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018-05-11罗永宁
罗永宁
【摘要】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素养在现在的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小学科学教学追求的理念是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本文主要介绍了科学素养的内涵以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并且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193-01
高素质人才在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的技术拉动着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高素质人才还不能满足我国的实际需求,所以培养具备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已经将科学素养的培养引入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从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是非常欠缺的,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究其原因,必须高度重视从小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科学素养通常就要使学生对于科学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并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知道该如何运用已经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涉及到科学知识的实际问题,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之处。当然科学素养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素养为了顺应时代和生活的发展,同时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其内容受我们这个社会的影响,因此科学素养的实质是多变的。对于科学素养来说,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科学,或者面对科学时我们用什么精神和价值观去对待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影响因素,即科学能力及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等。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国家的振兴和强大要靠教育的支撑,我们经常会提到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需要这些花朵去建设,这些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拥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将会更加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用技术不断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小学是學生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所以应该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时期。老师应该充分的抓住这个机会,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国家的振兴、国家实力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科学兴趣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动力源泉,小学生对于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在科学素养的诸多构成成分中,学生的科学兴趣明显优于其他的方面,但是学生的这种科学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容易被扼杀,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明确把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教育中是一个知识引导的角色,更多注重老师在讲,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课,这样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因为学生大部分都不可能一直在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讲课,可能经常会思想跑神,并且可能有的学生会有问题,但是并不能立刻的提问获得老师的解答。所以对于很多问题都是似懂非懂的状态。
现在进行的科学教学,显然传统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必须做到交流互动,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去做学生的朋友,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多观察并且要敢于质疑,并且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进行及时的解答,不能只是一直去否定学生想法,将学生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之中,提倡学生勇于质疑并且去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就会使学生逐渐地敢说敢问,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慢慢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传统的那种教学模式下,缺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并且老师会经常将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强加在学生身上,而否定学生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好奇心都是比较脆弱的,特别是小学生,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有太多的好奇,如果老师不断的将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进行否定和扼杀,这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所以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活动中讲授到有关种子萌发的课题时,老师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种植的实际经历来进行探讨和分享,自己去制定实验计划,当学生有问题时给予指导,在整个的教学体系中,应该是一个引导的角色。当学生实践完成之后互相探讨,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及其最适宜的温度等,并且对于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注重培养其问题意识,由于科学是以问题开始的,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科学原本就是一个不间断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寻找真理。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很多事情都尚没有自己的观点,很难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去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要以问题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整个课程以问题展开,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中进行学习。当然探索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去质疑,并且敢于质疑,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
(三)注重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众所周知,科学来源于生活,两者不可分离且密切相关,另外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科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才具有实用性,小学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启蒙阶段,小学生目前的思维还处于形成阶段,对于问题的认识比较单一并且是非常不完善的,这就导致他们的认识和理解等方面非常的浅薄,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要特别注意将日常生活和科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因为科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的,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对科学进行探索,将科学知识融入到生活进行理解,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想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要让课堂和生活相结合起来,比如在给学生讲有关浮力的相关知识时,要与实际生活结合,不能只是把课本知识简单的向学生讲解一遍,让学生联想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比如船为什么会在水上漂起来,这里面的原理是什么,带着问题去给同学进行讲解,这样会使学生更易理解,并且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科学的存在。
四、小结
总而言之,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小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素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建设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在进行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雷德玲.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19):83.
[2]叶彩红.厦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问题观察及改进策略[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7(0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