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砖混结构建筑砖砌体常见裂缝防治

2018-05-14

山西建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墙身圈梁砌体

张 秀 梅

(山西瑞昌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0)

0 引言

一幢新的建筑谁都不愿意看到墙身上出现裂缝,但是,对混合结构的建筑而言,墙身裂缝又是难以避免的。只要认真检查就会发现不少裂缝。虽然建筑法上规定有“终身制”的要求,但是一般的墙身裂缝不在其中。常见裂缝并不影响建筑的安全使用,对这种裂缝,一说是“质量缺陷”,一说是“质量通病”,只要在工程竣工时没有发现,以后出现施工企业并不负任何责任。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墙身裂缝原因很繁杂,绝大多数与建筑质量无关。目前说法比较一致的原因有“7类29种”,而实际上却远不止这些,有些裂缝则是综合原因形成的,分析更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对其治理也很难做到对症下药。

1 墙身裂缝的危害性

裂缝相当普遍,但是大部分并不危及结构安全。比如,温度裂缝还会随季节的变化时大时小,所以人们也就多见不怪了。实际上任何一种裂缝的出现,都是对建筑寿命的一种威胁,只是处于无奈而已。特别是曾经的福利分房,由于产权是国家的,建筑质量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商品房,人们对出现的墙身裂缝才有了高度的关注。但是建筑的工艺依旧,建筑的材料依旧,墙身裂缝难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裂缝原因不同,部位不同,表症不同,程度不同,所以,危害差别也很大。目前建筑法对裂缝的态度是只要不影响安全使用,并无过多追究,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妥协。对影响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些裂缝,还是要十分重视,认真分析,妥善处理。尽管客观上有难度,但在设计和材料上都应该进行充分考虑,尽力减少和控制墙身裂缝的出现。

2 温度裂缝

混合结构是用砂、石、砖、木、混凝土、钢等建造起来的,自然会受到温度升降、热胀冷缩的影响,一些裂缝也是因此产生的。

2.1 由温度产生的水平裂缝

一般在顶层圈梁下出现通长裂缝。圈梁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其伸缩率与圈梁下的墙体伸缩率,二者相差10倍之多。

在炎热的夏天,圈梁的伸长远大于墙体的伸长,二者之间产生了水平剪切力,墙体内的砂浆抵抗不了这么大的剪力,自然就被撕裂,这是裂缝的直接原因,与工程质量一点关系也没有(见图1)。

水平裂缝向两侧延伸,直到该墙段的端点处,圈梁随着墙体拐了90°弯。两个方向的圈梁对墙角形成了较大的水平合力,往往把墙角推出,位移十分明显;如果在墙角有构造柱,在拉结筋的作用下,被推出的范围不是缩小而是加大,这时的裂缝会呈斜向,在边端窗户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出现了由上向下的裂缝,看上去比较严重。这种裂缝随季交替会有微小的变化,但是始终不会消失,更不会复原。

为了防治这种裂缝,笔者曾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在一个小区的楼中楼工程中,对顶层圈梁采取了柔性分段的办法,效果十分明显。

1)把原来的自然段圈梁分为三段,中间段占总长的1/2,两端各占总长的1/4。

2)在两段之间留用50厚的聚苯板分隔,并配以限位铰结钢筋。圈梁的上下受力筋,分别在上下的不同侧配置可滑动钢筋,长度以1 000为好。滑动筋上涂黄油,外包一层油毡,打入混凝土中。被断开的圈梁在此还有一定的承受弯矩的能力(见图2)。

3)中间段向两端伸长,其力量也只有原来的1/4。两侧段也是向两头伸长,真正对墙角起作用的力量只有原来的1/8。这么小的水平力小于砖砌体砂浆的抗剪强度,墙身自然不会被撕裂。

4)当两侧段圈梁较长时,还可在圈梁下的墙体3皮~5皮砖内加3φ4的通长钢筋让其形成由刚性砌体到柔性圈梁的过渡段,利于水平力均匀分布,减少砌体裂缝的机会。

2.2 由温度产生的竖向裂缝

一般产生在建筑物中间部位。裂缝的表症为上宽下窄。下窄是由于受到基础约束的原因。有时也会出现2条~3条不等。防治的办法就是合理设计伸缩缝。规范上的长度上限值,只是一个原则,随着气侯的变暖,自然段宁可短一些,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就小。长短要“因地制宜”,根据建筑所在地理环境灵活掌握。

