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轼人生态度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8-05-11周晗嫣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生态度苏轼理想

周晗嫣

【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其词开放豪迈,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苏轼亦善书,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积极用世的政治理想,执中持平的品格,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开朗幽默的“坡仙”气质,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等,共同构筑成他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式,为后人景仰、倾慕,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学子的精神与心态。

【关键词】苏轼 人生态度 理想 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09-02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大文豪之一。他,多才多艺,快意人生。他的词,名篇众多,脍炙人口,恣意挥洒,自开豪放一派。他的书画,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就连饮食人生,也是亲民爱民,丰富多彩。他就是這样一个超脱的文人、豪放的词家、浪漫的诗人、潇洒的人间过客,一个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生大师。他一生坎坷,一直处于新旧党争之中,深受两党的排挤,饱受宦海沉浮,一生经历两次在朝——外任——贬谪的过程,既经顺境,复历逆境,荣辱、祸福、穷达、得失兼于一身。这种坎坷的人生际遇,使得他在诗歌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他执着而善于变通,独特的思维和人格,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始终如一保持着自我,未曾有所改变,他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对于指导中学生的政治、学术、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政治态度,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经世济时为己任,坚持操守,勤政爱民

苏轼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剧发展的时代。自22岁进士以来,苏轼一直在宦海中沉浮。神宗熙宁年间新法实施,苏轼虽然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反对,自请外任,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处地方官。后因作诗被指为“谤讪”朝廷,在湖州被捕入狱。又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佑年间,保守派执政,又因反对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绍圣初年,新党上台,被远贬惠州、儋州,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后遇赦北归,病死在常州。这样的经历使他的内心充满了重重矛盾。例如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此词比较突出地体现出了苏轼当时的心情,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苏轼的政治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迥然有别,在改革内容上,他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而非法治之罪也”,他强调改革吏治,克服“任人之失”(《策略》第三);在改革的方式方法上,他反对骤变,主张渐变,反对鲁莽轻率,主张稳健改革,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拟进士对御试策》)。这一系列对国家时局的认识和判断,即使在今天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艺术态度,以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为基石,挥洒自如、不断创新

(一)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

苏诗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时代风貌,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历程,同时也发展了宋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集中代表了宋诗的特点。从内容上看,苏诗大致可分为反映现实的政治诗、表现自我的抒怀诗、歌咏自然的景物诗、因物寓理的理趣诗、咏物题画诗等五类,主要特色一是以文为诗,如《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二是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巧,如《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 三是语言清新流畅,圆熟自然。四是兼备各种体式,尤以七言诸体为妙。艺术风格以清雄豪放为主调而兼具多种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其风格也有不同表现。

(二)苏轼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轼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袖,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学创作代表着北宋时期的最高成就,宋诗、宋文、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了高峰,书法、绘画也有极高的造诣。他是在宋型文化滋养下,产生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与全才,在他身上,也典型地体现着宋型文化的精神。无怪乎刘辰翁会感叹: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辛稼轩词序》。)”他这种敢于在文化上创新的思维与当前坚持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理念是一脉相通的,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是在观念上,突破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把词与诗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一扫旧习,以清新的字句,豪迈的笔力和纵横的气象来写词,形成了与苏诗风格相似的词风。

二是在内容上,进一步突破了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藩篱,凡是诗能表现的内容,他几乎都用词表达了出来,扩大了词的创作视野,开拓了词的境界。以前之词,题材狭窄,内容贫弱。苏轼革新词体,使词从“花间”“尊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不仅写男女之情、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等传统题材,而且把诗人惯写的怀古感旧、伤时论世、说理议政等题材和内容全部纳入词的创作领域,凡可为诗者皆可入词,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

三是在风格上,于柔媚婉约之外,另创恢宏雄迈的豪放词风,这在两宋词史上是一次重大转变,为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开了先路。唐五代以来,词以婉约为宗,风格单一。苏轼对弥漫词苑的浮艳柔媚之气极为不满,于柳永与婉约词派之外,另立一宗,成为宋代豪迈词派的卓越开创者,使宋词的艺术风格趋于多样化。

三、生活态度,以佛老的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为坐标,旷达乐观,宠辱不惊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纵观苏轼的生平以及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的一生多次受到排斥打击,遭受了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时时处于人生的逆境,面对这如梦的人生,他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与佛、禅、道、玄诸家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的人生哲学很好的结合,构成了苏东坡洒脱无拘,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人生哲学,无论遭遇了怎样的逆境,内心都能保持着那份“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的平静与安详。

他被贬当时被称作“瘴疠之地”的惠州,作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贬谪流放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幽默的笔调化解之,表现出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其乐观旷达的精神可见一斑。在过大庾岭时写下“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不仅毫无悲戚之感, 反而把自己的垂老投荒看成是“穷猿既投林, 疲马初解鞍”, 表現出一种身心解脱的巨大欣喜。

他在谪居黄州时缘于对生活的热爱,自创了东坡肉的做法:“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灶烟焰不起,待他熟時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用自己的乐观、豁达从容应对人生的低谷,笑对人生,无惧无怨。

他被贬儋州,地荒人稀,生活极其贫困。面对接二连三的政治打击,他没有感到绝望。一方面,取而代之的是坚守那颗平常心,随缘自适,享受着人生清贫的快乐,坚持为当地土族人民做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另一方面,他彻底放弃了尘世间功名利禄的牵绊。对是非荣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做到坐忘得失,泰然处之。发出“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感慨。没有一丝的哀怨之情,真真切切的把海南当作是自己的家乡,达到了“无往而不乐”的人生境界,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

四、苏轼人生态度的指导意义

苏轼的独特人格魅力,在于他在社会与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出特有的精神风采。由于他所具有的天才的艺术表现力、极其诙谐幽默的个性、极其渊博的学识,以及对社会世事的深刻体验与洞察,使得这种参与、表现、影响与存在,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开阔的视野、旷达的境界、艺术的美感。

苏轼以他一生的经历和实践为人们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的标准:

一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二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苏轼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健全、最融通,也最为后人所仰慕的一种人格模式(《康震评说苏东坡》),他的人生模式和文化性格影响着后世文人,也必将继续影响今后更多学子。其坎坷经历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生命意识、人生哲学和文化性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国无数的文人所倾慕。不仅歆羡他的文学成就,更向往他洒脱飘逸的气、度睿智深邃的风范、超然旷达的性格内涵,特别是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受到挫折时,往往从苏轼的作品中去寻找精神的慰籍,从苏轼式的洒脱中去寻找心灵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苏轼.苏东坡全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2:65-68

[2]沈祖芬.宋词赏析.北京:中华书局,2005.08:45-46

[3]林语堂.《苏轼传》.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09.78-82

[4]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中华书局,2005.12.

12-16

[5]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中华书局,2008.01.28-32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苏轼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