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升降插杆式轮作南方坛紫菜技术

2018-05-11王亮王强唐兴本

水产养殖 2018年5期
关键词:条斑浮球丝状

王亮,王强,唐兴本

在江苏沿海地区,条斑紫菜的栽培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而坛紫菜栽培主要集中在福建等南方沿海,其栽培面积占全国的95%以上。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地区就开始进行南菜北移,但坛紫菜育苗技术问题、壳孢子采苗问题、坛紫菜栽培产量问题、加工出口问题等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随着相关技术的完善和市场的开放,到2014年,连云港地区坛紫菜栽培面积猛增到近万亩,2016年坛紫菜栽培面积增加到数万亩。

条斑紫菜和坛紫菜有不同的栽培适宜温度,在条斑紫菜栽培前,适当控制坛紫菜栽培密度,利用条斑紫菜的栽培筏架和设施轮养1.5~2.0个月的坛紫菜,可收获坛紫菜500~700 kg/667 m2,按照收购价6~10元/kg进行推算,可增利润达到2 000~6 000元/667 m2。到11月中下旬,在条斑紫菜海上出苗并即将分帘时,撤除栽培坛紫菜的网帘,整理栽培坛紫菜筏架等,继续轮养条斑紫菜,增加了每年紫菜养殖的纯收入。

下面笔者根据连云港地区坛紫菜栽培情况,介绍一下北方升降插杆式轮作南方坛紫菜技术。

1 海区

坛紫菜栽培对海区的需求,和条斑紫菜海区基本相同,海区均为泥沙质、泥质池底。栽培水深根据具体情况定,尽量控制在落大潮时,栽培点的海水深度在3 m以上。要检测营养盐等情况,尤其含氮总量不得低于200 mg/m3,海区海水比重为1.015~1.025,水流速 25~60 cm/s。

2 网帘

2.1 网帘结构

2.1.1 网线 聚乙烯与维尼纶按5:5或 4:6的比例,以9×3的方式混捻,总股一般为108股或117股。

2.1.2 网目 菱形,26~30 cm。

2.1.3 网帘规格 长9.0~9.3 m、宽1.65~1.75 m。

2.1.4 网纲 边纲用Φ6~7 mm的聚乙烯绳,聚乙烯吊绳通过浮绠(缆)拉平两边网帘,吊绳长1.6 m,Φ6 mm。

2.2 网处理

2.2.1 新网 要高温蒸或煮,充分浸泡,反复冲洗,直至没有泡沫,晒干备用。

2.2.2 养过条斑紫菜的网帘 要挖坑,埋在泥底;待网帘上的生物尸体全部腐烂,网帘采苗前,将网帘放在侧卧的水缸内,用高压泵反复冲洗,直至干净后晾干备用。

2.3 组网

将3~5片网帘重叠整齐,在网纲上扎扣结,扣结间距1 m,保证重叠的每片网帘大小、松紧度基本相同。

3 筏架

3.1 筏架的组成

3.1.1 浮缆 亚麻绳或聚乙烯绳,Φ16~18 mm,长度为 120~150 m。

3.1.2 升降插杆 采用毛竹或玻璃钢杆作为支柱,毛竹稍部Φ4~6 cm,长度13~17 m;玻璃钢杆为中空管,直径及壁厚分别在5.5~6.5 cm和5.5~6.5 mm,长度13~16 m。采用人工或半机械方式将毛竹或玻璃钢杆插入海底,插入深度为2.5~3.0 m。一般在距顶端以下15~20 cm处固定吊挂浮绠(缆)的亚麻绳或聚乙烯吊绳,吊绳Φ6~7 mm,长度为3.0~4.0 m。

3.1.3 桩缆 聚乙烯绳或亚麻绳,Φ16~18 mm,长度为海水深度的5倍以上。

3.1.4 桩根 在距桩根顶端30 cm处打孔以留着穿扣桩缆。用Φ10~12 cm、长度为2.6~3.0 m的洋槐树或松树或者水泥坠等作为桩根,用人工斗打等方式将桩根纵向埋入海底,埋设深度为桩根顶端距海床 1.0~2.0 m。

