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格教研提升教师面部表情的探索研究

2018-05-10李艳玲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探索研究

李艳玲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利用微格教研课室,利用摄像机记录教师的面部表情,以放像再现及时反馈,供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活动进行分析、评价,老师重上同一节课,提升教师面部表情,提高教学能力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微格教研;面部表情;探索研究

《英语课程新标准》要求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知识和教学手段进行双边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而,学习英语的学生因为词汇和表达能力的有限不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而这些限制使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的说英语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显得格外重要,在有声语言产生以后,它是传递信息,增加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不仅是在“察言”,更是在“观色”,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然而,在常态教学中,我们观察到很多老师眼神冷漠呆滞,身姿僵硬木然,没有任何眼神、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的交流,而老师本身并无察觉。如果一种语言不加以修饰,学起来就是枯燥无味的,不能勾起人们学习的欲望。特别是对于喜欢直观有趣的小学生,他们是一个最不能拘泥于单一的群体。如果一直听,一直说,他们就会想要动一动,低年级的孩子更是憋不住,开小差、说话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试想这样的一堂课其教学效果能有多好?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微格教研的方式研究如何提升教师的面部表情。

本文主要將从“录制微视频”“课后学习研讨”“改进重上”三个部分阐述微格教研如何提升教师的面部表情。

首先,利用录像机和手机拍照捕捉教师上课时的面部表情变化和学生的表现,录制5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微格教研”特点是提炼微格教学流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采用摄录像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格)研究。“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阿伦说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微格教研”则是我们采用其合理的内核,供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模式。我们利用摄像机录制微视频,定格在教师的面部表情,不做面面俱到的分析,只做好面部表情一个方面,也正符合“微格教研”的初衷。教师的面部表情只是教师肢体语言中很小的一部分,更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细微的不足以引起更多老师注意的细节。因此,利用微格教研的方式录制,研究教师的面部表情,更是非常的契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录制微视频要有针对性和对比性。录制微视频时不仅需要取近景重点聚焦教师的面部表情,也需要中景关注在教师表情变化时学生的表现是否有变化。其次,录制微视频不是只录一节课的,而是同一节课在研讨之前和研讨之后重上都要录制,两段视频作一个对比研究,从而体现微格教研的优点。

其次,集中科组力量学习面部表情相关理论,同侪训练,共同进步。

“微格教研”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因此,首先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们主要是研究教师的面部求表情,所以我们应该先学习面部表情和教学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确定合理,得体,有效的面部表情及多种面部表情之间如何合理切换的标准。确定好标准之后,就重放上课教师的微视频,对照标准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观看微视频时随时可以暂定就某个面部表情进行讨论,如何优化的更加合理,还可以快进或快退,重复多次观看微视频,这样反复的观看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晰明了自己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同侪训练,共同进步。“同侪训练”指的是同类的人之间的相互教学或相互训练。通过4-5位同侪有目标地“教一评,评价一再教一再评价的“微格教研”活动,不管是作为训练者的“教师角色”,还是作为被训练者的“学生角色”,都会在这种互教互学的活动中教学相长,有所提高,有所前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对于人类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内在学习动机则是对学习全过程时刻能产生作用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机制。利用“同侪训练”的方式微格教研,对于教师面部表情的研究会更加直接有效,最重要的是使教师直接介入教学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元认知能力,从而促进教学。

最后,授课教师自我反思,改进教学设计,重上同一节课。教师角色在反馈评价后,根据自我分析及讨论评价中所发表的意见修改教案,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后再进行一次或多次训练。这样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程,就是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准备好在重上同一节课,教师的面部表情有明显的改进。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也正好佐证了经过微格教研之后教师的面部表情明显得到改进。

综上所述,微格教研对于提升教师的面部表情作用巨大,在微格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同伴互相学习,相互激励,能够形成良好的“微格教研”的氛围。

猜你喜欢

探索研究
加强群众安全监督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河北省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办学模式的调查
关于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的探究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论如何面对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重庆商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研究
关于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产学一体化的探索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基于学讲行动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