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公益实践为载体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8-05-11张彬慧许珂余辉
张彬慧 许珂 余辉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文章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公益实践活动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实践 “90后”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8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今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当前,社会正处在大变革、多元化的时代,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反映在价值观上,出现了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現实主义转变、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发展的趋势。在多元化价值观冲击的今天,只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避免因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交往虚拟化带来的精神震荡。
一、公益实践活动的育人本质及其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其中,公益实践无疑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合适的载体之一。公益活动是一种以慈善公益精神为道德基础,以活动者的意愿为实践基础,以学生的普遍参与为发展基础的,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典型实践。这种实践型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民生,正确看待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时,大学生通过公益实践重新思考自我的定位,在实践中去反观、反思、反省,重新树立社会责任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把课堂上教条式的灌输,转变为学生自我价值寻求过程中自我的体会和觉悟。“开展公益活动,能帮助大学生分清正误、明辨是非,坚信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坚定不移地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二、公益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实现
大学生公益实践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教育,把外在的规范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准则。从这个育人目标出发,大学生在选择公益实践项目时要注意层次性、服务性和教育性三个方面。“层次性,即要根据高校的定位和特色;服务性,即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需要;教育性,即要根据育人的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一)宣传公益理念,营造公益氛围
公益不是单枪匹马的个人行为,公益实践在践行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媒介进行宣讲。“社会公益服务作为一个品牌推向广大学生,推向社会,这个过程也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文化的推广和播撒。一种社会责任担当文化氛围形成的影响力是任何说教和灌输难以企及的。”
目前,大学生公益理念的宣传并不成熟,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大学生公益网站却很少。所以,建设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公益实践网站,对营造公益氛围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公益理念的宣传还可以通过开设公益专题讲座,开展公益精神演讲比赛、主题教育活动,观看弘扬公益文化和精神的影片等方式进行,达到全方位营造践行公益精神、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正面氛围。
(二)践行公益行动,发扬公益精神
目前,大学生公益实践的主要途径还是服务型社会实践,从范围上来划分,可以分为校园公益实践和校外公益实践。
校园公益实践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园公益性质的劳动和服务。如清洗教室课桌、整顿校园海报墙、打扫校园卫生等等。校园公益实践能帮助学生在个体层面学会独立,适应集体生活。
校外公益实践的内容更为丰富,根据层次性、服务性和教育性三方面的要求,大学生公益活动可以参加各种志愿者组织,例如在2016年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志愿者“小青荷”们就以专业、热情、奉献的姿态感动了所有参会嘉宾和游客。同样的,无论是世博会、浙商大会还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中间都闪动着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再者,回到公益实践关注弱势群体的层面上,大学生可以通过慈善义工、物质捐赠、爱心帮扶等方式为需要的群体送去自己的一份爱心。在无偿劳动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三)树立公益榜样,带动公益热情
公益实践活动在开展的同时,也需要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以点带面,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到公益实践中来。可以开展公益之星的评选,也可以将公益要求列入到大学生综合测评的的德育评分体系,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要求中。
对高校而言,公益实践能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必须重视以公益实践为载体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