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与动机的探究

2018-05-11卫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动机英语教学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缺少主动性。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形成,并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只有在明确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促进语言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动机 英语教学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112-02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外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要。为了改善英语教学现状,我们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微课、慕课甚至VR技术都出现在教学课堂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却不见增长。事实上,英语学习不仅需要借助外界手段,还要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即学习动机。只有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一、背景分析与理论依据

1.研究背景

今年10月,中国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上的成功让世界感叹中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英语教学却不甚乐观,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消极和冷漠的态度,学生们对待英语学习如同看客。虽然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却收效甚微。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的内心究竟是如何对待英语学习的,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什么?

2.理论依据

20世纪末,许多语言学家都在讨论“动机”的概念。H.Douglas Brown认为,动机是促使学习者参与特定活动的内部驱动、情感和渴望;Dorneyei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动机包含4个方面:语言学习的兴趣、渴望拓宽视野;渴望挑战以及渴望认识新的社会;Littlewood则认为成功的体验在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综合来说,动机是人的内心对认知这个世界的渴望,是驱使一个人完成某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如果教师能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有效地进行激发,她/他就能完成任何形式的学习任务。

二、中职学校学生外语学习动机调查

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差,他们认为未来并不需要英语,故而忽视了英语的学习。那么,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动机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一)调查研究阶段

从2017年3月到7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样本检测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对2017级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学习动机调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动机类型、动机与学习态度以及动机与教学策略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确认。

(二)调查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经过动机的激发、教学策略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变。实验班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班(平均分高出3.1分,通过率高出4.45%,优秀率超出4.35%),SPSS值为0.82。与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教师的教学策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三)中职学校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类型

1.工具型动机和融合性动机

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希望通过利用第二语言达到自己的目标,侧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实际价值和好处”。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希望自己能融入第二语言的文化中,表现出对于该种语言下的文化和人民的真诚的个人兴趣”。(Lambert, 1974,p.98)

职校学生对待英语学习态度基本分为两类,一部分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在校期间专注于专业课,对英语学习只要求及格即可,缺乏积极的态度,学习的效率低。这些学生符合工具型动机特點;还有少部分学生热爱语言学习,对英语国家文化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踊跃,与教师互动频繁,课后会主动探究语言的奥秘,寻找中西方文化差异。这类学生具备融合性学习动机,是外语学习的中坚力量。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从学习者自身来说,学习是否有效还来源于内、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外部动机则是“由个体从事的获得意外的刺激诱发而产生的动机。这种活动本身并不能给个体带来直接的满足,但通过这种活动却可以得到另外一种有多种效应(活动以外的刺激)”(Csikszentmihalyi和Nakamura(1989))。

职校学生学习英语多数是为了得到毕业证书或者得到某些工作机会,由外部因素推动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而且曾经的痛苦体验,让他们无法从学习中得到愉悦,故而缺少学习的欲望。而内部动机强的学生恰好相反,他们积极探索,努力认真,愿意迎接挑战。通过调查发现,态度越积极,内部动机越强,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再借助高效的教学设施,就可以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进而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的课堂效率,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秦晓晴. 《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J].外语研究2002a(4)

[2]Dornyei, Z. 1990 Conceptualizing motivation in foreign-language learning. [M]40.i.45-78

[3]H. Douglas Brown.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San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1987

作者简介:

卫萍(1976-),女,汉族,辽宁大连人,高级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动机英语教学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