3.2 升降筏架布局

3.2.1 单个筏架布局 在连云港海区有两种布局,一种是33.3×667 m2的近方形单框,另一种是20×667 m2的近长方形单框。

33.3 ×667 m2的单框,横向长度 100~104 m,纵向长度120 m。每个单框纵横方向均用11根Φ16~18 mm的浮缆,将单框分为100个小框;再用3根Φ10 mm,长度12 m的亚麻绳浮绠再次将每个小方框分为4个长方形小框;每个小长方形框内各张挂1片网帘。每条浮缆向两端延伸成桩缆,固定单框。单框用插杆或玻璃杆数量为121根。

20×667 m2的长方形单框,横向长度为100~104 m,纵向长度为72 m。每个单框纵横方向分别用11根和7根浮缆将单框分为60个小框;每个小框用浮绠再次分为4个长方形小框,每个长方形小框内各张挂1片网帘。单框用插杆或玻璃杆数量为77根。其他同33.3×667 m2单框。

3.2.2 单框挂网量 每个33.3×667 m2的单框挂网400片。每个20×667 m2的单框挂网240片。

3.2.3 框距 单框横纵向框距均为为40~50 m。

3.3 配套设施

3.3.1 浮球和浮筒 浮球和浮筒均为一次成型的抗老化的专用塑料泡沫。浮球呈圆形,Φ10 cm,在每个网帘四周浮绠上设8~10个浮球。33.3×667 m2的单框用 1 200~1 500 个浮球,20×667 m2的单框用720~900个浮球。浮筒呈圆柱形,高度为80 cm,Φ50 cm,浮筒固定在距单框边2.6 m的桩缆上。33.3×667 m2的单框用 44 个浮筒,20×667 m2的单框用36个浮筒。浮球和浮筒外表均用聚乙烯纱网包裹好。

3.3.2 采收船和采收机 使用海上栽培条斑紫菜的相应的采收船和采收机。

4 网帘采苗

4.1 贝壳丝状挑选

由于本地坛紫菜育苗技术尚不成熟稳定,连云港地区使用的坛紫菜贝壳丝状体绝大部分是来自福建的贝壳丝状体,因此,挑选坛紫菜贝壳丝状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9月中旬,在坛紫菜采苗前,要提前到产地了解贝壳丝状体情况,比如要选择当地信誉好、贝壳丝状体培育面积大、培育技术过硬、愿意销售苗种、价格合理等的厂家。了解厂家销售的贝壳丝状体培育水源是否良好、培育技术是否规范、苗种是否生病、生病是否严重等。到培育室观察贝壳丝状体颜色是否正常、藻丝层是否太厚或太薄、贝壳是否布满藻丝、贝壳丝状体是否有发病的痕迹、贝壳洗刷是否合理等。用显微镜观察膨大藻丝比例如何、定型细胞比例如何、藻丝比例如何等。

当确定购苗厂家后,要选择合理的拖苗日期,结合显微镜溶壳检查和放散检查,当贝壳放散万级以上时,就可以拖苗了。

4.2 贝壳丝状体运输

运输时间在14:00以后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减少贝壳丝状体壳孢子的途中流失;在次日5:00前,贝壳运到指定的丝状体壳孢子采集地点,在6:00前采集壳孢子;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期间,保持贝壳丝状体潮湿,防止雨淋。

为了减少途中壳孢子放散流失,也防止次日早上出现大量畸形壳孢子,最好使用保温车运输,贝壳丝状体装在有水保湿的塑料袋内扎口运输,塑料袋不宜太大,以方便人工搬运操作和减少贝壳积压。

4.3 壳孢子采集

当坛紫菜贝壳丝状体运到码头后,贝壳散放到船舱里或船上的其他容器里,船开到预定的海区,准备进行坛紫菜贝壳丝状体壳孢子的采集。使用直流电源搅动船舱里或其他容器里的壳孢子水,并用直流电源进行显微镜观察。

