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学习动机内化与大学英语课堂动机策略的应用

2018-05-11高敏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效果

【摘要】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动机教学策略一直在二语习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二语动机理论模式的关照下,探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二语学习动机,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二语动机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112-01

自 Gardner & Lambert (1959[1], 1972[2])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二语习得研究课题。二语教学中已经有了丰富的学习动机研究模型和成果。课堂作为师生直接教学的第一学习场所和情境,在学习动机的内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语学习动机策略建议中也都强调要营造合适的课堂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学情境层面。第一,增进师生交流。传统的英语教学可谓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鼓励学生以提问、回答问题、参加小组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第二,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帮助学生组建优势互补的3-6人合作团队,通过辩论、解决问题、角色扮演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多媒体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学习社区,促进学生学习。

张正东教授[3]和文秋芳教授对动机的分类思想模式如出一辙, 他们分别认同将动机分为内部 /外部动机和深层 /表层动机[4]。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统筹兼顾地使用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激励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外在动机而言,教师要努力做到:1.变奖励为激励。对于学生常规学习的奖励应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可以给学生奖励小礼物,但是礼物的选择应该尽量个性化,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从而形成更强烈的学习愿望。2.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教师的表扬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不能是随意的,无条件的,因为只有學生真正付出努力从而得到的表扬才会使他们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和奋发图强和努力学习的动力。3.注重课堂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就内在动机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多样化,涵盖听说读写译等方方面面,综合提升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2.采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自主需求。3.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建立温暖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归属感,促进学习进步。通过拉近师生关系,如给予学生一对一的辅导,组织课外学习活动等行为,可以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促成学生的勤奋向学。4.促进学生工具型动机向融合型动机转化。当前我国的外语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外语学习主要受外语证书类考试、求职等工具型动机的影响,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差强人意。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催生学生的内在融合型动机,这将大大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多渗入跨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认同感,那么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中产生发自内心的对英语语言的喜爱。

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大班教学为主要形式。由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大班教学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较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掣肘了教师动机教学策略的有效使用,比如教师很难给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要使动机策略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情境层面增进师生交流,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平台,使技术真正融入教学。与此同时,综合运用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激励策略,促进学生工具型动机向融合型动机转化,从而成功激励学生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Gardner, R.C. & W. Lambert. Emo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59, 13(4).

[2]Gardner, R.C. & W. Lambert.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72.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3-5.

[4]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28-30.

作者简介:

高敏娟(199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学法,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