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鱼”的起死回生之路
2018-05-11王纯方圆
本刊记者 王纯 / 特约通讯员 方圆
图 / 2002年,海尔在美国纽约购买了位于曼哈顿中城繁华商业区内的格林威治储蓄银行大楼,作为海尔在美国的总部大楼。
在中国的家电史上,海尔代表着一段传奇,它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了服务的魅力,让国外的企业认识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澎湃力量,它让全球人都记住了那句广告词:“海尔,真诚到永远。”
海尔管理“十三条”
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一直亏损,它的上级主管部门——青岛家电总公司接连派来了几届厂长,仅1984年一年就换了三届,可工厂的业绩还是不见起色。怎么办?工人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青岛家电总公司临危授命,决定让当时身为青岛家电总公司副总经理的张瑞敏出任厂长。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来到了这个不足600人的集体小厂。那天天气非常寒冷,张瑞敏第一眼看到的是这样一副场景:几件破旧的厂房,窗户已经被工人取下来烧火取暖了;玻璃破了就挂一块塑料布,甚至有工人在车间大小便……不仅如此,工厂8点上班,9点就走人,不到10点,人几乎就都走光了;而工厂的烂泥路,下雨天还得用绳子绑在鞋上,不然就要陷入烂泥中;而已经上交请调报告的员工更是不在少数……
面对这种情况,张瑞敏想,必须先抓管理,而且一定要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制度。于是,他定了个“十三条”制度,其中大家印象最深的两条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不准偷拿工厂物资”。这个“十三条”的内容,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有点让人发笑,但在当时却非常切合实际。
“十三条”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之前类似的管理规定也曾有过,但很少能真正地执行下来。海尔制定了“十三条”之后,把重点就放在了狠抓执行上面,终于,工厂的散漫之风渐渐出现了扭转,工人也逐渐感觉到:“这个企业有希望了!”就这样,海尔企业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砸冰箱”的故事
在海尔起步初期,曾有一位用户写信向他们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张瑞敏知道后非常重视,马上检查了仓库,发现还有76台冰箱不合格!当时有员工就说:“可以低价卖给员工当福利。”
但张瑞敏神情严肃,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听到这样的决定,许多老工人当场就落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工厂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紧缺、市场供不应求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一台冰箱的价格大约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几年的收入!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张瑞敏心里明白,“否则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张瑞敏让人拿来一柄大铁锤,工人们一边砸,一边流泪……
砸完冰箱,张瑞敏郑重地向全厂员工宣布:“这次事故的责任不在工人,而在管理者,以后谁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就扣谁的工资!”谁也没有想到,张瑞敏带头扣掉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
在那个“纸糊的冰箱都能卖出去”的年代,却发生了海尔“砸冰箱”事件。但这一砸,却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质量”成为海尔不可动摇的生存信条,而张瑞敏也因此在家电行业被誉为“挥大锤的企业家”。后来他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锤对海尔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2009年3月,当年海尔砸冰箱的大锤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
20世纪80年代,市场供不应求。海尔管理层意识到,这时的稀缺资源是“质量”,因此提出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用户买了产品得自己想办法运回家,很不方便。这时他们又意识到,这个市场的稀缺资源是“售后服务”,于是,他们在全国第一家推出了家电的星级服务,对用户承诺“24小时安装到位”、上门服务穿鞋套等“五个一服务”,海尔的服务从此一直为顾客所称道。
互联网时代,用户出现了新的需求特点,海尔又紧盯新时期的稀缺资源——“解决方案”,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战略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通过“虚实网结合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企业文化激活“休克鱼”
20世纪90年代,海尔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短短几年内就兼并了十几家国内企业。海尔把这些硬件很好、但管理不善的企业形象地比喻成“休克鱼”。
“通过注入海尔文化,使被兼并企业迅速扭亏为盈”的成功实践,引起了美国工商管理界与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哈佛大学商学院搜集到相关信息后,经过缜密研究,决定把海尔兼并原青岛红星电器厂并迅速使其发展壮大的事实编写成案例,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正式教材,案例的名字就叫“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998年3月25日这天,是“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进入课堂与学生见面的日子,张瑞敏应哈佛商学院邀请,前往参加案例的研讨,并当堂指导学生。教室里座无虚席,连台阶上也挤满了“旁听生”。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林·佩恩教授说:“以前我们做过日本、拉美国家的有关企业文化运作成功的案例,但是从来没有关于中国企业的。第一次引起我对海尔兴趣的是,海尔不仅学习借鉴国外好的经验,而且结合中国国情,创造了适合中国的一套管理方法。海尔企业文化让一个个‘休克鱼’很快活了起来,这简直是奇迹!我感到十分钦佩!”
学生们中有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兴奋地说:“中国企业家能在全球著名的哈佛大学受到这样的礼遇,这证明我们中国的管理完全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将成为首个发行D股的中国企业
2002年3月4日,美国纽约百老汇的一幢有77年历史古罗马风格的大厦有了一个新名字:海尔大厦。自1996年首次在印尼设立分公司进行海外扩张,海外市场年销售额从零发展到十几亿美元,这个数字只是成就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海尔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在经济全球一系列的形势下,实力是靠名牌的多寡来区分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名牌,你就很难说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为了这个目的,就是再苦再难,海尔也要打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几十年来,对海尔人来说有太多难忘的记忆,但他们永远都无法忘记1999年那个令人激动地时刻:海尔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设厂,在奠基典礼上,来了几百名美国各界的美国人,当时也有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州长,当然了还有当时中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先生,在这个奠基仪式上,主持人宣布开始之后,全体起立,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现场的每一个海尔人都很激动,因为他们终于实现了一个梦,从一个濒临倒闭、资不抵债,而且靠借钱发工资的一个很小的工厂,到可以在美国的土地上有我们自己的工厂,他觉得这不仅仅代表海尔,而是代表了中国。
2018年4月11日,酝酿已久的青岛海尔德国上市计划正式启动,拟在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青岛海尔也将因此成为首个发行D股的中国企业(D股是指注册在中国境内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欧所上市的股票)。据近日公司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称,本次发行的D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全球化发展。
海尔即将再一次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