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缠丝劲若干概念的思考
2018-05-12李其阁
文/李其阁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功法术语之一,是一种支配肢体作螺旋式运动的形式,亦名“螺旋劲”。古今有关缠丝劲的论述已然非常丰富,其中很多论述对太极缠丝劲的分类、人体运动规律、技法特点以及实战、健身应用提出了十分精辟的见解,深刻地揭示了太极缠丝劲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重要性。很多文章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
陈氏十六代陈鑫(字品三)在所著的《陈鑫太极拳分类语录》中说:“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他强调了缠丝劲在太极拳中无可替代的位置。然而,在诸多有关缠丝劲的论述中,有些概念性的问题却不够明确,有的还互相矛盾,令人无所适从。笔者认为对缠丝劲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甚至完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读书过程中感受到的几个概念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概念之一:顺缠与逆缠
顺缠与逆缠是太极缠丝劲中的一对基本缠丝,然而对其定义却多有不同。其一是按照时针方向,顺时针旋转为顺缠,逆时针旋转为逆缠;因为左手右手相互矛盾,又衍生出左手顺逆缠丝和右手顺逆缠丝的观点。其二是按照顺反关节,顺关节旋转为顺缠,反关节旋转为逆缠。也可以说成是“小指侧向手心旋裹或小趾侧向足心旋裹叫顺缠,大指侧向手心旋裹或大趾侧向足心旋裹叫逆缠”。第三种说法把基本缠丝分得更细致——①出劲顺缠:凡手足向外伸展,内气循臂腿内侧向前斜缠而下至于手足者,称为出劲顺缠。说得比较详细些,手臂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经命门穴,循脊而上,过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后,绕臂斜缠而下,从尺骨端向里,过掌心劳宫穴,达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劲顺缠。足腿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下行至会阴穴,经前裆向外,过胯向后,绕腿斜缠而下,经内踝,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里侧向前,达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劲顺缠。②收劲顺缠:凡手足向里屈收,内气循臂腿外侧向后斜缠而上至于肩胯者,称为收劲顺缠。说得比较详细些,手臂屈收向里,内气从中指端回收,过掌心劳宫穴,从桡骨端向外,绕臂斜缠而上,至肩,经胸部膻中穴,向下归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劲顺缠。足腿屈收向里,内气由大趾端回收,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外侧向后,经外踝,绕腿斜缠而上,过胯,由后裆至会阴穴,再向上归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劲顺缠。③出劲逆缠:凡手足向外伸展,内气循臂腿外侧向前斜缠而下至于手足者,称为出劲逆缠。说得比较详细些,手臂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经命门穴,循脊而上过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前,绕臂斜缠而下,从桡骨端向里,过掌心劳宫穴达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劲逆缠。足腿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下行至会阴穴,经后裆向外,过胯向前,绕腿斜缠而下,经外踝,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外侧向前,达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劲逆缠。④收劲逆缠:凡手足向里屈收,内气循臂腿内侧向后斜缠而上至于肩胯者,称为收劲逆缠。说得比较详细些,手臂屈收向里,内气从中指端回收,过掌心劳宫穴,经尺骨端向外,绕臂斜缠而上,至肩,经胸部膻中穴,向下归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劲逆缠。足腿屈收向里,内气由大趾端回收,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里侧向后,经内踝,绕腿斜缠而上,过胯,由前裆至会阴穴,再向上归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劲逆缠。
笔者认为,这三种观点事实上都没有阐释出顺缠和逆缠的真正意义,有些观点明显与此概念之内涵相悖。事实上,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分类语录》已讲得十分明确:“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此是顺缠法。由骨至肌肤,由肩至指,出劲也。由指至肩倒(逆)缠法,所谓入劲也。引之而来,使敌近于我也。”至于腿步的缠丝亦是如此。先师聊聊数语,简明扼要,已然说得非常明白。就像弹簧一样,如果螺旋式挤压,使簧丝收缩,自然是力的逆缠,反之则是顺缠,在太极拳里就是劲的顺逆缠。顺逆缠是经脉、劲力的走向,而非其他。“大道至简”,我们大可不必作茧自缚,把问题复杂化,更不可混淆。
概念之二:劲与力
缠丝劲既然称之为劲而非力,自然应符合劲的概念。那么,劲与力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在物理学中,我们接触过力学这个自然学科,学习过许多力学原理。力有重力、引力、摩擦力、弹力、电磁力等等,是物体和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物理学中却没有劲的叙述,所以劲不属于力学范畴,力与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杨谱·太极气力解》中说:“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
