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北京落幕“爱”生万物
2018-05-11胡巍
4月28日下午,为期3天的2018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GMI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落下帷幕。GMIC自2009年创办以来,现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较具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行业大会,也是连接全球创新者的合作平台。
本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主题为“‘AI生万物”,谐音爱生万物,寓意科学技术要有人文的温度。
大会共设置了20多场高峰论坛,11个主题展区。
在大会展厅内,从配眼镜到高智能互联网汽车,从3D打印的巧克力到在线教育产品, AI(人工智能)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样的展会既是业界交流的平台,也为一些企业提供了展示机会,以及可能获得融资等支持的机会。
在论坛现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Jordan、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主任Tom Mitchell等诸多科技界前沿人物出席大会,并在多个场合展开交流对话。许多科技界人士提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将与美国共同站在世界的领先位置。而到场的一些外国专家,也提出一些不失冷静的观点,既看到了人工智能对未来世界的改变,也提到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不充分的发展状态。
自2009年创办以来,GMIC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较具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行业大会,此次不仅吸引了李开复、张亚勤等国内厂商大佬,也有Michael Jordan、Tom Mitchell等国外科技界前沿人物出席。
一位工作人员正注视着3D打印中的巧克力。商家借助一台打印机,可以为顾客打印小动物、花卉、花瓶等各种形状的巧克力。《中国经济周刊》摄影记者 胡巍I摄
华为荣耀总裁赵明在演讲时表示,AI是由芯片算法、系统等共同组成的完整系统。以此为判定标准,行业中出现三类“跟风式”AI:包装式AI,AI算力无本质提升,原始芯片架构并未升级,虽用“第三代”“双核”等概念包装,实际算力却远远落后;炒作式AI,AI功能无实质落地,比如部分厂商在拍摄功能上冠以“AI”的名头,而实际拍照体验却与宣传效果相差甚远;封闭式AI,AI系统无生态建设,空有处理AI的能力,却不为用户创造体验精彩AI生活的生态环境。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说,国内很多板块,如教育、医疗、安全、智慧城市等,都是在国家规划下做的,数据和政策在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整体规划。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政府的城市治理等因为统筹规划和把新技术尽快应用的趋势,使得国内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统计系特聘教授Michael Jordan认为,在很多方面,其实智能并没有完全建立。我们似乎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但实际上整个体系还需要时间来建立。“建立一个自动化的体系不容易,人们可以用‘人工智能这样一个词来表述,但是千万不要夸大。”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对于中国的AI 发展情况很有信心。“在中国,数据的量获取更容易,也更便宜,整个市场的演化或者迭代非常快。我觉得有这样一些市场优势的话,最后有机会实现创业公司和大公司一起共存的情况。”
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提到了5G。他说,3G催生了移动互联网,4G把视频变成主流,5G会把AI加速。5G不仅仅是网速可能比目前快10到100倍的数量级,更重要的是它会有一些新的应用,如3D高清视频、自动驾驶、实时的车与车的通讯等,都会让这个产业变得更加低价,更快地实现。张亚勤认为5G是基础设施,将会成为AI的催化剂。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说,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经占了世界的半壁江山。在视觉方面和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我们也发展得非常快,因为我们有海量的数据。在那些比较深的科技,像无人驾驶方面,还是美国领先。但是中国有数据的优势和强的政策推动,以后应该是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共同领先的状况。
猎豹移动CEO傅盛认为,AI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数据的开放性和隐私性如何做平衡。在这点上中国企业有机会尝试更多的数据接入,使得整个技术的迭代更快。以前猎豹移动曾想在硅谷组建一个关于AI的研发中心,但是后来还是把研发中心放到了北京。“我个人认为,在算法上,美国的一些技术很强,但是今天,在技术方面,中国很有机会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