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健康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8-05-14旭,叶睿,孟

卫生软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产业园园区医疗

左 旭,叶 睿,孟 开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大健康大卫生”的概念,提出了把健康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办发〔2017〕44号)中(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各个地区要因地制宜的探索发展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1]。健康产业主要是指与人身心健康相关的产业的统称[2],是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与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3]。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4]。从人们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来看,单一的疾病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伴随健康产品的种类及需求的日益增加,空间集群式的健康产业园区顺势而生。

本研究中的健康产业园区是指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引导下,根据市场需求等其他影响因素,建立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能够促进健康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园区,排除了器械园区、医药园区等未以健康产业园区命名并且产业单一的园区。本研究以“健康产业、园区、医疗、城”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策略为[(主题=健康产业 或者 主题=健康)或者(主题=医疗产业或主题=医疗)]并且(主题=园区、园或城)的文献。收集并整理出涉及18个省的35家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的相关资料库。基于文献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园区在管理、投融资、产业、研发方面的发展模式,探讨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园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健康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

1.1 园区命名结构

我国园区命名的一般结构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地区(或是投资公司)+园区定位+单位(城、或园区等)”。在第一部分中,35个园区中有28个是以地区命名的,如成都国际医学城;有7个园区以公司命名,例如天狮国际健康产业园。在第二部分中,有10个园区在命名上对园区进行了大概的定位,定位分为中医药、科技、原材料、文化、旅游、智慧等,例如汝州温泉观光医疗产业园区等。在第三部分中,根据园区规模或定位赋予单位,有21个命名为园区或园或区,其次是有10个命名为城,3个命名为谷,1个命名为基地,见表1。

1.2 园区位置选取特点

健康产业园区根据其功能定位,用地规模有差异,但面积普遍较大,通常选在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且交通顺畅的地带。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健康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品质,是健康城发展的必备条件[5]。

表1 我国健康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注:“-”为未检索到相关资料。

尤其一些提供养生服务的园区对于周边和内部生态环境要求较高,通常建在风景秀美,环境宜人的地区。一些以信息、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园区,占地面积不大,通常选取在写字楼。除此之外,像北大医疗产业园、天狮国际健康园都建在高新技术区内,这种园中园的形式,能够在保证降低成本的同时,有专业的技术支撑。

1.3 园区面积情况

我国健康产业园区规模上差异很大,平均面积为16.82 km2。最小的面积是位于广东省的珠海健康文化城,为0.005 km2。最大面积的园区是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面积为148.30 km2,见表1。通过深入分析园区面积与该地区经济及人口的相关性,城市园区平均面积与所在城市面积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950,P<0.01),两者为正相关。园区投资金额与省市面积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390,P=0.049),两者为正相关。

1.4 园区启动时间

最早建立的园区是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由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于1994年共同创办,是当时唯一的国家级与医药健康相关的科技产业。2004-2009年,除2008年没有启动新园区外,其余每年平均建立1~2个园区。2010年之后园区快速发展,从2011年到2016年每年平均有3~4个园区奠基或者启动。在2009年实施新医改之后启动了21个园区,我国园区迅速发展,见图1。

图1 我国健康产业园区每年新启动数量情况

1.5 园区投资额度

在可查到投资数额的园区中,平均投资金额为140.9亿元,大多数园区的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湖南健康产业园的投资额度最高,均超过1000亿元,有9个园区的投资超过100亿元,珠海健康文化城的投资金额最少(7000万元),见表1。

2 健康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2.1 基于管理运营的发展模式

2.1.1 政府型

政府在规划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此类园区一般有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开发办公室等机构对园区进行运营管理。这些机构均为政府派出,并明确对此类机构提出了其行使职责权限。例如北京通州国际医疗服务区由北京通州医疗区管委会管理,管委会是负责国际医疗服务区开发建设、组织协调的区政府派出机构。

2.1.2 公司型

是指通过设立公司实现对园区的综合管理。在此模式下,政府的职能被弱化,仅仅是协调园区内的各项行政性事务[6]。例如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运营管理是由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负责,该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高端私立医疗机构。

2.1.3 政府企业共同管理型

此类园区是由政府派出的行政管理单位和企业单位共同对园区进行运营管理。行政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是合作关系,各司其职,同时又确保政府的主导地位。成都国际医学城的行政管理主体是医学城指挥部,负责项目整体建设。同时医学城建设对接市场,按照A平台+B公司的专业合作模式市场化运作。A公司是成都康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温江区成立国有独资公司,是医学城建设运营平台。医学城项目实施主体则是成都康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置信集团共同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简称“B公司”)[7]。

2.2 基于园区投融资的发展模式

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我国现在健康产业园区分为政府全资投入、社会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三种模式。政府全资投入型是指园区的资金是由政府全部投入,例如杭州的中国智慧健康谷。社会资金投入多为社会资金为主冠名投资园区,例如修正药业投资的修正(珠海)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城。另外政府和社会资金共同投入是建设现代园区较多的模式,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则是由政府财政、民间资本、国际产业、海外基金等资金的投入共同发展。

