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临其境》入手再论影视声音的表现功能
2018-05-11秦耀华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秦耀华(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声临其境》是全国首档原创声音竞演真人秀,以台词功力作为评判演员能力的标准,虽然是一档“真人秀”,但节目已经告别了娱乐性,而成为了一本可以看的台词教科书,让“声音”这个最容易让我们忽略的演技,从幕后真正走到了台前。
一、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发展历程
1927年,美国著名的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给世界电影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当《爵士歌王》中的主角Al Jolson说出影史上第一句台词:“Wait a Minute, Wait a Minute, You Ain't Heard Nothin' Yet!”,这句著名的台词标示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人们高呼“伟大的哑巴开始说话了”,在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内第一台卢米埃兄弟电影中的火车朝人们驶来的那种惊异感再一次被唤醒。
应该说,电影从来都不是无声的。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前,人们借助乐师给电影配乐;在日本,甚至有专门的说唱演员,当影片放映时,他们以说唱形式讲解影片的内容。所配乐曲一般是由乐师根据银幕展示的剧情即兴演奏;但有些影片,例如1908年的法国影片《吉斯公爵被刺》,则由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专门为它作曲。放映时,乐师根据作曲家提供的总谱演奏。不用说,演奏的规模视条件而定:大多数是由一位乐师独奏(钢琴或小提琴),有时由几位乐师合奏,偶尔则出动交响乐队。
声音的闯入必然打破已经形成的“元素平衡”。所以,在有声片出现的初期,一些艺术家和电影理论家对声音抱有怀疑,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电影观众对声音的态度却是一致给予欢迎。在默片时代形成的影像艺术面临着自身被淹没的危机。电影艺术家们对声音的态度由怀疑、对立到采纳的转变,使这种“危机”转变为发展的“契机”。爱森斯坦等人关于有声片的宣言,他们的“音画蒙大奇”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是上述转变的典型代表。
到3O年代,声音已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默片时代已经出现的类型片,由于声音的出现而更趋成熟,更多样化;至于音乐喜剧片、警匪片,如果没有声音就无法出现和发展。声音也为电影表现提供了更具写实效果的条件。在“音画艺术”趋于成熟的30年代,写实主义思潮几乎波及各国电影作品。
大约从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电声学及录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影声音的质量和表现力也大为提高。从技术上说,声音的“清晰度”已达到画面“清晰度”的水平,亦即从声场(录音场所)、电声设备以及录音技巧上来说,这已不成问题。同时,由于新现实主义遍及全球的影响,电影中外景与实景的比重越来越大,画面背景上出现的自然声源也更丰富了。同期录音以及对逼真性的日益重视,音响效果的比重自然地增加了。这时,不论从技术条件还是从艺术实践来说,在国外的一些电影中不仅视觉和听觉因素已达到了平衡,而且在听觉范围内,人声(指人的声带发出的声音)、音响效果和音乐三个方面也已达到了平衡。
在七十年代,随着电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道尔贝(Damy).DBX和波尔温(Burwen)等几种降噪系统。这种系统日益广泛的运用,使环境音响的艺术表现力更丰富了,同时也对电影剧本提出了认真考虑声音的运用的要求。
八九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电影业借高科技的威力,以炫人耳目的视听效果再度复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环绕声的使用,它以无以伦比的感染力彻底征服了观众。
如此说来,《声临其境》可以是影视技术发展潮流的一颗小小砂砾,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算以一种综艺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声音在影像中的重要性。声音,从来都是重要的美学论题,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的思考。
二、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表现功能
电影和电视发展到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丰富多彩。创作者已经越来越注重声音在电影电视的运用,在人们的印象里,那些优秀的配音,悠扬的音乐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每每提及总是激动不已,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创作发挥的作用愈加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审视。
