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

2018-05-14张金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3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张金明

摘要:通识教育理念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作为高校通识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值得关注。本文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且主要得之于人文教育。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想充分发挥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必须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人文选修课;教学改革;能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3-0113-03

通识教育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关于究竟何为通识教育,学界自不免众说纷纭,見仁见智,但更多的是共识,故而这一教育理念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至于为何能够形成上述共识和趋势,学者王义遒认为:这既是普遍深入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结果,也深刻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王义遒认为,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1]对于王义遒先生的上述观点,笔者颇为认同。另外,学者李佳把通识教育视为大学的理念和灵魂,并且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与全面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公民意识,能在现代文明中生存,并且创造于社会有意义的价值。[2]此观点与王义遒先生的上述观点可互相参证。

至于大学人文选修课,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学里开设的有关人文学科的选修课。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者郑宗义认为,扼要来说,人文学科是人类运用其心智创发出的各种意义和价值,并以不同的形式、技巧与风格来表达。而各种意义和价值的创发正显示出我们是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角度来理解世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正在于培养人们对丰富多样的意义和价值具备敏锐的触觉。另外,从教育的角度看,人文教育其实还可以担当部分价值教育、创意教育以至公民教育的角色。[3]由此可知,大学人文选修课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确实无可争议,而如何围绕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大学人文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也自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由于笔者有多年从事大学人文选修课教学与研究的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在如何搞好大学人文选修课教学改革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与试验性的探索,故而不揣冒昧,拟罗列于此,以就教于诸位专家。笔者认为,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之下,大学人文选修课教学改革应重点在两个方向着力,即人格养成与能力培育。这两个方向,既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彼此交叉渗透,相辅相成,关系甚为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本文拟重点论述后一方面。

一、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提到人文学科,人们的直观印象恐怕就是“无用”二字。这个“无用”是人文学科相对于工程技术、商务财会等学科的富有功利色彩的实用性而言的,前者务虚,后者务实。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诸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偏重于形而上层面的人文学科,好比屠龙之技,虽然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实际上却大而无当,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以及用于装点门面、显示生活品味的奢侈品而已。总而言之,就是不切实用。然而,殊不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正如《老子》一书所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4]又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4]

按照这个思路深入思考,其结论就是“大用若无用”。从更为宏观与深层的视角来看,我们得之于人文学科的各种素养,诸如阅读理解、知识储备、思维方法、分析表达、人生经验、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等,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塑造着我们,并且正在不知不觉中助力于我们所追求的各类目标的成功,包括那些世俗功利性的目标。这就像阳光和空气,我们每天都受其滋养,却往往对其熟视无睹,习焉不察。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大学教育并不仅仅把自己局限于职业培训的层次,而是有着更具超越性的思想和精神诉求,从而把人类引入向上一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上大学的经历,才可以说是他(她)一生中极为重要的精神经历。在这样的经历中,积极努力地发现自己,认识世界,思考和反省人类运用其心智创发出的各种意义和价值。毫无疑问,这正是人文学科、人文教育重要的用武之地:既向你展示人类最重要、最伟大的理念交锋,也让你卷入这样的交锋,从而使你收获思维的乐趣、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升华。

在人文学科中,哲学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就其本质而言,其内部贯彻了一种执着的怀疑精神,折射出的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永恒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这种怀疑精神、求知欲与好奇心,正是人类在各个领域做出创造性与建设性成就的前提和基础。深厚的哲学素养,会使一个人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突破种种具体的局限,更具广阔的视野和思考的深度,从而不被外在表象所迷惑,同时做到直击本质。在人文学科中,所谓历史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历史的学问。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注重历史的记录、书写、保存、传承和研究,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历代中国人对历史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宗教。正因如此,中国的史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走向成熟,并且此后直至今天,留下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时间跨度最长而又最为连续完整的历史记录,而史学的成熟则是中华文明较早进入理性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与历代中国人这种对历史的虔诚信仰密切相关。1840年以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开眼看世界,除了本国历史以外的世界历史也得到了重视。至于为什么重视历史,其原因在于后世的人们试图从前人的经历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吸取失败的教训,这无疑是一种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人生教育。毫无疑问,历史教育有利于形成一个广阔而纵深的视野,历史研究亦强调依靠逻辑和证据的分析、推理,而这些均属能力培养范畴。例如,毛泽东在军事指挥、治国理政方面的雄才大略,就和他饱读史书,尤其是熟读《资治通鉴》有直接关系。因为,过去从未死去,过去也从未过去,答案都在历史里。至于人文学科中的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文学兼具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前者侧重外部性与功利性,后者侧重内部性与非功利性,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统一性。作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文学的首要特性是审美。也因此特性,文学相比于哲学、历史学,更具感染人心的效力。如果说哲学主要是以理服人,那么文学主要就是以情动人,因而对于人文教育充分发挥人格养成与能力培育这两大功能方面,便有着特殊的作用。同时,相比于音乐、舞蹈、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显然也更具普及性和影响力。