此论之观点为:内壮者,行气于筋脉者为“劲”;外壮者,用力于皮骨者为“力”。外形架的“筋劲骨力”源出于此论之总结。而太极缠丝劲即是行气于经脉,呈螺旋形,始于内、形于外的一种劲别。尔若懂劲,就是懂得缠丝劲,行拳时行走于筋脉、骨缝之间而后瞬间弹抖发出的是劲而非力。
《六合十要序·十曰内劲》中说:“夫内劲寓于无形之中,接于有形之表,手到劲发,天地交合而不费其力。”此乃“内劲”名词之出处,而言内劲处中而无形,可接有形之表。手到,筋劲骨力的功能。内劲,外形交合而不费筋劲骨力。只要外形到位,内劲由心一颤而出,便能产生击发之效果。内劲由心所统领,故内劲不能说成内力。
《太极拳全书》说:“发于丹田,以意行气,轻轻运动,运于骨缝之内,再由骨缝内运于肌肤,贯注于四肢稍,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逐渐产生一种绵软而又沉重,外如棉花,内如钢条的一种内劲。功夫越高,内劲的质量越高。”武禹襄形容这种劲为“似松非松,似展非展”,“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劲能如此,力却不能。
“内劲”是潜移默化地在体内旋转的,它像水银似的流动极为快速。在外形上看,内劲是轻灵而不飘浮,沉着而不呆滞,富有缠绵曲折的意趣。它是极为沉重而又极为虚灵的一种浑厚灵活的劲。内劲之功用:“但引而不击,有顺势牵之使进,其不敢不进;但引至之地,以抖他人之劲,放之使去,不得不去;抖足则其劲自散,全身无力,欲进不得势,欲退又不敢,此引进之妙境也。”这种“抖劲”之用,即来源于充沛的“内劲”,而力则无能为力。
凡此种种,劲走圆而不方,外示柔而内刚。既然人体为一小太极,劲又由气而生,随经脉而走,沿螺旋而发,劲即缠丝,缠丝即劲,为缠丝劲也。陈式太极拳八门劲分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均是缠丝之法,并无例外。而力却没有这些复杂的变化,力只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陈式太极拳要求习练者懂劲,既要懂自己的劲,更要懂他人的劲,所谓“知己知彼,方为懂劲”,其劲无非是以缠丝劲为纲的八门劲别。懂自己的劲就是会化力为劲,不用本力、拙力、僵力,然后会收发蓄放。懂他人的劲就是通过肢体的接触,感知他人在实战中的动意,从而做到“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劲以后发制人,力逞匹夫之勇,二者之别也。而力不分自己的力和他人的力,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人一生下来就会用力,而懂劲则是太极拳的上乘功夫。
概念三:公转与自转
公转与自转本来是天体运动的两个概念,公转和自转都遵循“角动量守恒定律”,都是在星体形成过程中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的力都属于惯性力。笔者认为,太极拳的缠丝劲既然是劲不是力,那就不能用自转和公转来描述这种运动形式。以下两个观点,笔者以为不妥。
观点之一:太极拳运动中以腰脊为轴,身体各关节的运动也是公转与自转的同步交叉运动。一般来说,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是自转,上关节对下关节而言是公转;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是自转,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是公转。自转相对于公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大,公转相对于自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小。这里讲的是在走缠丝劲时关节运动的规律。
观点之二:上肢运动相对于腰脊来说,腰脊是公转,手臂是自转。腰脊的转动幅度小于手臂,腰脊走大圈,手臂走小圈。打击腿(起的腿)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
这两种观点异曲同工,都把动作幅度大(即转小圈)的说成是自转,而动作幅度小(即转大圈)的自然也就成了公转。了解一点天体力学的人都知道,天体运动的公转与自转除了看大圈小圈之外,还要看两个天体之间是否有环绕关系,有则是,无则否。将缠丝劲和天体运动相提并论,的确有点牵强附会。手臂、脚腿相对于腰脊来说并无环绕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动作幅度的大小应仅仅与人体结构有关,譬如手动快于肩动,肩动快于腰动等,不能说成肩相对于手是公转,腰相对于肩是公转。很明显,腰、肩、肘、手在太极缠丝劲运用中是一个运动团体,像接力一样,逐级递进,逐级传递,正所谓节节贯穿,与自转、公转并无相似之处。
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明三节——梢节、中节、根节。全身多处分三节,比如臂分三节,胸腰分三节,下肢亦分三节,共九节,有“腰脊一动九曲动”形容“节节贯穿”的技术特点。缠丝劲是周身上下内外一动皆以螺旋形旋转,始发于内、后形于外的内劲。意念一动,不仅各个关节依次运动,就连肌肤、毛发也随之而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相互作用的气脉,正所谓“梢节领,根节催,中节随”。缠丝劲表现在太极拳套路演练中的形象,是一个立体空间螺旋形(亦称孤形)缠丝运动路线图。若从太极拳的完整路线图来看,那是无始无终,无端无倪,相互穿插,相互交错,如丝缕,如云烟,袅袅娜娜,仪态万千,千象共生。这个惟妙惟肖的立体空间螺旋缠丝路线图,太和元气缠丝劲贯穿其始终并鼓荡不已,如兵家的天门阵、八卦图,扑朔迷离,这才是真正的太极图。这个立体空间螺旋缠丝路线图,真正揭示和表达了缠丝劲的奥妙。而依靠惯性运动的两个天体,哪里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哲学、医学、美学内涵?用自转、公转来描述太极缠丝劲确有许多不妥之处。
曾遇某大师,言及劲与力的区别颇不以为然,其观点听起来也不无道理:“打拳就是打拳,不要讲究这些文字上的东西。不管是力还是劲,只不过是文字游戏罢了。”
笔者不以为然。太极拳不仅是传承几百年的传统武术,更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既然是文化,它就一定具备文化的理论内涵。继承、发展、传承太极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太极人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们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搞得糊糊涂涂,或者仅限于练练拳架、技击,那我们就是不肖子孙。基于此,我建议还是要各自尽舒己见,相互商榷,必要时也可以开展讨论,甚至争论,这对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