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鹏:为“两弹一星”装上“电子心”
2018-05-11
2017年12月19日12时45分,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童志鹏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3岁。
从研制第一批国产军用电台、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到奠定中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基础,童志鹏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军事电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我们都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亲眼看见侵略者对我们的亲人、朋友所犯的罪行。虽然我们没有拿起武器去复仇,但我们一定要用双手,用科学建设新的中国,再也不允许任何人侵略她,再也不允许任何人欺凌我们。”童志鹏生前曾如此发誓。
1924年,童志鹏出生在浙江宁波,194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最热门的电子专业。4年后,他远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1950年童志鹏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那一年,他婉拒了留美工作邀請,毅然决定回国。
回国后,童志鹏仅用一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比美军无线电台更加轻便省电的新中国第一代军用电台,并迅速装备抗美援朝前线部队。
抗美援朝结束后,童志鹏踏上了新的科研征程。1956年,童志鹏参与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微波中继通信接力机和我国第一代机载火控雷达。
“困难肯定是有的,这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找到问题解决就好。有的时候其实是现象复杂,但原因往往简单,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童志鹏生前常把这话放在嘴边。
从1957年到1965年,童志鹏主持完成了新一代军用电台、航空专用电台、航空雷达、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工作。他主持研制成功的地面微波脉冲接力机、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等电子设备与系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电子系统的核心装备。
1972年,童志鹏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按照中央要求,他圆满完成了有关电子测控系统调试任务。1974年,童志鹏担任卫星通信工程测控系统总体任务负责人,其间主持研制的测控系统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他曾回忆说:“(那段时间)工作起来感觉很爽。为了尽快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我们几乎每天加班至晚上12点以后,周末也在加班,没有加班费,宵夜就是馒头就咸菜,但是大家也不觉得累,精神很愉快,干劲十足。”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成荫。1987年,时年63岁的童志鹏担任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他提出:“我们的科学研究应设法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超前一步的工作,而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童志鹏在推动我国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和平流层信息系统等前沿领域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凭借着超前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工作经验,童志鹏领导研究了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成为中国与国际联网最早、最成功的系统之一;他在国内率先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一词,并不断推进该项目预研、顶层设计以及各分系统立项,成为我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
先生远去,风范永存。童志鹏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科技兴军的一生,是创新报国的一生。
(摘自2017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