在投融资渠道方面,多数的园区都为入驻企业提供了银行贷款、信托贷款、股权融资等服务。为保障渠道顺畅,多家园区建设或对接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的融资、贷款等提供咨询服务。政府同时在园区投融资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保证园区能够吸引资金投入和企业入驻。

2.3 基于产业类型的发展模式

我国健康产业园区制定不同的战略定位,在建设和发展中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形成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根据园区产业类型丰富程度,可以分为综合型和特色型。

产业综合型园区是指从园区提供健康服务及其相关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等和办公配套服务,如武汉中国健康谷等。武汉中国健康谷除了提供医院、康复、体检服务外还提供了养老、健身、健身器材的展销。综合类园区在产业集群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条或多条产业链。天狮国际健康产业园形成了生产研发产业链和第三产业服务链。

产业特色型是现今园区发展的一个趋势,园区会根据自己的区域禀赋以及政策支持等外部机遇和内部实力来突出自己的园区特色。例如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根据明显的地域优势,以及政府对中医药项目的扶持,以中医药为核心来建设园区;汝州温泉观光医疗产业园区以医疗旅游为主要产业,整合旅游文化和医疗服务形成聚合商圈效应;中国智慧健康谷以医疗网络与数据信息为主要产业。

2.4 基于研发的发展模式

很多园区已经将研发作为自身产业链中的一部分,根据研发单位与园区关系,园区可分为依托型和引进型两种模式。依托型园区一般会依托于高校、医院、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例如北大医疗产业园依托北大医学部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及人才,同时北大医学部把所属的技术平台、中心和重大实验室落户在园区中[6]。引进型园区则建立科研基地、研发中心等,搭建好平台充分引进国内外研发单位入驻。如成都国际医学城聚集了博奥生物、新生命干细胞等前沿性医学研发及运用机构,见表2。

表2 园区发展模式、特点及代表园区

3 我国健康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探讨

3.1 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健康产业园区

通过对案例的收集与分析,分布情况,产业园区有重复建设扎堆建设的趋势,如北京、天津、河北共有7个健康产业园区,南方以及沿海地区也较集中。在园区的发展建设中,存在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边规划边开发的情况,造成部分园区存在建设滞后甚至被搁置的现象。园区建设应该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并有与之相配合的政策以及方案,减少在某一集中区域建设相同功能定位的园区,避免园区内企业存在同质化问题导致的资源运用效率低[8]。同时在选择建设类型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地区特色、政策支持和医疗需求,因地制宜的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化的园区。

3.2 借势互联网蓬勃发展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园区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收集到的健康产业园区中有13个园区(占37%)开设了官方网站。随着一些类似于高端医疗、保健品等新兴健康产业的出现,这些对于居民可能未知的行业,园区应该利用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真实的宣传。园区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来共享信息,打通交流平台。有的园区主要是以信息化建设为主体,在网络预约挂号作为窗口挂号重要补充形式而蓬勃发展的今天,杭州的中国智慧健康谷,便是以挂号网为龙头的智慧型新兴园区,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9]。

3.3 增强园区原创能力

原创能力是一个园区区别于其他园区且具有竞争力的体现,在很多健康产业园区中,都把研发当作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医药研发原创能力相对较薄弱,我国现在大部分健康产业园区还是以搭建平台、引导一些研发企业为主,只有少部分园区选择和学校、医院、研究所等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单位进行合作。鼓励园区多与高校、研发机构合作是未来园区在研发模式上的发展趋势,形成像北大医疗产业园那样能够资源共享、互相辅助共同创造价值的健康园区。

3.4 园区良好的发展前景还需政策支持

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为健康服务业的各行业提供了目标与要求[10]。但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还有所欠缺。顾彦[11]指出,在园区与其他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到项目落地的层层审批过程中,由于政策之间衔接不顺畅,导致申请遇到了“死胡同”。虽然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能够享受在招商引资方面为其“量身定做”的9条优惠政策,但是案例中大部分园区在准入、土地、税收等政策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发展受到了限制。另外从监管方面来看,在健康产业的热潮下,园区发展势头正劲,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和之后的投入使用中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定,亟需一个明确的部门进行监管并制定完善的健康产业法规和管理办法,对园区建设进行监督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Z].2017.

[2] 胡琳琳,刘远立,李蔚东.积极发展健康产业:中国的机遇与选择[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19-26.

[3] 宫洁丽.环首都健康产业开发可行性研究[D].唐山:河北联合大学,2015.

[4] 李然然.健康产业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5] 王 波,甄 峰,沈丽珍,等.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城规划探析——以秦皇岛市南戴河国际健康城为例[J].规划师,2012,28(7):36-40.

[6] 关振帮.我国医疗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以北大医疗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为例[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7] 刘焕东.成都国际医学城项目介绍[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0,(4):40-43.

[8] 裴志东,谢 明,韩 宇.从医药产业链角度浅析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8(6):28-29.

[9] 杜 曼,李 翔.“互联网+”背景下医院挂号缴费模式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8):42-43.

[10]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3.

[11] 顾 彦,刘 岸.医疗园区发展遭遇“三重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12):40-41.

猜你喜欢

产业园园区医疗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