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物技术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应用探索
2018-05-11李伦升
李伦升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完善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是稳定我国农业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将生物技术应用到植物病虫害防治上,能够实现对植物病虫害更好的预防,同时也能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本文首先阐述了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之后分析了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上的应用,以此来促进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物技术 植物病虫害防治 应用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186-02
一、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生物技术开始得到社会的关注,生物技术包括基因技术、微生物技术、细胞工程等,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利用生物学、化学以及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发挥生物组织或者生物个体的特性和作用,为人类提供某一种特需的服务。现阶段,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为我国在减少和控制植物病虫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一)病虫害种类多,外来物种危害大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植物病虫害防治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我国的病虫害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和全球生态问题的影响,很多微生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导致害虫的种类增多。再加之大量农药的使用,使害虫有了一定的抗药性。外来物种入侵也给我国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防治技术不当,植物生长环境恶化
早期我国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上,采取的一般是比较传统的防治措施,人工除虫或者农药除虫,这两种方式在防治病虫害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弊端。人工除虫耗费时间长,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病虫害也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农药除虫虽然有一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很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还会造成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使植物的生长环境恶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一)运用基因工程防治病虫害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一种,在现代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将植物的抗虫、抗病基因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增强植物的抗虫、抗病性,之后将重新组合的基因利用现代化的细胞生物技术转接到宿主细胞之中,新的具有抗病性和抗虫性的基因组合在新的宿主细胞内被大量复杂和表达,最终形成抗病性和抗虫性较强的新型品种。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就有抗虫、抗病性的基因有很多,比如杀虫毒素蛋白基因BT、病毒辣外壳蛋白基因CP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物技术的完善,基因工程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优化物种、提高植物抗虫、抗病性上具有显著的成效,是我国现阶段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生物技术手段之一。
(二)运用工程微生物防治病虫害
现阶段我国的生物技术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已经比较系统和完善,工程微生物技术也是生物技术的一种,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上效果也比较显著。通过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改造,提高杀虫的效果,同时扩大杀虫的范围。另外,工程细菌对地老虎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还可以将BT基因、几丁质酶等杀虫性能较强的基因转嫁到土壤的芽孢杆菌中,这些都是防治地下害虫的重要生物技术。利用工程微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的病虫害,在现代的农业和林业发展中使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显著,其特点也比较明显。据相关资料显示,金钱花存在一种杀虫性较强的基因,通过现代技术进行提炼加工,可以生产制造成杀虫剂,既可以起到杀虫的作用,也可以不污染周围的土壤环境。
四、结论
当前,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基因工程和工程微生物等生物技术运用到植物病虫害防治中,一方面能提高植物的抗虫性和抗药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杀虫的效果,扩大杀虫的范围,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促进我国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生物技术,使其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永范.营林建设中科学防治管理与营林生产的有效结合[J].科学技术创新,2017,(33):136-137.
[2]钱韦,曲静,康乐.生物信息流操纵:作物病虫害导向性防控的新科学[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08):805-8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