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评估
2018-05-11王冰
王冰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我国正在实施的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该工程可以改良沿海地区的生态状况,建立起沿海地区的生态屏障,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作用。沿海防护林体系对提高沿海地区的生态效益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环境的改善,产生的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有益的所有影响和有利效果。生态效益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全面评估该工程生态效益对掌握工程建设现状,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
1 辽宁省沿海防护林基本概况
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区位于辽宁省南部,东起浑江口,西止绥中县万家乡孟家屯与河北省分界处,共涉及全省沿海6市20个县(市、区)(不含大连市,下同),海岸线长度为660.8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度为614.8 km,岛屿海岸线长度为46.0 km。辽宁省自1952年开始有些县、区沿海防护林带基本建成,对海风侵袭的抵抗,农田保护发挥了显著的作用,1987 年林业部海防林会议后辽宁海防林建设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1年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二期工程规划,建设期限为2001—2010 年。经过多年的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逐年增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并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已初步建成海岸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体系。
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十年工程期的验收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和2010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十年期间的年报统计资料等相关参考资料。
3 评估指标
通过对表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评价,确定出7个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7个指标如下:林分年释氧价值、林分年净化水质价值、林分年固土价值、基干林带防护价值、林分年保肥价值、林分年调节水量价值、林分年固碳价值,表1给出各指标及其计算公式见表1。
表1 生态效益评估指标及计算公式
3.1 保护基础建设效益
海岸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第一道防线,对沿海地区的各种基础建设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保护基础建设效益以基干林带防护价值(C27)来衡量。
3.2 保育土壤效益
保育土壤效益即为固土保肥效益,包括固土效益和保肥效益。固土效益以林分年固土价值(C32)来衡量,保肥效益以林分年保肥价值(C34)来衡量。
3.3 涵养水源功能效益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是森林通过截留降水并予以吸收和贮存,地表水转为地表径流或地下水的过程。本文选择调节水量和净化水质2个指标来反应涵养水源的功能,分别用调节水量价值(C36)和净化水质价值(C37)来衡量。
3.4 固碳释氧效益
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固定碳,释放氧。固碳释氧效益包括固碳效益和释氧效益。分别用林分年固碳价值(C39)和林分年释氧价值(C41)来衡量。
求算各评价指标的参数见表2。
表2 各评价指标详细参数表
4 评估结果
辽宁省沿海防护林2010年保护基础设施效益为2.1亿元;保育土壤效益37.8亿元,其中固土效益为4.8亿元,保肥效益为33.0亿元;林分涵养水源效益为212.2亿元,其中林分调节水量效益为163.7亿元,林分净化水质效益为48.5亿元;林分固碳释氧效益为189.3亿元,其中林分固碳效益(C39)为51.5亿元,林分释氧效益(C41)为137.8亿元。2010年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取得的生态效益价值为441.4亿元。
5 结语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长期、宏伟的生态建设工程。随着辽宁省二期工程建设的深入,沿海防护林工程区内的森林资源总量呈现增长的态势,其所产生的效益(生态、经济、社会)价值也持续增加,为社会贡献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促进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对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
[1] 徐文君,邢志远.论辽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25(3):32-35
[2] 韩友志,邢兆凯,于雷,等.辽宁省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技术、经济措施、及规划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7(4):35-38
[3] LY/T 1721-200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2008
[4] 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上册)[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5] SL190-96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