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练功反应预防偏差
2018-05-11张海波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文/张海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
练功反应是在练习气功的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感觉和身心变化,也可延续到练功后,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可分为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
正常反应莫惊奇
正常的练功反应是功法效果的一种体现,是常规、自然出现的,故此又称“功效反应”。
动触反应最常见
“动触反应”,动是运动,包括肢体动作、肌肉跳动等;触是感觉,包括感官感觉和机体感觉等。隋朝僧人智觊所著的佛家气功著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名《童蒙止观)中记载着“痛(或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等 八种感觉,又称为“八触”,又有“ 掉(动摇)、猗(修长)、冷、热、浮、沉、软、坚”等八触之说,合称“十六触”(文中的“八”“十六”泛指多次,并不只限于八或十六)。其中以热感为最为多见,肌肉跳动感次之,再次为其它感觉(或见身体感觉缺失、自感增高或矮小等)。动触反应多出现于局部,且多为短暂出现,无不良影响,对待这种反应要尽量顺其自然。
疏经通脉会出现
明代中医药大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功法习练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疏经通脉的感受,如感到经络循行部位的跳动、气机运行,经络敏感者可能出现循经传感现象(经行部位发热等)。这也是古人观察、体会经络的主要方式。
部分患者练功后,因体内真气充沛,经络疏通,冲击病灶,而出现患处疼痛等症状比以前明显,或旧病的症状重新出现,这在练功中被称为“翻病”。这种反应虽有痛苦,但令人神清气爽,与通常患病的重滞感不同。此时可适当减少练功时间,调整练功量,坚持练下去,待病灶瘀滞之气疏通后,症状会随之消失。
练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身体温热,是练功时血液在体内畅通循环的表现;
多见汗出,以微汗最佳;
可见头脑清晰,精力充沛,毛发、指甲生长迅速,皮肤光泽,面色红润,甚至白发变黑等“返老还童”现象。
机能改善是表现
练功后一般会出现消化机能改善的现象,表现为胃肠蠕动加快而产生肠鸣、排气增多、大便通畅、食欲增加、消化能力加强等。或见练功者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正如《素问·刺法论遗篇》中记载“肾有久病者……饵舌下津令无数”,这是练功得法的表现,应缓缓咽入腹中,既有助消化,又能滋肾养阴。这也被金元名医四大家中的养阴派“掌门人”朱丹溪称为“养阴之无上妙法”。
异常反应要注意
练功初期,人体尚未从生理心理上适应三调的过程,如果操作不熟练,会出现一些不适感,一般以头痛头涨、胸闷憋气、心慌不安、肌肉酸痛等比较多见。这种异常反应 的不适感较轻。
在出现异常反应后,练功者应当及时查找原因,不清楚的要及时向专业老师寻找帮助。只要及时从各方面纠正、调整,一般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但如果不予重视,任其发展,则会造成偏差。
防治偏差重在防
气功偏差是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生理、心理功能紊乱,思维情绪、行为举止失常,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不能自行缓解的身心状态。练功偏差被俗称为“走火入魔”。“走火”是道家修炼术语,即因火候失调而气机逆乱;“入魔”为佛家修炼术语,是对入静后出现的幻觉信以为真。前者属生理功能紊乱,后者属心理功能紊乱。二者往往相互影响,共同出现,故“走火入魔”并称。
练功时,在认知、操作、练习强度、时间等方面出现三调操作不当问题时容易造成偏差。精神病高危人群学练气功时也容易出现偏差,但气功修炼可能只是诱因,根本原因还是练功者本人多有精神病史或有家族史,或有内向、孤僻、敏感、缺乏逻辑性思维等分裂性人格的表现。
这两类不同的气功偏差需要仔细甄别,二者的预后不同。前者预后较好,经治疗大都可以完全康复;后者预后较差,难以治愈,且有可能演变为精神分裂等疾病。
临床防治偏差,重点在预防。所以习练气功时要根据患者出现偏差的实际情况,从练功原则、练功要领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气功,以助偏差纠正。一旦发生偏差,应立即停止练功,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纠偏信心。练功者本人也要及时进行自我纠偏,改变不当的姿势、意念、呼吸等三调操作方式,同时配合自我按摩、点穴、导引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