笑声,只要每次有人看一下别人,就有七八个人一起起哄,唱起“确认过眼神”,伧俗得令人心惊。社会青年很务实,叫的都是十块十五块——社会人了,不玩钱不开心。
这倒也罢,最让人生气的是,附近有个公园客栈正在修缮,能时不时看到一群憨厚的农民工,用小轮车来来回回推砖头。他们的眼神中传来一种难以理解的迷惑,让我不禁觉得自己是个傻子——家里有桌子不用,为什么非要到这里来晒着太阳吃?
而野餐最致命的问题在于,你会在心中迅速估计一下整座公园的客流量和公厕的数量。这时候什么兴致都没了,甚至连水都不敢多喝一口。
只想着赶紧拍两张照片,趁早回家吧。只要让朋友圈知道我和春天有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约会,就足够了。
黄昏时,公园里的人陆续少了'帐篷从树林撤走后,到处飘散着垃圾。从这样的春天里穿过,心情更加悲伤了。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每年只打开一次帐篷的原因。可惜的是,明年春天整件事情又会重复一遍,仿佛人永远接受不了任何教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