2.3 刚物导致裂缝

有时由于地基局部埋有特别刚性的东西,在此处上方会出现竖直的裂缝,与温度裂缝十分相似。其区别在于:1)位置不同,刚性物不一定在建筑的中间部位,而温度裂缝一般在中间部位;2)通裂程度不同,温度裂缝在靠近地基处几乎看不见了,而刚物产生的裂缝直通地基;3)裂缝表症不同,温度裂缝宽度上下几乎一样,有时可能出现2道~3道,而刚物裂缝上宽下窄,只有一道。

2.4 一层窗下的裂缝

原因有两种。由温度产生的竖向裂缝,均在窗台中间,也可能均匀出现2条以上。裂缝宽度随季节变化。防治的最好办法是在窗台高度内的砖缝内加通长配筋,一般配筋是3φ6,全部消除也有困难。

如果是由于地基受力不均匀产生的裂缝,除中间有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外,往往在窗口的两侧伴有2道~3道倒八字形裂缝。这种裂缝在窗口宽度较大情况下容易出现。防治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窗间墙的基础宽度大些,而窗口处的基础宽度小些。笔者给一个工业车间就是这样设计的,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见图3)。

3 门、窗过梁支座下墙身的裂缝

门窗洞口较大、其过梁并非是以圈梁代过梁时,往往容易在门、窗洞口左上、右上角墙身出现斜裂缝。这种裂缝产生的原因是过梁下的支撑面太小,梁支座下的墙体在应力集中的情况下,由于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的裂缝。

防治的办法常见的有以下3个:

1)增加过梁的支座长度,一般应大于250(若采用120,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较大);2)在门窗洞口的两侧,增设钢筋混凝构造柱;3)最好的办法是用圈梁代过梁。若圈梁底标高高于门、窗洞口顶标高时,可以圈梁在门、窗洞口处局部加大断面,也就是把圈梁和过梁合二为一,一般情况下基本不会出现裂缝。

4 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产生的裂缝

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导致墙身产生的裂缝 是危害性最大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的寿命,而且对居住者是一种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这种裂缝处理也相当麻烦,因此,在地基处理时一定不能马虎。

这种裂缝的特征是:下沉量小的地方产生的裂缝上宽下窄,下沉量大的地方下宽上窄。在下沉尚未达到稳定时,这种裂缝一直在发展。预防这种裂缝产生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用刚度较大的筏片基础,一般不会出现这种裂缝,但是成本较高;2)采用刚度较适中的柔性条基,效果也比较明显,一般用于门、窗洞口较大的建筑;3)最好的办法是认真地进行地基处理。由于地质预报中不可能把场地下的局部表述得很细,所以在基槽开挖后,要进行钎探。在钎探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妥善处理。

当发现基底标高下有较“硬”的东西,如“卧牛石”“枯树根”“旧墙基”等,一定要清除,不能全部清除时,也要根据设计工程师的意见,进行处理。若发现“软”的东西,如“坟墓”“枯井”“渣坑”等,一定要下挖,先把松软的土层挖掉,用砂石、灰土等比较稳定的土质回填夯实后,再进行基础施工。若这些地方松软土层很深,也不必非要挖到底,至于下挖多深比较合理,有时仅凭经验是不够的,最好让设计工程师出一个方案,或者召开专家论证会,让资深专家们提出一个好的办法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万无一失。所有建筑都应当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认真对待,造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李 舢.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J].低碳世界,2017(2):23-24.

[2] 季献勇.砌体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1):25-27.

[3] 王 坚.建筑物加固技术及其方法[J].山西建筑,2006,32(9):58-59.

猜你喜欢

墙身圈梁砌体
一种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通道模板轻便式台车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半预制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变形量估计仿真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工程建设征地中砖围墙调查及补偿方法的探讨
浅谈涵洞砼八字墙施工技术
论砌体结构破坏形式、砌体种类和材料利用成度三者的关系
装配式构造柱及圈梁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计算
轴压砌体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