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建设

2018-05-11王照信

职业·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技能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王照信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智能制造技术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智能制造技术在企业应用推进过程中,相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建设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培养新时代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紧迫任务。本文对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

智能制造和传统机械制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智能制造技术是新时代涵盖“互联网+”的多学科交叉技术,智能制造单元一般包含数字化的加工机床、可移动的工业机器人再加上智能物流、仓储系统、MES等。当前对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单元的安装和调试、管控和维护两个方面。智能制造所需专业技能有数字化设计制造技能、现代控制技能、机器人应用技能、计算机控制技能、工业互联网通讯控制技能,因此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以上能力的培养进行建设。

二、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两条线进行建设,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文化素质课程、技能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基础文化素质课程包括应用数学、文明礼仪、心理健康、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技能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机械加工综合实训、电力拖动与PLC控制、三维产品设计技术、数控加工与CAM加工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伺服变频与组态控制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智能传感应用技术、智能制造单元安装调试技术、智能制造单元管控应用维护技术。

三、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智能制造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现有的教师大部分知识技能比较单一,不能适应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建设的需求。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界引入两个渠道进行建设。内部培训以现在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师为主、电气控制专业为辅,实行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智能制造的教学设备,请企业的培训人员对教师进行技能短板的补缺培训,同时利用国家高技能师资培训的平台,针对智能制造专业教学需求有计划的外派教师进行培训。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智能制造教学设备供应商的良好的条件进行校企合作培养智能制造专业核心技能教师。

四、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教材开发

教材是专业实施教学最基本的工具,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延续,教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开发一套专业教材是整个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教材建设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教材和专业核心技能教材开发,专业技能教材以学校的数控加工专业和电气控制专业的教材为基础进行开发,其中要重点开发数字化的设计和加工、基于网络的可编程控制两种教材。专业核心技能教材则以实训设备的技术应用文件为基础进行开发,其中重点开发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工业以太网的应用、智能传感应用、智能制造单元应用与维护四种核心技能教材。以上两类教材开发坚持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任务实施为过程,建立高效实用的一体化教材体系,更好地满足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需求。

五、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应以智能制造技术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线,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同时兼顾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建设。专业技能实训以机电类的实训室为基础进行网络化改造,实训基地重点建设工业机器人实训、网络化的智能传感实训、智能制造单元实训三种核心技能实训设备设施。建设过程可以和师资培养、教材开发同步进行,并同步探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

总之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新专业,其师资队伍培养、课程体系建設、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都在探索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必将培养出更多的智能制造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高技能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