每天进行贝壳丝状体的放散检查,对每天采苗水体内的壳孢子总量有一个初步了解,放散计数的壳孢子要活力好,即颗粒饱满、亮泽 、均匀 、健壮,180 m2网帘采集壳孢子量为6亿~9亿粒。

采苗的网帘放到船舱里或其他容器里的壳孢子水内,通过显微镜10×10镜头观察网绳,当网绳每个视野附着壳孢子量达到60以上时,即可将网帘拖离孢子水。根据放散检查确定每次船舱里或其他容器里的网帘投放量,必要时,可以采取一边单组或多组水平进网,一边水平拖出网的方式采苗、出苗,进出网速度根据镜检和放散检查结果随机掌握。

船舱里或其他容器里的水不足时,可以直接加海水,但要注意上午采完苗后,下午洗刷贝壳。

4.4 刺激壳孢子放散

每天贝壳采过苗并洗刷后,装在网兜里,当天晚上,用船将网兜贝壳丝状体运到水比较凊、水流适宜的海区,网兜贝壳挂在船边,放在海水里,进行流水刺激,次日6:00前,将刺激的贝壳丝状体放在船舱里或其他容器里,到达预定位置,继续进行坛紫菜贝壳丝状体采苗,如此反复。

5 苗网张挂

5.1 运输

保持网帘湿润,发现网帘干时喷洒海水,苗网要遮光、避雨通风。

5.2 张挂网帘

5.2.1 挂网 以1组为单位,依次将网帘张挂于框架上。

5.2.2 整网 用吊绳拉平、吊紧网帘。

5.3 晒网

通过调节竹梢或玻璃钢杆顶端的吊绳长度调控晒网。

网帘下海后1~2 d晒网,感觉网帘已经没有水分,立即停止筛网,避免长时间阳光照晒。出苗期间隔2~3 d晒网一次,随着紫菜海上栽培时间的推移,每次晒网持续时间、间隔时间适当延长,后期叶状体晒网间隔时间6~8 d。

每次收割紫菜结束后晒网,晒网2~3 d。在雾霾、大雾、大风、气温低于6℃时,不宜进行晒网,采用阴干晒网。

5.4 分苗

网帘幼苗长1~3 cm并全苗时分苗。

5.5 出苗期日常管理

5.5.1 巡网 坚持每日巡网一次,异常天气如刮风下雨等,要多巡网,发现网帘松动、过分下垂、网帘松紧不一致、甚至断绳等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大的损失。

5.5.2 洗网 根据浮泥附着情况,确定洗网时间。5.5.3 晒网 根据网帘上绿藻、硅藻、浮泥并结合天气情况,确定晒网时间。

6 成菜栽培

6.1 分网

将已经全苗的网帘,每组解开后,依次单挂在相应的筏架上。

6.2 日常管理

6.2.1 巡网 坚持每日巡网一次,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异常天气如刮风下雨等,要多巡网,发现网帘松动、过分下垂、网帘松紧不一致、甚至断绳等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大的损失。

6.2.2 晒网、洗网、冷藏 根据网帘上绿藻、硅藻、浮泥并结合天气情况,确定晒网、洗网后及网冷藏处理时间。

7 成菜采收时间

在连云港海区,坛紫菜叶状体生长很快,从坛紫菜贝壳丝状体壳孢子采苗到第一次收菜为60~70 d,当坛紫菜叶状体长到15~20 cm时进行采收,留下的根部为3~8 cm,一般天天采收紫菜叶状体,间隔9~12 d再重复循环采一次。

为了不影响条斑紫菜分苗网帘正常张挂,坛紫菜叶状体栽培在11月下旬结束。

猜你喜欢

条斑浮球丝状
不同添加剂对污水处理中丝状菌膨胀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在气流中悬浮定向自转的浮球会失重 自转速度越快失重越多》
华中农业大学在番茄果实颜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预处理对铝合金喷涂层丝状腐蚀性能的影响
核电厂缆式浮球液位开关选型及安装方式的改进
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及条斑病发生动态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Advance in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Researches
固体清洁剂自控装置
脖颈冒肉芽别拿手去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