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作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实施礼仪教育

2018-05-10张颖玲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文化幼儿园

张颖玲

摘 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一笔巨大而又十分重要的财富,传统文化的弥久历坚,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需要代代中华儿女去传承和发扬光大。教育要趁早。从孩童就开始进行深入浅出的教育培养,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让幼儿从小爱父母、懂礼貌、具备一定素质的礼仪,同时加强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拥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一笔巨大而又十分重要的财富,传统文化的弥久历坚,是从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需要代代中华儿女去传承和发扬光大,让传统文化根脉相连,绵绵不断。教育要趁早。从孩童就开始深入浅出的教育培养,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园的礼仪教育中,让幼儿从小爱父母、懂礼貌、具备一定素质的礼仪,同时加强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拥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诚然,礼仪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日久天长的教育,而其又是需要从细节出入手,对于幼儿的初级教育,要避免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事情发生,那么,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之间互帮互助互爱互敬呢?本文以《弟子规》为载体,有效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潜移默化对幼儿进行熏陶,影响和启迪他们的心灵,指导他们的言行。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环境可以为氛围大环境和小环境,让每一种环境都充满古朴文化的气息,让传统文化处处存在,教师引导教化,幼儿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心灵得到启迪,言行得到规正,教育效果逐渐凸显。

说到教育的大环境,实际上也就是说整个幼儿园区的环境。充分利用园区,从学校门口到围墙,从走廊到教室,在具有代表性的墙面开办仁、礼、孝等方面的传统箴言或者是经典故事。让幼儿能够从进入园区就能够直观看到鲜明的传统文化的展示,通过视觉感官的刺激,幼儿从模糊认识到渐次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主题性质的内容日日引入眼帘,耳熟能详,仁、礼、孝等方面的文化与精髓印入幼儿的精神世界,教师以及家长引导幼儿学习传统文化并作为自己的言行准绳。当幼儿遇到不解或错误的理解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并纠正错误理解,从而将优秀的文化知识与礼仪输送给学生,让幼儿获得正确的思想指引,从而学会效仿到植入思想深处,做健康成长的好孩子。

幼儿园的各个班级要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小到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际,细到班级中的角角落落。既渗透到班级常规管理之中,如生活管理,从诸如晨操,盥洗,喝水,穿衣等生活环节中进行礼仪的传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人人之间的问话等礼貌性言行。或者是游戏环节,设置有意义的游戏,增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良好人际交往和建立友谊,培养幼儿的团结精神。教师要通过环境氛围的创设,去有目的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渗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礼仪教育通过传统文化的推波助澜入耳、入脑、入心。

二、古为今用,完美展现

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决定教师要将传统进行形式转化,才能让幼儿了解和明白,因此,从先熟悉入手,让幼儿在所视之地皆能够看到五彩缤纷的传统文化的展现,无论是通过绘画于墙面、专题栏等,还是利用多媒体、音响设备、小广播等手段宣传传统文化中有关礼仪的优秀小故事,都是为了让幼儿既通过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加深记忆,又可聆听经典故事做到浸润身心,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教育功能,让传统的古文化成为现代教育的具有价值的装点,使传统文化在现如今可以活灵活现的再现出来。例如,为了让《弟子规》真正进入到幼儿的生活当中,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构架该文化的教育环境体系,从而潜移默化中走入到幼儿的心灵深处。教师充分发掘教育空间,在幼儿每天所处的环境中张贴相关的字条,午睡时间,教师在休息室门口醒目地方贴上“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话语的字条,将标注“读看毕,还远处”等等这样的一些字段放置于图书架的不同位置,时时处处提醒幼儿此时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言行,创设真实的意境,给幼儿创设一种书香门第的浓郁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在幼儿的每一步成长过程中,以《弟子规》进为榜样和范本对幼儿的一些不当言行进行引导、教导和纠正,让幼儿切实感受到怎样才算是正确言行的方法和姿态,从而积极健康成长。

三、日常必修,方法适当

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尤其是礼仪教育中把背诵经典古诗词作為幼儿的必修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熟悉、朗读、吟诵等,借以用其精髓来熏陶幼儿,影响幼儿,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礼仪观念,培养幼儿从小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传统美德。如,《弟子规》中提到要与人友善、要珍惜宝贵的时光、要以其他人的优秀作为,作为自己前进的目标等的内容,幼儿朗读期间可能觉得生硬难解,但是通过教师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再加上日日诵读,“其义自见”,文化熏陶和思想理念会逐步印入到幼儿的认知里。

考虑到幼儿在初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完整,选择适合幼儿朗读的诗词,例如三字成一句的《弟子规》,易读易记忆。幼儿在朗读和吟诵的过程再加上教师的讲解,无形之中则吸收了《弟子规》的文化精髓。在要求幼儿背诵《弟子规》时,教师要分段、分批次、分差异进行任务的布置,以此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持续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幼儿启蒙时期,由浅入深的灌输传统文化,丰富了幼儿礼仪教育的教育内容和内涵,教师要在不尽相同的主题活动中,有机地去渗透能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增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同时让传统文化与其他的课程相结合,建立幼儿活动、心理和家庭环境的相融合,有效弘扬传统文化,让幼儿通过吸取精华净化心灵,萌芽出善良、萌芽出美丽。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传统文化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