(一)声音的形象塑造
借助《声临其境》的舞台,声音艺术也得以实现最广泛的普及。王劲松老师表演的《教父》被主持人王凯狂夸是接近马龙白兰度、最好的一版《教父》。王劲松老师说自己配音时想的就是马龙白兰度,就是要最像马龙白兰度。梅婷配音《唐山大地震》中徐帆饰演的李元妮,语气语调中饱含了对地震天灾的愤怒,对当年未救出女儿的无力和无措,以及时隔32年再见女儿的难以压抑,在那一霎那,只有台词,没有环境,角色就这样凭借声音被塑造出来。
朱亚文也曾这样评价《声临其境》的节目意义:“演员从事的是一门音画艺术,我们不仅仅在镜头前表演,我们更多的是要用台词,用自己的身心体验去打动观众,这个舞台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此。”通过这个舞台,我们知道韩雪淑女形象的背后其实还充满童心,一段《海绵宝宝》不知萌化多少观众;朱亚文除了给观众带去强烈的荷尔蒙进击之外也可以撒娇、卖萌;尹正,面对顶级戏骨和话剧演员张丰毅、孙强老师毫不逊色,《士兵突击》中不仅神还原人物性格、情绪,一句“你懂做兵的这份尊严吗”更抓住了人物灵魂。
(二)声音的空间造型
在影视艺术中,人声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着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在影视制作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表达和揭示影视主题。电影《无间道》刘德华与梁朝伟那段经典对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就音乐而言,它的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它可以表情,亦可以表意,或者表达某个情景和场景。通过人的耳朵和大脑,原本看不见的音乐可以转化成人的视觉,而且视觉所展现的场景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就如电影画面的移动、切换、转场一样。还有,音响会增强画面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如果将一种音响加载在另一画面上,那么画面原有的空间就被大大扩展了,画面的意义也更加丰富。例如,画面是旧社会一位十八九的女孩在大街上卖身葬父,而画面外传来的声音是同情声,还有啧啧的讥讽声。虽然在画面上看不到这些发出不同声音的人,但在观众的想象中这些人是在围观着这个女孩。
而在这里由于同情声和啧啧的讥讽声的运用,画面的空间被扩大了,使这个卖身葬父的女孩的这个画面中不再单调而是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从上述例证中可以看出,声音不但具有创造画面形象的能力,而且如果将特定的声音加载或赋予某一画面上,那么画面原本具有的意义和内涵不但被丰富了、生动了,而且也可能被改变和修饰。
(三)声音的主题表达
在影视片中运用声音表达和渲染主题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最逼真的一部。片子在一开始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一场中,用惊心动魄的音响效果把战争的残酷、惨烈表现的淋漓尽致。看过此片的人们很难忘记那子弹摄入水中、打进肉体的可怕效果。导演和音响设计人员还两次使用了“主观音响”的手段,一次是登陆作战中,一次是在桥头遭遇战中,刻画人物在恐怖的战争场面中无法忍受处于短暂“失聪”状态的心理感受,本片的音响运用不但使观众加强的对画面难忘的效果也起到了揭示和深化统一主题的作用。还有在运用声音调动观众情绪,相对于画面而言,音乐是最能调动人的情绪的工具。在某些情况下,用音乐进行气氛的营造和渲染比用纯粹画面更有效,更能抓住观众的心理。
在电影《泰坦尼克》的结尾导演使用了该篇的主题曲《我心依旧》不但恰当地表现了电影主人公处在那种环境下的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且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使影片主题和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也表现出了杰克为爱牺牲的伟大、露丝对杰克的无限怀念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于失去杰克的无限痛苦,并把这份痛苦化作生存下去的勇气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比任何人为的表演、痛哭、解说都来得简洁、巧妙和含蓄。
三、结论
不管怎么说,《声临其境》的出现已经代表了国产综艺加快了从娱乐性向文化专业性过渡的脚步,抹去追求爆款、流量等虚无缥缈的头衔,回归到追求演员身上最深层次的内涵,这对整个影视圈、对观众来说都是不错的态势。当然,我们在影视制作中也不能过分地夸大声音的作用。影视创作是视听双重元素的序列组合,只有当我们对影视表现的各个元素的特性有所了解掌握后,我们才能在影视制作中科学地运用这些元素,并发挥它们各自的表现优势。声音的特性及其巨大的应用潜力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塞尔·马尔丹著,何金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2]周传基著.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3]奇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陈功.电影声音艺术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