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观察
2018-05-11杨兰
杨兰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 遵义 563000)
新生儿的NRDS能够导致早产儿出现死亡,发病的原因为肺发育并不成熟、肺泡PS少。外源性的PS治疗对NRDS的临床疗效较好,在国外已经成为治疗NRDS常规的方法[1]。为了研究PS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我院对其开展了深入探究,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家属同意,抽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实施治疗新生儿NRDS的90例患者,胎龄的区间为28~41周,平均的年龄是(35.12±2.10)周,其中男性是47例,女性是43例;全数病人上述的资料相比的差别并不显著,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全数患儿都使用固尔苏(H20030599,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提供),剂量是200mg/kg,病人给药之前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吸净,把药物使用的溶剂全数溶解,加热到37℃,使用无菌的注射器对药液进行吸取,分别取仰卧位和左侧、右侧卧位以及再仰卧位通过气管插管把药液缓慢的注入肺内,在每个体位中将1/3剂量注入,注入的时间约为2min,在注入完成之后均运用复苏囊进行1~2min的加压呼吸,其频率为40~60次/min。为了降低损失药液,用药之后6h不给予拍背吸痰,但明显的气道阻塞患者除外。
1.3 评估方法
(1)显效:患者呻吟消失,没有酸碱的平衡失调以及电解质的紊乱,呼吸平稳,血气的指标正常。(2)有效:患者呻吟消失,血气的指标好转,呼吸较为平稳。(3)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之后,全部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治疗的显效为63例(70.00%),有效为24例(26.67%),无效为3例(3.33%),总的有效概率是96.67%。
2.2 肺功能
经过治疗之后,对新生儿的肺功能进行检测,患儿在用药之后同用药之前进行比较,肺功能都出现明显的改善,使用呼吸机的参数出现明显的下降,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详见表1。
2.3 机械通气参数变化
经过治疗之后,对新生儿的机械通气进行检测,治疗之后PIP、FiO2、PEEP同治疗之前相比,都具备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新生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s)
表1 新生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s)
?
表2 治疗前后机械通气参数变化
3.讨论
新生儿NRDS是导致新生儿发生死亡的最为主要的一个死因,该病的特点为病情快、起病急[2]。固尔苏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外源性的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对降低NRDS的患儿病死概率中使用价值较高[3]。它是肺泡的表面物质通过科学制作的,用此药后可降低肺表面的张力,使肺泡萎缩受到抑制;改善气道的顺应性,使气道阻力降低,以使患儿在自主呼吸产生的耗氧量降低[4-5]。
在本次的研究中,全部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的显效为63例(70.00%),有效为24例(26.67%),无效为3例,(3.33%),总的有效概率是96.67%。对新生儿的肺功能进行检测,患儿在用药之后同用药之前进行比较,肺功能都出现明显的改善,使用呼吸机的参数出现明显的下降,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对新生儿的机械通气进行检测,治疗之后PIP、FiO2、PEEP同治疗之前相比,都具备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将肺表面的活性物质治疗相关措施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病情的改善,能取得优良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群娥,徐艳,刘建平,等.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317-319.
[2]钟鑫琪,崔其亮,黄为民,等.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4):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