总的来看,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启发学生,使学生自己领悟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决策、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以及如何有效执行以实现目标抵达。这些能力,无论学生毕业后进入哪个领域工作,也都是必要的,在政治和商业活动中更是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国外那些精英大学的成功毕业生,有很多人在读本科时,读的就是人文学科,而且在毕业多年以后,也都感觉到大学期间的专业训练奠定了他们日后成功的基础。正是因为人文学科所培养出来的分析深度与创造力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因此国外越是精英的大学,那里的学生也就越务虚不务实,人文学科也就越是兴盛。美国著名企业家戴尔·卡耐基有一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广为人知的名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要靠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在这里,“专业技术”是“有用之用”,此为小用;“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是“无用之用”,此为大用,且主要得之于人文教育。

二、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如何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

至于如何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人文选修课的能力培育功能,笔者的经验是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以下以笔者所开设的此类课程为例,略作具体说明。

笔者所开设的《唐诗品读》课是一门文学类的人文选修课,这一类课程的学习及相关阅读过程涉及“母语教育”在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方面对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与塑造。因此,通过某种途径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提高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强化对于国族共同体的认同,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是很重要的,理论上也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这些也正是本门课程改革试图达到的目标。

为达到上述目标,首先是教师讲授部分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点与学生兴趣点的有机结合,注意讲授方式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与讲台下的学生进行积极热情的现场互动。现在流行的慕课在普及教育、传播知识方面固然有巨大优势及重要意义,但不得不承认,其在面对面的现场感与师生互动方面和课堂教学相比是有欠缺的。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时刻与之交流、对话,这课才能讲好;只顾摆弄精美的PPT,视在场的学生为“无物”,这不是成功的教学,也不是称职的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并为其课下阅读指引方向。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学生们有创新能力、领导能力,有口才,有聆听的习惯,有幽默感,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泛的阅读就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上,教师还要时时启发学生们的思考,比如伟大时代的哪些因素造就了伟大的文学?继承与革新如何良性互动?杜甫忠君爱国与仁物爱民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这些问题可作相应选择以供学生讨论。其次是学生实践部分。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单讲认真读书不够,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书面与口头,尤其是口头表达,学生得学会在规定时间内首尾完整地向听众阐述自己的想法,并想方设法地调动各种手段和技巧打动、说服听众。这个能力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因这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锻炼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本门课程采取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课堂限时习作。教师即兴命题,学生即兴写作,用时5—10分钟,进行2—3次,由教师择优点评示范。第二种,课堂讨论。教师设定,分配议题,学生分组讨论,由每组组长负责综述组内意见要点并做总结陈词,教师点评。第三种,有关唐诗的限时主题演讲。每个人都讲,教师点评,学生评委评分、计时。另外,考虑到本门课程的性质,上述书面语言表达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非是单纯的语言文学问题,还涉及历史背景与哲学思辨方法的训练与运用,因为这个表达效果不仅要求文学性的感染力,还要求学理性的说服力,两者需要有机统一,综合平衡。文、史、哲彼此之间的界限,本就不是那么清晰,因此在三者之间跨界往返也是极常见的事。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通识教育也好,人文教育也罢,其要义都是以人为本,人都是最终的目的。《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后经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在这里,他们像中国的老子、庄子一样,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导致的人的异化问题持高度警惕与反抗态度,执着地守护人之为人的丰富维度。马克思在为人类描绘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时,憧憬着在未来的时代“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5]。理想的高蹈难免使人感觉虚渺,然而这却并不是我们放弃追求的理由,因为那基于人性深处的永恒渴望,正不断推动着我们向着理想的目标无限趋近。

注释:

(1)人文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

(2)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参考文献:

[1]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2-8.

[2]李佳.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62-63.

[3]郑宗义.放任人文学科萎缩,社会将付出沉重代价[EB/OL].[2017-02-07].

http://mp.weixin.qq.com/s/my3u4ukEZvRyYiZUd_8DWQ.

[4]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3,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49.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